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自人类步入电脑时代以来,电脑病毒就像阴魂不散的幽灵一样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工作,甚至打乱我们正常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病毒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进化”,电脑病毒依托于网络这一高效又隐蔽的传播工具,变本加厉地向我们的电脑发起一次次的猛攻。在网络时代,病毒的典型首推“邮件病毒”。邮件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传播的病毒的总称。它常常利用人们接受邮件心切,容易受到邮件主题吸引等心理,潜入和破坏电脑和网络。仅以最近频繁爆  相似文献   

2.
说到计算机病毒,大家都很熟悉了,几乎每个计算机用户都有过“中毒”的经历吧!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改变对病毒的认识,由于技术的发展,病毒的蔓延也越来越快,不仅仅是计算机,任何有内存的电子产品都可能感染“病毒”,手机、PDA产品现在也成了病毒经常骚扰的对象,许多用户对手机病毒可能还感到陌生,但一些用户可能已经受到手机病毒的伤害。那么,你是否了解手机病毒呢?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手机病毒,以便您更好地使用手机,预防手机病毒的发作和伤害。手机病毒的传播原理手机病毒其实也和计算机病毒一样,它可以通过电脑执行从而向手机乱发短信息。严格地讲手机病毒应该是一种电脑病毒,这种病毒只能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播而不能通过手机进行传播,因此所谓的手机病毒其实是电脑病毒程序启动了电信公司的一项服务,例如电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网络发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很大改观,与此同时,全社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中一方面是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安全性不足,另一方面众多的攻击手段,诸如病毒、后门、黑客攻击等等,防不胜防。数不胜数国内网络和PC的普及,加上个人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的现实,导致2002年成为网络病毒泛滥的一年。现在社会上流行评选“十大”,在这里我们不妨依然按照病毒危害的程度和所采用的技术先进性,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来为这些“毒宝宝”排个座次,也来一个“2002年十大病毒上榜评选”。  相似文献   

4.
病毒情报站     
前些时候肆虐一时的尼姆达(“中国一号”)计算机病毒,在发动完一轮攻击之后,现在改头换面成“本。拉登”病毒再次出现,并开始大规模传播。“中国一号”(I-WORM/CHINA-1#)网络蠕虫病毒是根据病毒体内的标记“R.P.China Version 1.0”命名的,也称为“尼姆达”(Nimda)病毒。最近流行的“尼姆达”E是该病毒的一种变种,它修改了原来自身的一些错误(BUG)并且对病毒程序做了一些修改。“本.拉登”变种病毒继承了上述病毒的核心内容,采用了压缩和加密技术。该病毒体内含有声称“本.拉登”是“英雄”等内容。较以前相比,变种蠕虫程序使用了不同的文件名称、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三月,基本可以说是北京一年当中最美丽的日子。所有夸奖时间的俗语当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是最喜欢三月,比如“阳春三月”啊什么的。因为春天在北京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属于三月的春天。美中不足的是,今年北京的三月又出现的沙尘暴。这种平息了2年的恶劣天气现象极大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极大地干扰了人们使用网络的兴趣。北京的三月,虽然没有爆发“冲击波”“大无极”这类恶性病毒,但是类似“沙尘暴”这样的病毒同样也出现了。本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三月份干扰人们使用电脑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上最近公开了一个可以炮制电脑病毒的软件,使用这一软件,即使对病毒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制造出“邮件炸弹”,再发送出去“轰炸”广大用户。这个软件实际上是一个病毒生成器,使用者只要在软件的“病毒名”、“信件主题”、“信件内容”等栏目中输入相应内容,即可生成邮件病毒。新生成的病毒也能自动进入Windows中收发邮件的Outlook,在上网时自行扩散给通信录中的所有人,造成垃圾邮件泛滥,网路堵塞等。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催生出智能手机。3G时代的悄然到来,带给我们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但手机病毒时代离我们也越来越近。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62种手机病毒被发现,其中一种叫“Doomboot.S”的病毒可以使智能手机的运行系统瘫痪;“RedBrowser.A”病毒可以偷发使用户支付价格不菲的手机短信;“Pbstealer.D”病毒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盗取用户手机中存储的联系人地址、日记内容。还有一种叫“Cardblock.A”的病毒可以盗取手机的开机密码。“Brador.A”的病毒具有后门程序,可以盗取手机拥护的内存数据。于是,手机杀毒的生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去年七月由国人编制的中文WORD97宏病毒“七月杀手”肆虐一时。一年过去,“七月杀手”似有卷土重来之势。该病毒是一种宏病毒,其发作日期是每年的七月份。该病毒主要针对简体版的word97。当你打开一个遭感染的文件时,病毒即会扩散到Normal.dot的模板文件。病毒发作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醒世恒言’的简体字对话框。病毒会逼迫用户表示与其一致的观点,否则若连续3次选择‘取消’将会运行autoexec.bat,并写入“deltree/y c:\”破坏性的指令。下次用户开机时便会将C:\下所有的文件全部删除。该病毒在感染了WORD系统后,还会造成不能使用“工具(T)”中的“宏(M)”、“模板和加载项(I)”及“自定义(C)”,不能查看到当前WORD文档所使用的病毒宏,所以该病毒不能用简单  相似文献   

9.
“红色代码”三代(CodeRed C)发现于2001年8月4日,因为它同样利用“缓存溢出”对其它网络服务器进行传播,所以被称为原“红色代码”病毒的变种。专业病毒防治中心收到了大量使用ⅡS的网络服务器被感染的报告,专家评估认为“红色代码”  相似文献   

10.
1、KILL98 for Win98/95安装前,机器内有病毒时怎么办? 在使用Windows 95/98的同时也在使用一些可执行文件,如果这些正在使用中的文件感染了病毒,是无法立即对它进行清除的,像最近十分流行的WIN95.CIH病毒,KILL98会提示:“XXX病毒无法清除”。同样,如果在安装KILL98前,系统主引导区已经被系统感染,KILL98启动或者安装发现内存中有病毒,会弹出提  相似文献   

11.
病毒情报站     
近日,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捕获了一种新的网络蠕虫病毒,其英文名为:I—WORM.Klez,中文名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建议为:“求职信”病毒。该病毒传染能力极强,请加强防范,该病毒特性如下:病毒传染Windows9X/ME、Windows NT、Windows2000。邮件部分和Nimda/Sircam非常相似,它用WAB文件来获取EMail地址,使用内在的SMTP引擎来发送EMail。邮件内容是HTML,Klez用IFRAME漏洞在受害者的电脑上来执行自己,而不需要用户运行附件。I—WORM.Klez蠕虫,通过以下几个标题随机选择一个EMail来传播自己:“Hi”、“Hello”、“How are you?”等等。附件中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电子邮件对上网的人而言,是如此的难以离弃,但是,病毒,这个可恨的家伙,披上“妹儿”的外衣后,如此猖獗,令我们对可爱的“妹儿”不禁有了一丝疑虑:她是否仍然可爱依旧呢?现在笔者就来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分辨我们的“妹儿”的。第一招:软件帮忙选择一款可靠的防毒软件。要对付邮件病毒,在邮件接收过程中对邮件进行扫描过滤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借杀毒软件中的邮件监视功能来实现,比如“KV3000杀毒王”中的网络监视引擎,设置了邮件监视功能,可以在接收邮件过程中对邮件进行处理,有效防止邮件病毒的侵入。第二招:投石问路当遇到带有附件的邮件时,如果附件为可执行文件(.exe、.com)或word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电脑感染病毒的途径,已经由原始的做盘带入,变为多种渠道同时攻击,又演变成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现状、几乎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虽然查杀病毒的软件现在都“功力深厚”,但并不是每个人、每台机器都有安装。有些病毒行踪诡秘、深藏不露;更多的则显山露水,但是通过细心观察,不难抓住其蛛丝马迹,及早防范,可免遭其害。电脑中毒的十大症状归纳如下。 1、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程序、比如Photoshop、Word等,载入的时间变长。有些病毒能控制程序或系统的启动程序,当系统刚开始启动或是一个应用程序被载入时,这些病毒将执行它们的动作,因此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载入程序。 2、我们在资源管理器或者DOS环境下,察看某些EXE可执行程序文件,会发  相似文献   

14.
病毒情报站     
本周热门病毒孤独小窝(Script.Exploit.AloneHouse)极具破坏性的恶意网页。此病毒运行时强行将IE默认页改为病毒首页:“http:∥pi88.8u8.com”,并将IE标题栏更名为“欢迎光临《孤独小窝》”。一旦用户点击此网页,会导致IE窗口在屏幕上游走,从而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浏览器。此外它还擅自删除开始菜单中“注销、搜索、运行”等菜单。本周发作的病毒病毒名称:植树人Ⅱ(Win32.Marchl2.Ⅱ) 发作时间:随机病毒类型:PE病毒发作现象:植树人最早出现于今年1月7日。其第二代病毒发作时占用大量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小文 《电脑采购》2000,(19):2-2
五月假期之后,人们说得最多的除了假日经济这个词外,可能就是“爱虫”病毒了。迄今为止,“爱虫”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26.1亿美元的损失,与之相比,1999年全年由病毒引起的损失为121亿美元。“爱虫”在全球造成了大规模的网络瘫痪,我国的网络用户也遭受了较严重的破坏。此次“爱虫”病毒发作,国内外各病毒厂商无不在第一时刻监测到了它的动态,用最快的速度编写出了反病毒程序,电脑爱好者完全可对他们查杀病毒的能力放心。目前国内的杀毒软件公司都开通了在线服务项目,用户可在互联网上登录其站点,将自己的杀毒软件版本升级,确保自己电脑中使用的杀毒软件能杀死最新出现的“爱虫”病毒。记住为了保证您的电脑远离病毒的干扰,杀毒软件版本在线升级这种工作要常做哦。对于不具备上网功能的电脑使用者,杀毒软件厂商也为你们作了周到的安排。从5月13日起,冠群金辰将与北京连邦软件有限公司举办免费咨询活动,用户可以到北京连邦软件的专卖店和各地的授权服务中心进行有关查杀“爱虫”病毒的免费咨询,帮助用户免费升级到可查杀“爱虫”及所有变种的KILL病毒库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6.
病毒情报站     
日前,曾对全球数百万台电脑系统发动疯狂进攻并造成近百亿美元损失的“尼姆达”病毒惊现变种,我国著名反病毒企业北京瑞星公司再次予以迎头痛击,率先截获并彻底查杀“尼姆达Ⅱ”(Worm.Nimda.2)恶性病毒. 据北京瑞星公司反病毒专家介绍,“尼姆达Ⅱ”病毒是“尼姆达”(worm.Nimda)病毒的变种,同样通过email、共享网络资源、ⅡS服务器传播并感染本地文件。Worm.Nimda.2病毒不但对“尼姆达”病毒本身的缺陷进行了修缮,相关的文件名称也有较大的更改,还修改了病毒内部的标识以逃避反病毒软件的监测。分析表明,该病毒极可能足“尼姆达”病毒原作者的改  相似文献   

17.
2003年8月份“冲击波”病毒对于造成全球的重大损失似乎还历历在目,今年偏逢五一长假“震荡波”病毒又一次迅速席卷了全球,截至目前已使全球1800万台电脑受到感染。据报道,台湾三分之一的邮局系统,欧盟委员会总部以及多个部门1200台电脑,香港近700名家用电脑用户都不同程度受到“震荡波”的袭击。现在,在微软重金悬赏下,5月8日,“震荡波”病毒的始作俑者——德国一名18岁的中学生已被美国警方抓捕。然而就在5月9日,变种E又出现了。当我们对这一病毒事件做一下回顾时,竟然发现其在制造者、病毒特征、危害程度等各方面与冲击波惊人相似。只是幸运他爆发于节日期间,好在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上网工作较少,不然此时的蔓延程度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8.
“梅莉莎小姐”正向我们走来! 千万不要以为她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哦。事实上它是一种十分可恶的病毒,说不定哪天就藏在一个貌似无辜的Email信息里,从您认识的某人那里发给了您。带有“梅莉莎”病毒的Email主题栏通常是“发自XX的主要信息”这一类标题,而其内容通常是这样“这是您要求得到的文件.........,千万不要给别人看”。如果您打开了附带的Word文件,您的电脑立刻就感染上了“梅莉莎”病毒。有关“梅莉莎”病毒的新闻已充斥了全球各家报纸的头版,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被牵扯了进去,甚至有一名三十岁的新泽西人因此而被捕。同时一些著名的大公司被迫关闭了邮件服务器,试图以此终止一切病毒的繁殖。一方面,小公司,尤其是没有自己设置邮件服务器的那些小企业,躲过了“梅莉莎”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2004,5(5):46
在我们看来,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如果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将安全放在“心”上,及时对杀毒软件升级和修补安全漏洞,有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后,再适当的选择产品,就能使产品得到恰到好处的使用。作为专业的安全厂商,反病毒是我们的工作,每天谈的最多的也是病毒,每个员工即使到瑞星之前,防毒意识较为淡薄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也快成为防毒专家了。因此,由于我们员工对病毒了解地比较多,相应的防毒意识也要比一般企业的员工要敏感一些。有了很好的防毒意识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我们现在的产品基本有:单机版、网络版、服务器版。在…  相似文献   

20.
怎样有效地防御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呢?虽然可以使用反病毒之类的软件,但也绝不能忽视平时的预防工作。建议大家采用“防为先”的原则来对付病毒。只有大家都提高了防毒的安全意识,堵住病毒传染的所有途径,才能真正地让病毒无机可乘,无孔而入。1.安装防病毒产品并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