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南金融》2011,(9):75-76
一、什么是"电子缴税"电子缴税是纳税人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税收收入缴库业务的行为。二、什么是"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国库、银行金融机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退库、更正、免抵调、对账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业务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李凯 《云南金融》2012,(1Z):66-67
<正>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商业银行(含信用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等业务,税款直接入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寻甸县自2010年12月财税库银模向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  相似文献   

3.
李凯 《时代金融》2012,(2):66-67
<正>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商业银行(含信用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等业务,税款直接入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寻甸县自2010年12月财税库银模向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  相似文献   

4.
财税库行横向联网是以人民银行总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为联网枢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缴库、退库、更正、免抵调、对账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横向联网系统的上线,改善了原来手工处理税票差错率高、效率低的局面,为纳税人提供了便利、高效的纳税服务,实现税款资金的快速划缴,  相似文献   

5.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是在财政机关、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国库和商业银行(信用社)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退库、更正、免抵调库、对账等业务,旨在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款入库速度,方便纳税人缴税,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多方共赢的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对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 横向联网电子缴税是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等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等业务的缴库模式。实行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横向联网电子缴税是财税库银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横向联网系统是人民银行筹建的面向社会、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业务系统,主要是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商业银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电子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退税、免抵调、对账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  相似文献   

8.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国库、商业银行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各自业务系统的联网,通过联网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省横向联网系统和全国统一的横向联网系统各自的发展状况,提出浙江省横行联网系统的发展问题,分析研究系统转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对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横向联网电子缴税是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等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等业务的缴库模式。实行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横向联网电子缴税是财税库  相似文献   

10.
正县级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自2009年开通以来处理了大量的联网税款入库业务,但实时扣税失败率高影响了TIPS业务进一步拓展,为国库资金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一、各参与方存在的问题(一)纳税人的问题。该类问题主要是纳税人账户余额不足。目前选择实时扣税方式的基本上都是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作为缴税的发起人,在发起缴税业务时,纳税人通常是将其个人账户作为缴税的付款账户,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税款缴库的方法是由纳税人凭税务机关确认的税款缴款书,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将税款缴入国库。这种缴库方式手续繁杂,效率不高,税务机关难以及时掌握税款的入库情况。为改革税款缴库方式,提高税款征收征管水平,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改善投资环境,厦门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电子缴税信息系统工程的设想。从2003年3月27日起,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牵头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电子缴税信息系统的方案设计、技术开发、系统测试和推广实施工作,确保了2003年7月1日厦门市电子缴税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取…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电子缴税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人行国库、商业银行(含信用社,下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退库、更正、免抵调、对账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这种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了税收收入缴库和信息共享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录入和传递税票方式,大大减轻了财税库三方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董锋 《湖南地税》2007,(6):52-53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缴税模式是税务、银行、国库实现快速对接的一套电子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税款的及时划缴国库,确保税款的及时入库,减轻纳税人、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石峰区地税局作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有幸成为全国第一批三个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五策略完善税库银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库银联网系统是指税务、国库、银行通过专网,完成税款征收、上解、入库、退库等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的电子缴税联网系统。应用该系统的目的是为纳税人提供有效服务,方便纳税人交纳税款,实现实时扣款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财税库银“一体化”,为国库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目前,淄博市的税库银联网系统自运行以来已初现成效。提高了税款入库信息质量,减少了税款入库工作量。但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电子缴税系统的成功运行,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电子化缴库和直接入库,对促进财政、税务、银行与人民银行国库间的信息交换、方便纳税人缴款、规范税收征缴行为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随着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如何运用这些新型支付方式来促进电子缴税业务的良性、健康发展,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一笔税款,从纳税人申报缴税到入库形成各级预算收入,人工传递缴款凭证需要5—5天的时间。从1994年起,广州地区缴款凭证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递增,至2001年已达520万份,各级预算收支1000多亿元。使以纸张为媒介的国库业务运行体系与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改革旧有业务运行体系,建立与广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税款缴纳入库工作模式。2000年8月,在人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广州市国税局、地税局、各商业银行等有关部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以方便纳税人税款缴纳,实现税收实时扣缴,当天入库,信息共享,业务传递过程无纸化,预算收入对账电子化和国库服务监管一体化为目标的计算机联网应用系统,即广州市电子缴税入库系统(简称ETS)。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1年11月,ETS建设完成,同年12月18日,广州市27户纳税人通过其自行选定的工行、中行、招行三家商业银行的账户完成了共255.81万元税款的网上缴纳入库,标志着广州市财税库行计算机横向联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税款征收缴库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组织税款入库的执法过程,是税款资金运动的关键环节,也是与纳税人接触最多的环节。税款征收缴库过程涉及纳税人、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国库、商业银行、财政等多个主体。  相似文献   

18.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开始在国内部分省市试点和推广的税收征缴入库改革,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税务、国库和商业银行之间实时共享纳税申报电子信息,实现税收收入实时申报、实时扣缴入库。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简称电子缴税)的成功开展极大地优化了纳税环境,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缴税,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经过近两年多的试点和运行,联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第一批推广试点的海南省为例,对电子缴税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税库银联网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库银横向联网是指税务、国库、银行之间通过专用通讯网,完成税款征收、上解、入库、退库等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实现数据信息一次录入、多方使用、资源共享。应用联网系统的目标是为纳税人提供有效服务,方便纳税人交纳税款,通过实时扣款和信息共享,保证预算收入及时入库,库款支拨迅速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  相似文献   

20.
加大国库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推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加大与财政、税务部门的配合,进一步加快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TIPS)在全国的推广。根据TIPS在全国的推广进度,完善TIPS系统功能,不断提高TIPS的功能和处理能力,为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在全国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推进TIPS与中国银联的联网,早日实现中国银联的一点接入,支持纳税人使用银行卡通过TIPS缴纳税款,为广大中小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开展国库与财政收入联网的试点,同时,与财政部共同研究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办理财政支出业务,尽快实现财政支出的无纸化、电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