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下述假说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不同治理形态的社会在追求效率、公平与安全三大目标的时候,最多能够同时实现其中两个。本文认为,东西方发展日益分叉的实质在于不同治理形态首先追求的目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秦汉之际多委托人治理结构向单一委托人治理结构转变的各项特征事实的分析和模型推演,本文厘清了中国何以走上并锁定在以安全为导向的单一委托人治理形态的初始条件,认为商人的官僚化将社会资源控制力从非主流治理集团牢牢吸纳并控制在主流治理者集团之内,此举消除了各类游侠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对游侠的打击削弱了非主流治理集团的暴力依凭,汉朝以降各大一统时代均不能形成长期独立于政权之外的有规模暴力,是新的治理竞争者不能长期存在从而打破单一委托人治理形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士亚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5):90-99
金融科技治理强调公私主体之间的持续互动,以及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利益平衡。审视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科技治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图景,可以发现中国金融科技治理依次呈现为包容性治理模式(2007~2015年)、运动式治理模式(2016~2018年)和合作型治理模式(2019年至今)。三个阶段的金融科技市场状况和治理思路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金融科技治理模式的变革既深受金融科技治理理念、金融科技市场结构、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又因为持续引入新兴技术而大幅提升了治理效率。未来中国金融科技治理的走向将是政府有限主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并实现金融科技治理“科层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双向互嵌。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现象背后的逻辑--IT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
Stock prices of I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ese stock A market have slumped by a big margin since their sudden rise in early 2000. Since then, the performance of almost all these companies isn't very good, and the stock prices of the majority have greatly dropped down. 相似文献
8.
9.
《经济研究》2021,56(1):26-42
本文在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现实与理论逻辑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测度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由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拓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选取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经济指标,本文测度了1993—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并分阶段对经济发展质量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处于逐步提升状态,但各阶段的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经济增速变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变迁并不具有趋同性。在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阶段的2013—2018年,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最为快速。从各方面指标贡献看,经济效率与稳定性及经济成果分配指标的贡献率随阶段变化波动较大;人力资本及其分布的贡献率,呈倒U型曲线特征;而自然资源与环境贡献率,则呈U型曲线特征;社会相关指标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贡献量2013—2018年较前几个阶段有所增大。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稳步推进,但潜在的挑战依然较多,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努力;二是要加快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转型,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知识阶层崛起,形成有利于广义人力资本形成的消费与创新效率补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我国逐步将宏观调控升级为宏观经济治理,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宏观经济治理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一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是坚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更加注重解决制约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三是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宏观经济治理总体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四是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宏观经济治理重点内容,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五是坚持“2+N”的系统化政策治理体系及以区间调控、定向精准调控、相机调控、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等为核心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综合效能;六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方法论,有效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七是坚持党对宏观经济治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形势下,来自诸多领域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已初见端倪。文章通过对北京市某区的实地调查,与政府相关部门及13家社会组织的半结构式访谈,从资金来源、项目实施、注册年检、项目介入四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情况,并归纳出了四种合作模式,即强伴生模式、伴生模式、弱伴生模式、无伴生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中个体认知状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认知行为与制度演化的认识,在偏好分层理论框架下,本文针对“既非家庭私有又非社会公有的被一定范围内私人共享”的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通过对南京市两次截面数据(2003年878个、2005年865个样本)的统计分析,考察了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中个体认知状态:面临转型期复合场景信号作用,个体外层偏好关系和认知状态发生冲突———趋于支配共享资源决策权利、同时回避与之对应、对等的供给责任。对两次截面数据所做的方差分析显示,存在认知冲突的个体比例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各变量特征变化表明,新场景下治理关系的认知状态调整将有利于共享资源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保障税是指定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本文分析了工薪税的税收归宿和劳动供给弹性的影响。当劳动供给弹性较小时 ,税收主要由劳动力负担 ,而且可能会增加就业压力 ;工薪税在劳动同质程度较高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再分配效应。本文还描述了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理论过程。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是指现收现付计划和强制储蓄计划的最优搭配 ,它以“黄金律”条件下的隔代帕累托改进为标准。就同代收入再分配而言 ,将收入再分配计划的目标定为提高受益人的受教育水平 ,而不是直接为其提供免费的社会福利 ,将有助于缓解收入再分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科技安全:定义,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维野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2(2):13-17
随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从国家安全概念的演变出发,提出了科技安全的概念,并就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必要的论述,还分析了容易引起对科技安全错误理解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庞凤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2):3-8
为加快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明确政府的社会责任及其资金安排,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职责,社会保障缴款的收支符合税收的所有基本特征,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时,国家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而且一些国家直接以一般税收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而社会保障缴款与受益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收入策略,因此,社会保障缴款无论称"费"或称"税",其本质都是税收。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的基本目标,而且更直接地影响到开征社会保障税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构建符合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运行要求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庞凤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1)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职责,但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需要消耗巨额公共资源。广义上讲,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施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支付成本、管理成本与转制成本。其中,社会保障权实施的管理成本应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础问题,本文在对社会保障权实施的管理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公民社会保障权实施成本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