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的对会计法也做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改进,并对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作了强调,可以说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的实际运用中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重要性原则的含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披露;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8日 ,审计署发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特别是在作业准则中除了继承原基本准则的一些要求外 ,特别强调编制审计方案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那么 ,什么是重要性原则呢?重要性原则最初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会计原则中 ,至今仍没有一个规范、标准的定义。按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的解释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这样既可保证会计信息的基本效用和质量 ,又能减少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会计核算费用 ,达…  相似文献   

5.
重要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要性原则的意义 成本一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一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浅谈[稳健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原则是处理会计问题的准绳,是对会计核算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会计原则主要包括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如:可比性、一致性、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及时性、稳健性等原则,也包括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每一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核算提出要求,而所有这些原则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会计原则之间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一面。在此笔者仅就“稳健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一贯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十二条原则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的情况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一贯性原则,可以使前后各期会计信息保持对比关系,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可以制约和防止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保证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一贯性原则,必须了解一贯性原则在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例如《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直接转销法或者备抵法。两种处理方法最后均将坏账…  相似文献   

8.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要性原则是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中运用十分广泛,下面就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及运用进行探讨。一、重要性原则在基本会计制度中的体现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根据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核算主体的资产、负债、损益等财务状况或损益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相似文献   

9.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通用的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实质就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就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性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关于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将从涵义、重要性以及运用前提及运用事项作逐一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李霞 《企业研究》2011,(12):87-87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通用的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实质"就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就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性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关于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将从涵义、重要性以及运用前提及运用事项作逐一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院在一些判例中诠释了重要性概念。这使我们得以探究重要性的遵循机制,并促使我们关注我国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financial materiality i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disclosure benefits the stock market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ccessible and relevant firm-specific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value relevanc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financial materiality, we demonstrate that disclosing material ESG information increases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We conduct an automated content analysis of 150,000 electronic documents filed by firms listed on the S&P/TSX Composite Index from 1999 to the end of 2014. Our findings show that ESG disclosure is indeed value relevant for investors and that financial materiality in ESG disclosure leads to more informative stock pric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ESG disclosure on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differs across the ESG components, being more sensitive to the social component.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and in particular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the financial materiality of ESG issues matters. This study also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agency theory predictions about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ESG disclosure.  相似文献   

13.
IT环境下财务监控内容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技术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促使财务监控由人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转换,财务监控内容也就实现了从是否有用且可能提供到仅仅考虑是否有用的转变,在广度、深度、关联度、动态连续性等方面得到充分拓展。IT环境下的财务监控内容可以从对具体财务活动的真实合法性监控、对财务活动综合作用结果的合理性监控两方面进行描述。而财务监控结果则可按分部、会计期间、差异程度、重要性等方式予以揭示,也可以同时按其几种方式进行多维揭示。从某种意义上说,IT环境下财务监控内容的拓展实际上是一种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14.
财务会计原则中的重要性原则是属于西方财务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认识和运用,能够使财务会计工作中核算费用大大降低,同时使财务会计工作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讲是非常有利的一项原则。因此,论文就现如今财务会计性原则中的重要性原则作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计量的原则,它要求登记入账的各种资产必须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即按取得该项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总量计量,即使物价发生变动也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计量原则,但是,在新发布的会计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模式。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原则中是什么关系,是否需要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具体会计计量属性,本文对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准则制定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制定中会计方法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企业合并方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与之相适应的合并会计方法,并进一步对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进行阐述。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现状以及如何根据我国的现实会计环境选择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进而提出制定企业合并准则应选择的合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谨慎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本文认为,谨慎原则并不能应用于所有的会计业务,只能应用于存在不确定性的业务:即会计业务发生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会计政策选择时的不确定性;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时的不确定性;信息使用者存在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应该合理应用谨慎原则,防止谨慎原则被滥用。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会计准则改革的创新点。本文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等国利用公允价值现状的述评,对公允价值的含义、与公允价值有关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分析,为正确认识公允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ity and knowing through the notion of dual materiality. Dual materiality highlights how digital technology becomes important, as its materiality plays an integral part in creating, not simply representing, the materiality of the physical world. We elaborate upon this insight through a theory on sociomaterial knowing grounded i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within a petroleum company. The main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of this theory is that knowing arises from the emerging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aterial phenomena, the material arrangements for knowing about these phenomena, and knowledge practices. We elaborate upon this through three predominant modes of knowing in petroleum production: instrumen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broader discourse on sociomateriality by refining ideas of materiality through the notion of dual materiality. We conclude by encouraging further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ities in contemporary work and organizing.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应用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对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水平的正确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