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07,(7):92-93
2007年6月14日,西安高新区促进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政策发布会在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举行。本次西安高新区新政策发布会是西安今年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一个重要的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当代陕西》2011,(1):27-28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优化人才结构、统筹科技资源、培育产业集群、营建人才高地,使众多以创新研发为特征、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抢滩西安高新区,高端产业大规模集聚,成为陕西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西安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增长极,走出了一条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高新区引领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国家科技部在西安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工程区域试点。经过11年尤其是近五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新区共有科技企业5300多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000多项,其中2000多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产业扶持计划,实施国家各类重大产业计划达580多项。2002年共有138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10年来各项发展指标一直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2002年12月,西安高新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六个城市区域之一”。一、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基…  相似文献   

4.
确立环境带动战略2002年1月18日,是高新区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高新区通过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创建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程正式启动。每一个老高新区人,部非常熟悉西安高新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1994年5月,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第一家完成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1996年5月,在全国高新区所在城市市长座谈会上,西安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环境质量评比得分居全国高新区首位。2001年11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园在西安高新区设立。有环保专家认为,西安高新区经过12年坚持不懈的环境建设,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面积达到20多平方公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设施完备、人才聚集、产业兴旺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西安高新区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北地区,树立了一面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层次人才政策是调控区域高层次人才资源结构,加速区域企业和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比较分析了西安、深圳、成都等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政策现状,之后结合西安高新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调研访谈结果,指出了西安高新区人才政策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构建了人才政策系统框图,结合西安高新区现有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西安高新区人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西安高新区在一片农田中开工奠基,十年后的今天,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科技园区为古城西安增辉。 经过高新区人十年的奋力开拓,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科技产业兴旺、聚集与辐射作用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在我国内陆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西部     
《中国高新区》2008,(3):8-8
昆明高新区引资新举措出炉;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成都高新区召开;西安高新区新政策促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九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此,西安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这也是继陕西省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西安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后,在陕西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巨大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由于在"二次创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国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雄厚基础。因此,西安高新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设特色鲜明、科技先进、产业发达、区域和谐的现代新城区,为西安市的率先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鹏 《发展》2007,(12):45-46
2007年8月,我随中央媒体记者团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考察调研.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4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的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如今,她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令人振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高新区指明了方向,西安高新区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建立技术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西安高新区通过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在我国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激活当地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之路,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创新的科技新城。西安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工作,主要抓了三个创新环节的培育与互动,即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  相似文献   

12.
西安高新区,一个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正在以其众多的"第一"而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5,(2):112-113
西安软件园创建于1998年12月,是国家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基地。依托西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西安高新区良好的配套环境、政策优势,西安软件园已逐步发展成为软件企业聚集、软件技术创新、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交流国际最新技术、汇聚国际知名企业,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基地.成为产业和教育互动,联合高等院校为产业发展培养软件人才的基地,成为引领现代“数字丝路”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赵建芳 《特区经济》2004,(12):59-60
经过近12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达520多家,其中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就有140家之多。虽然一些中介机构如创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走在全国的前面,并成为全国同类机构学习的示范。但总体上西安高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科技中介机构本身的发展与作为亚太地区经济最活跃的6大地区之一的西安高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西安高新区将2005年定为“人才年”,把聚集高端人才作为工作重心,准备引进大量人才,以便为企业开拓发展、设立研发中心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应该说,西安高新区做的,正是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新区正在做和正准备做的工作,因为,人才是事业兴盛的根本,高端人才更是企业之魂。  相似文献   

16.
9月28日至29日,“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暨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工作会议”在西安高新区举行。会议由国家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和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西安软件园承办。本次会议主题是推动软件产业国际化。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陕西省、西安市等省市领导,火炬计划国家级软件产业  相似文献   

17.
西安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化城、知识城、人才城”。为了把西安的科技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创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来,西安高新区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营造市场化的创业环境,在我国内陆地区走出了一条激活本地科技、智力资源,吸纳外部要素,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胡燕 《特区经济》2014,(9):178-179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和特征,以西安为例探讨如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并进一步分析西安高新区作为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产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论述西安高新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意义,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光伏与LED及外商投资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发展及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西安市专利产业化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它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2007年西安高新区新增知识产权3899件.其中专利2262件.同比增长154.2%;商标613件,同比增长101%;版权1024件,同比增长100%。专利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技术创新的水平。在2007年.西安高新区专利申请增量中。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98件,同比增幅1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