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与外贸发展同步,说明外贸企业已逐步调整和适应了汇改带来的环境变化,并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转型升级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则翻开了新的一页。1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3.
徐晰  章红星 《浙商》2006,(2):136-137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公告宣布,人民币升值2.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当日调整为1:8.11,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近年来央行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对国内企业和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解决中美贸易差额问题不能只盯住中国的汇率水平。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美应在加强磋商的基础上,分别出台措施缓解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货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查找了相关数据,根据国际收支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期间,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怎么显著;而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并且它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与该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独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贸财会》2010,(11):84-84
【启动汇改】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7月22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中间价由1美元兑8.27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在美元持续走强、外界压力相对减小,尤其是上半年我国GDP数据比预期要好的情况下,改革人民币汇率正当其时,有助于我国积极调整结构,也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平稳发展。但这毕竟是一个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的冲击。本文试从政府、银行及企业等几个角度就人民币升值对盐城市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21日傍晚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启动.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自2005年7月21日起,1、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1日,中央银行发布公告,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其改革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从盯住单一美元转为一篮子货币;二是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1美元兑8.28元上升为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6%,2006年对美元升值3.5%,2007年对美元升值则达到7%。而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加快,至6月6日,年内累计  相似文献   

12.
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兴起与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传统外贸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而跨境电子商务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除了交易平台、物流配送之外,支付环节的创新还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呼应,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破土而出,不仅为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新鲜动力,还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游资预言人民币升值落空时,美元开始持续走强,国内更多的是关注下半年经济继续走强的情况下,我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选择有利时间、出其不意地在2005年7月21日发布人民币汇率改革公告,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灵活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并从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为1:8.11。  相似文献   

14.
齐石 《国际市场》2006,(2):74-75
2005年,对我国外贸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21日晚,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将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一次性升值2.1%,并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以往的盯住美元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国际化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从中国经济规模以及金融改革发展的现实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有其必然性.然而,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两根重要的支柱:外贸的微观基础与中资金融业的世界银行家功能.成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依赖这两根支柱的树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美元兑人民币调整为1:8.11;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现阶段每日上下浮动限定为千分之三。至此,广受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浮出水面。然而,人民币升值问题,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金融问题。将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的被低估,这是很不公平的。在汇率问题已经明朗化的今天,宽泛的外贸概念需要输入新的刨利贸易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连续突破层层关口,不仅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而且成为国际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既有不利影响,也又有利影响,人民币究竟该升还是贬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得人民币不断升值,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了契机,因此,如何看待人民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外贸的的影响,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实行新汇制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5年7月开始,我国实行了更灵活的汇率政策,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越来越灵活,受影响最大的要数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如何避免汇率风险,对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讲,无疑是考验的新课题。企业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总的来讲有两类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法,第二种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