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表现和弊端,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和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泽皓 《时代经贸》2010,(16):170-171
通过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和整理,发现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融资成本、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和公司治理方面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原因。通过对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阐述,发现如果对我国上市公可通过融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就能使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最优化,对提高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4.
管一檬 《经济师》2007,(11):202-203
文章从整个金融市场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受中国银行业的间接融资影响,以及我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的严重"跛足"现象,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价机制。金融市场的非公平价格从而导致了企业更偏好于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股票市场设立10多年以来,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出现了偏好股权融资,忽视债务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较低,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形成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会对其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行为。本文基于现金流量表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内部融资的相对偏好程度。研究发现.2000年上市的公司在2000~2003年的融资行为和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在1998~2003年的融资行为都不支持股权融资偏好,除个别年份外,在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中,内部融资或者借款融资高于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7.
陈学章 《经济师》2002,(7):139-139
国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融资的优序为 :先内部集资 ,再次是发行债券 ,最后才是股票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却偏好股权融资 ,文章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胡金朋 《时代经贸》2007,5(10Z):197-19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融资多元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直接融资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国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资的选择上,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明显偏好股权融资方式,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偏好有着巨大的差异,也与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本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别从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和公司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把发行新股、增发和配股等作为筹措资金的最优选择,与优序融资理论的基本观点相背高.依据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制度背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治理结构出发,从大股东控制的角度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于江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很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主要是由于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但是,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融资偏好,不仅是成本的原因而且还包括自身的财务状况。因此,我们认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应优先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筹资理论的简要回顾以及西方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状况的描述,指出与理论研究及西方国家公司的选择相背离,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筹资。从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的成本比较、债务筹资缺乏激励作用及筹资信号的传递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筹资的原因,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筹资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方式,在于股权融资中存在着巨额的租金。巨额的租金诱使上市公司采取寻租行为,最终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损害整个社会经济福利。因此,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租金的存在,才能够解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剑梅 《经济纵横》2012,(11):102-104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融资偏好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对国内学者对融资偏好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归类。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偏好顺序和融资偏好影响因素两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与优序融资理论相悖,显示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融资成本与收益、股权结构、管理者非理性、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市场完善度和行业等。但是多数以融资结构、资本结构等静态量来替代动态的融资偏好,对于融资偏好的内涵认识不清,可能造成结论的偏差。此外,有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研究大多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而建立在计量经济模型基础上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分析较少。  相似文献   

16.
一、概论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包括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留存收益和发行普通股股票等,随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职工持股、期权激励等措施的实施,企业开始理解和重视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同时,由于企业的股东关注所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也对企业的经理层提出价值增长的要求,公司经营行为逐步发生转变,从规模导向转为价值导向,以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和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11-112
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一般认为,企业融资的顺序为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优于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重外部融资轻内部融资,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表现出了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通过探讨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希望能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改进方案,最终达到优化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风险偏好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和风险偏好对公司研发投资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管理层股权激励对风险偏好与研发投资之间正向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管理层风险偏好对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之间正向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后,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和整理,发现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融资成本、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和公司治理方面分析了段权融资偏好形成的原因.通过对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阐述,发现如果对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融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就能使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最优化,对提高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