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们调查了两个实行订单农业的粮食企业:一个是比较成功的──辛集市黑马面粉厂,走了一条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稳步推进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个是遇到难题的──河北省大鼎谷物有限公司,他们在发展订单农业上也做了许多工作,但到小麦收购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这两个企业提供的情况和经验,对我们研究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订单农业,可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两个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的基本做法和情况   辛集市黑马面粉厂走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相结合的路子,促进了优质专用小麦的…  相似文献   

2.
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马公司)是2004年由辛集市粮食局所属的国有企业——辛集市粮食工业公司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资产总额7800万元,固定资产5000万元,职工总数340人。旗下共有四个独立核算的控股企业实体,分别是:以小麦粉加工为主营业务的黑马面粉有限公司,以“两代一换”为主营业务的黑马农村粮油服务有限公司,以优质小麦生产为主营业务的黑马粮食专业合作社,以粮食外贸、技术合作、工程招投标为主营业务的黑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3,(11):41-41
1.河北辛集市以名面粉加工企业河北黑马面粉厂为龙头,2000年组织农户建立了河北第一家多方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较为松散型的利益共同体——辛集市优质专用小麦协会。协会吸收农业、粮食、种子部门作为副会长单位加入,对内实行分工负责制;由黑马面粉厂确定种植品种、所需数量,并与会员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市种子公司负责对种子进行繁育和供种;市农技中心提供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各基层粮站为黑马面粉厂定向收购会员的优质麦;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3,(10):39-39
辛集市是华北平原上的产粮大市,光小麦播种面积就达一百多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方面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另一方面是粮食企业全面走向市场,面临生存危机。面对这个状况,辛集市粮食系统转变观念,主要方法是粮食局与最大优势企业黑马面粉厂全面联手,采取了两项措施:建立小麦协会,开办连锁供给机构。小麦协会发布生产信息,供给优良种子,进行技术指导,实行订单收购。通过这种方法,全市农民50%以上成了黑马面粉厂的客户,  相似文献   

5.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极大地增强了农业发展的活力,同时也给粮食部门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支持农业发展,搞好农村建设,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既是粮食部门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粮食企业立足行业优势,服务“三农”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陕西省农村粮油质量安全工作,为农村市场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合理,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粮油食品。据悉,陕西省粮食部门将本着“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的原则,开发生产适销对路、安全优质的粮油产品,满足农民需求,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增加销售服务网点和服务领域,发展“订单粮食”、“两代一换”、连锁配送,开展便民服务,把“放心粮油”送进农村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面向农村巩固阵地──开展“两代一换”的情况平昌县粮食局平昌县粮食局联系山区粮食经济实际,围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总体目标,从发展农业,服务农民出发,把抓好"两代一换"作为粮食部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巩固阵地,发展自我,实现新的跨越的重要内容,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地处川北山区的仪陇县粮食部门开展“两代一换”有过火红,也曾低落。如1992年通过“两代一换”兑出兑入的粮油达5090吨,1993年下降为2424吨,1995年就只有226吨了。这一情况,促使我们在1996年又重提“两代一换,大有作为”这一口号,其目的在于重新唤起广大粮食职工对这一业务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再发展,再现昔日辉煌。一、再思考。应从粮食企业推行两条线运行搞活商业性经营和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思考。“两代一换”是转受粮食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之一,可以促进基层粮食企业经济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把“一…  相似文献   

9.
开展“两代一换”促进企业发展朱权良偃师县是豫西小麦主产区,现有17个乡镇,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万人;耕地面积74万亩,小麦播种面积51万亩,年产量1.5亿公斤左右;粮食部门有15个粮管所,3个面粉厂,还有粮店、国家粮食储备库等24个基层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实践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关系到粮食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能否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立足县情,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的有效形式,初见成效。(一)为农服务,走粮站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基层粮站贴近农民,开拓农村大市场,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有着许多有利条件。目前,全县共建立基地46个,粮食部门利用自己在资金、信息、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户联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一是“输血”扶持基地,提供产前服务。粮食企业在全县建立了26个优质粮油基地,指导农民制定种植…  相似文献   

11.
西平县开展“两代一换”成绩显著河南省西平县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李鹏总理“要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谋福利”的重要指示,在完成粮食定购任务、搞好议购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两代一换”业务,取得了显著成绩。1994年全系统累计代农储粮2596万公斤(农业人口人均3...  相似文献   

12.
“两代一换”办得好,资质诚信最重要;农户存储要警惕,须防遇上“空手道”。这是笔者根据长期从事粮食工作实践,面对当前如雨后春笋的“两代一换”热给农民提出的一点忠告。同时也建议粮食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形形色色不同经营主体开办的“两代一换”的审查监管,切实保护储粮农民的利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粮食企业就开展了代生产队存储余粮的业务,用于不同年景丰歉调剂,保证国家任务完成和安排社员生活,这些代队集体储备粮,在当时国库存粮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弥补了国家购不抵消的缺口,从而实现了国家和农民的双赢。当时许多国营…  相似文献   

13.
必须把为农业为农民服务放在首位一是积极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二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民发展当地的粮油拳头产品。三是坚持走乡串村、入户收购,尽量为农民提供方便。四是扶植粮油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必须理顺粮食企业的经营机制一是组织粮食企业集团,变“小帆船”为“大舰队”。二是加强系统内外的经济联合,都要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三是调整基层粮食企业的建点集镇为依托,按经济区划建立基层四是扩展经营领域,粮食企业从传统的经营区域小圈子里彻底解放出来,立足农村,面向城市市场,…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南省粮食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新路,这就是以“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品种兑换”为主要内容的“两代一换”业务。为了解“两代~换”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对浚县和叶县两地进行了调查。一、“两代一换”业务基本做法及成效叶县、浚县均为河南省粮食系统“两代一换”工作先进县。1996年,叶县粮食系统完成代农储粮2254万公斤,代加工2764万公斤,品种兑换1720万公斤;浚县粮食系统分别完成5010万公斤、315o万公斤、2560万公斤。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找寻订单粮食的“避风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订单农业应运而生且在时下农村较为流行。这种按照订单进行粮食生产和收购的经营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农民闯市场的风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服务的需求,而且有利于粮食企业掌握稳定的粮源。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短短几年内就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16.
探索优质高效农业,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实现农民从“温饱”奔“小康”的有效战略措施。本文仅就发展高效农业要稳定粮食生产、立足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等有关问题,述之已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研究》1998,(9):42-43
梓潼县许州粮站自1993年以来,积极探索农村延伸服务的路子,坚持本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对米面加工厂实行技改,为扩大“两代一换”创造条件;增设农村服务网点,占领农村市场,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使企业经营步入连年盈利的良性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体系广播资源优势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广播,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工程实施7年多.已经成为河北省农广校系统服务“三农”的一项特色工作.使中央农广校“致富早班车”和河北省校“致富快车”的优秀节目快速地传播到干家万户。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河北省农广校已建立农业科技广播站2500多个.涉及11个市中有122个县.农广科技之声已响彻燕赵大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省滑县粮食系统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质强筋小麦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主旋律,积极主动与农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下大力气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至2002年,全县累计种植优质强筋小麦210.2万亩,农民累计增收3032万元,粮食购销企业2002年实现利润430万元,在全省粮食系统名列前茅。一、提高认识,奏响“主旋律”优质强筋小麦开发,要创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在1998年,结合贯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订单粮食”作为实现粮食产销衔接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全国一些省份以及我省的部分市都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他们的经验充分证明,发展“订单粮食”,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企业立足农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一条新路子。然而,作为享有泰莱肥平原之称的泰安市,为何“订单粮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我们认真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