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化纤、羊毛、水电、薪资……似乎关于成本的一切都跟涨价干上了,而且涨得可以说是疯狂。成本飞涨之下,产品却一时难以提价。夹缝中的生产企业又将如何谋求生存,抑或根本就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2.
延续2006年下半年受来料加,工政策变化而引发的市场价格低迷,2007年上半年铜版纸市场一直处于振荡起伏状态,价格疲软,国内铜版纸企业步履艰难。下半年,迫于国际木浆价格持续攀升、石油价格接连飙涨等造成的巨大成本压力,国内主要铜版纸厂家掀起价格调涨动作,以拓宽企业的正常生存获利空间。其间虽然采取了种种举描,但售价的涨幅远不及成本的增加。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起,无论是家纺企业还是服装企业都被棉花、纱线、面料的涨价弄得头昏脑胀,现在又轮到自己被该不该涨价、怎么涨、涨了如何保证销售等等问题搞得是心烦意乱。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电价涨了,油价涨了,劳动力价格涨了……面对诸多的成本压力,国内大多数小型纺织企业已濒临倒闭,尚未倒闭的纺企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日前,来自江苏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板赵先生对行业现状深感忧虑。虽然整个纺织行业笼罩在高成本的寒冬之中,但从近期对江苏上市纺织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上市纺织企业面对困境,积极寻求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重新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火电企业似乎永远都走不出这个“怪圈”,每当”迎峰度夏“的炮火硝烟还未散去,紧接着就是面临煤价“枪林弹雨”般的“涨声”,冒着煤价的“涨声”,各火电企业被迫发出雄狮般的抢煤保电的“抢声”。  相似文献   

6.
陕西化工商品交易网市场监测,低密度聚乙烯市场行情显露起色,价格先涨后稳。在货源紧张、石化企业调涨价格两大利好因素刺激下,整体行情上扬。然而,下游拿货并不积极,成交配合不力,  相似文献   

7.
元宵节刚过",用工荒"再度凸显。新华社的报道说,今年的"用工荒"出现了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区域性和结构性工荒常态化的新特征。值得企业关注的是"新工荒"背后的信号:处于下降通道的企业利润无法满足农民工刚性增长的工资需求的矛盾。那么"新工荒"能否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应对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纺织企业的新春开工情况究竟如何?在新的一年里,行业企业又有哪些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轴承行业原材料的持续爆涨,早已使大多数轴承企业陷入了极度紧张甚至是惊慌之中,半年过去后我们看到:一些小企业终因抵挡不了原材料的爆涨而被迫停产、转产。轴承行业也因而进入了一个快速重组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2006,(12):51-51
北京梁先生问:为什么股指涨股票不涨? 刘鲁宁:目前上海大盘不断创出新高,但二八现象越来越明显,如果没有买好股票,不但无法享受指数上涨的快乐,还要承担赔钱的痛苦,所以买股票要买抓住热点。  相似文献   

10.
涨!涨!涨!劳务价格涨幅惊人涨!涨!涨!劳务用工企业不能承受之重近些年,建筑劳务市场风起云涌。以"包工头"为代表的建筑劳务主体日渐退出历史舞台,劳务公司在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呼声中粉墨登场,新出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引发对劳务市场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说,怎么一个“涨”字了得,涨在哪里?我们玩具行业的回答是:以原材料价格疯涨带来的制造成本整体的大幅上涨。而在玩具行业中,毛绒玩具企业又别具发言权:200g年底,毛绒玩具的主要原料PP棉花的价格约为9000元每吨,而到了2010年的下半年,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神探的工作异曲闯工:能够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实,从而发现别人无法求得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外样机涨圈进行测绘的基础上,考虑到测绘误差的影响,利用数值手段对涨圈进行校核及二次设计,通过力、力矩、强度及装配4个约束条件构成的方程组完全解析涨圈行为。结果表明,国外样机件完全符合涨圈的设计理论。同时,依据实际使用性能要求设计新的铸铁涨圈,为该类零部件的国产化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力企业普遍采取多种用工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之分,非正式工即为企业通过中介或其他渠道外招的员工,也就是所谓的“劳务人员”。“劳务人员”是电力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典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难: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老李是一家零部件企业供应部的负责人,最近有一件事一直让他忧心忡忡,由于企业的主要产品是铜材质,最近铜的价格一涨再涨,这让作为供应部负责人的老李很是心烦。老李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进入2006年以来,各种原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和速度用“疯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其中铜价更是首当其冲。年初至今,国际铜价涨幅达66%,国际铜价每吨价格从4000美元涨至5000美元用了大约四个月时间,从5000美元涨至6000美元为一个月的时间,而从6000美元涨至7000美元仅仅用了半个月。这几年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在原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纺织》2003,(12):62-65
今年对于我国棉纺织业可谓多事之秋,棉价一路上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每吨涨74000元.企业叫苦不迭。去年同期相比.棉纱价格也上涨25%.但棉布价格上涨幅度很少。棉花价格的暴涨.带来的效应是:棉花暴涨.纱价略涨.布价微涨.成品不涨。这意味着棉花涨价基本上是被整个产业链的前道消化.棉纺织企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7.
一、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形势分析 1、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初期的房地产泡沫经济给海南省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建房总量太大,本地市场无法消化,土地价格滑落,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是利用银行贷款,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资金投入,投资商纷纷撤资离岛,遗留下大量的“烂尾楼”、“半拉子”工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以来,农机市场小柴小拖等产品产销两旺,部分农机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经济日报》上曾刊登一些农民的反映:柴油是千元千元地涨,农机是万元万元地涨,粮食是几元几元地涨。言下之意,对目前市场上农机产品的价格上涨怨言甚大。的确,与原来农机产品低价支农相比,1994年以来农机产品的价格是有一定的上升,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行业实际困难,农机生产企业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农机产品低价支农由来已久。1963年,国务院要求农机产品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降低价格;1971年8月,国务院在适当提高部分农副产…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汇改以来,服装企业的业绩一直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饱受冲击。6月4日,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4日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为6.1735,较前一交易日大涨71个基点,再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币值波动成了外向型服装企业心中的痛点。  相似文献   

20.
《玩具世界》2008,(6):59-60
来自塑料制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消息显示,现在PE、PVC、PEHD等塑料原料进口价格比4月份上涨12%到15%,比上年同期上涨21%到25%。PE塑料颗粒现价为1650美元/吨,比3年前上涨近一倍。因此,玩具产品在价格上普遍提价15—20%。四月份塑料涨幅情况如下:PP拉丝级:月初12200元/吨,月末13000元1吨,涨6.557%。PA66:月初32000元/吨,月末33500元/吨.涨4.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