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正呈现"井喷"式增长,从移动办公、移动搜索、移动游戏到移动医疗、移动阅读、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等,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了人们日产生产生活每一个领域。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互联网企业纷纷踏上上市之路,大量投资者和创业者不断涌现,风投看好移动互联网市场,加大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移动互联网企业为加快发展,纷纷采取并购、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移动互联网资本经营的热潮正扑面而来。如今,移动互联网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它是推动移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蒋萍 《中国电信业》2010,(11):68-69
移动信息化可以理解为"移动+信息化",就是以移动通信网和移动互联网为综合通信平台,充分利用移动商务网和移动产业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企业和大众工作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在我国,移动信息化正迎来新的浪潮。移动商务、移动政务等属于移动信息化范畴的名词都在我国市场上蓬勃地发展着,并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9,(6):84-84
近日,亚信公司与中国移动集团旗下重庆移动、辽宁移动、青海移动、四川移动、湖北移动、贵州移动和西藏移动合作,实施经营分析系统升级建设,以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3Q世务运营的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业务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互联网搜索服务日益走向普及之时,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搜索业务也悄然兴起。从全球来看,诸如Google、雅虎等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商正加快进军移动搜索领域,相继推出了基于短信和WAP的移动搜索引擎,开殆提供移动搜索眼务。从欧洲到北美和亚洲,一些主流的移动运营商也逐步推出了移动搜索服务,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移动运营商大力推广的热点业务。那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对移动搜索业务选择何种营销策略以获取持续利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众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尝试进入移动互联网,很多VC、PE看好移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资。从表面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好、很快,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依然不够成熟,很多企业仍处于"烧钱"阶段,没有盈利。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尚不成熟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第一,移动互联网风险投资增长趋缓,充分说明移动互联网进入理性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吸引大量企业蜂拥而入,任何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移动互联网入口至关重要。移动互联网入口主要有智能终端、手机浏览器、客户端、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及受用户欢迎的应用等,它们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通路,占领移动互联网入口实际上就争取了用户,赢得了人气,进而通过移动互联网入口就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增值应用,可以增强用户的黏眭,提升品牌价值和平台价值,从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占领移动互联网入口是众多进入移动互联网企业成功的重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外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业务将成为移动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将成为用户对移动功能需求的热点,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所使用的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机,也可以是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一般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远程支付是消费者通过移动运营商的SMS、WAP、IVR、USSD等服务向远程商家传递支付信息,移动运营商通过手机号码来确认消费者,并通过手机手动发送的密码确认整个支付过程的真实性;现场支付是指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向商家的消费终端发出支付信息,通过消费终端与内置智能芯片进行账户和密码信息交换完成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8.
所谓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手机或PDA等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通过移动支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充值缴费、网上购物、投注彩票等。移动支付按交易金额的大小可以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两种。根据移动支付论坛的定义,交易金额小于10美元的称为小额支付.大于10美元的称为大额支付。移动支付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应用主要以小额移动支付为主。当前,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和以独立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对于小额移动支付而言,基本采用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移动卫星通信前景分析雷震洲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按其应用可分为海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和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按其服务面积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系统和地区性(或国内)系统。如从海事卫星通信算起,实际上移动卫星通信在20年前就开始了。总部...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结构 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移动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软件生产商以及信息提供商都希望在产业链中寻求更多环节的话语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也在不断演变发展。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的提高和终端功能的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和深化企业战略转型,大力拓展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市场,推出移动视频、手机游戏、应用商店、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社交业务、移动阅读、移动商务等业务。  相似文献   

12.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5,(23):62-64
由蜂窝移动通信网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相结合所提供的移动定位服务,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电子地图。利用GIS和电子地图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使用定位服务,例如GIS可将电子地图和移动终端位置同时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完成导航、导购,导游等移动定位应用.或将电子地图和移动终端位置同时显示在移动定位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完成车辆的跟踪、指挥、调度、报警等移动定位应用。  相似文献   

13.
崔晓明 《当代通信》2006,13(8):38-39
移动公用电话是中国移动通信的一项新型业务,它的开办增加了移动产品种类,拓宽了移动业务范围,丰富了移动市场,打破了固定公用电话的垄断局面。移动公话是一个新的目标市场,将成为中国移动的一个新的业务收入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厂商     
用友启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用友移动商务公司近日宣布,将启动国内第一个大型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商街”的华东发展战略。此前,  相似文献   

15.
《邮电企业管理》2010,(4):10-11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竟带化、移动化的实现,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社会经济对地域性跨度和移动办公的需求愈发强烈,促使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移动电子商务阶段。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兴盛和物联网的兴起,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更被电信运营企业视为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三年来,全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大比拼。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支撑,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成了移动增值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中国联通为客户提供富有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已成为联通抢占移动业务市场份额的利器。为保障移动增值业务效能、移动增值业务除在不断推出业务、完善各项网络服务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通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对增值业务进行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的重要支持作用。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17.
黄勤  肖媛  徐嘉  王利萍  宋洁  刘扬 《邮政研究》2015,31(6):18-20
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及广东邮政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广东邮政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从核心平台、核心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及运营机制四方面探讨了广东邮政切入移动互联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的概念近几年开始出现,欧洲是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发源地,也是当今移动虚拟运营发展最好的地区。目前在欧洲有三十多个移动虚拟运营商,大部分成立于2000年。目前世界各国对移动虚拟运营商没有准确的定义。结合国外移动虚拟运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同比增长31%,电子商务正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自2009年至今,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苏州分公司(下称"苏州移动")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在移动电子商务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移动商城、商户联盟等业务快速、高效发展。2009年,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全力推广12580联盟商户(会员)俱乐部业务,苏州移动走在了全省最前列;2010年年初,为了对移动电子商务进行有效整合,苏州移动发起了新型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苏州12580移动商城,开了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先行者和成功者。  相似文献   

20.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按其应用可分为海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MMSS)、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AMSS)和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LMSS)。按所用轨道来分,可分为静止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和中/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低轨道(LEO)系统中又有小LEO系统和大LEO系统之分。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