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即由传统的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制造模式,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服务的制造而产生的新型制造概念,制造企业着重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是从传统的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于到海外购物,然而,许多在境外备受追捧的产品上都印有一个相同的标签"Made in China"。这是因为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价格还要高,这一问题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定的消极影响,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有必要承担起自身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现代商贸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一些衡器制造企业开始以引进国外零部件和引进技术合资方式,组装和生产电子计价秤产品,迅速地形成了我国的电子计价秤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等管理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创新难,自主创新更难,持续创新则难上加难。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已经从“仿造阶段”过渡到“制造阶段”.但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走到“创造阶段”。而企业若不进行自主创新,则很难做强做大;只有自主创新,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5,(23):1-2
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要依靠产品技术创新,更要有持续的服务创新,如何获得服务创新的知识和信息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研究了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服务中介。服务中介不仅是重要的创新知识源,同时还是制造企业进入各种异质性社会网络的桥梁。通过与服务中介建立关系,能够使企业获得各种异质性信息,促进产品——服务的创新重组,同时能降低制造企业创新搜索中的知识整合成本,提高知识获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的需求变化加速,产品制造的材料、技术与工艺不断创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迫使制造企业必须增强产品研发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提供质量最优的新产品来快速响应市场。新产品研发是企业经营的源头,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决定了产品的工作原理,以及零件的数量、结构、尺寸、材料选用、加工方法等,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上市时间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自主研发能力仍显薄弱;很多企业只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即所谓"代工",处于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环节,却付出了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的沉重代价。提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从制造产品转型为创造产品,是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单纯投资无法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江苏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已有一定时间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先进制造技术的使用程度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特性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均相关,但未发现隐性化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技术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程度和创新设计方法的采用度,注重提高组织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并通过技术学习和管理建立起与先进制造技术匹配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9.
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市场竞争实质是争夺客户资源和维系客户关系。产品质量与价格,以及服务是制造企业能否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争夺客户资源和维系客户关系的手段主要是高品质的产品、价格刺激和服务,即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价格刺激和优质的服务提升客户的产品感知价值。本研究基于产品满意度模型以辽宁省制造中小企业为例分析了制造中小企业的产品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制造中小企业的供应链以区域内供应链为主,且“产品感知质量”对“产品满意度”不具有正向(+)影响,其区域供应链存在不稳定隐患。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供应链视角分析制造中小企业产品满意度,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即由传统的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制造模式,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服务的制造而产生的新型制造概念,制造企业着重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是从传统的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消费者印象中,日本制造甚至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然而,近些年人们发现,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有些日本企业不得不退出中国。比如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现在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日本企业为什么在中国衰败?认真研究深层次的原因,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低碳环保·2014中国商用车先锋盛典"活动上,一汽通用汽车旗下产品解放公狮荣获"2014年度节能表现奖"。商用车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排放治理的焦点,因此能否提供有竞争力的低碳环保产品,将关乎今后商用车企业的命运。而2015年1月1日强制施行的国四环保排放标准也证实了政府治理碳排放的决心。解放公狮凝聚了中国一汽60年丰富的商用车制造经验、GMS全球制造系统、零缺陷共硬件质量管理体系、整车标定及全天候路况实验等研发经验、制造经验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经济环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竞争就变得越来越激烈,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就是生产产品的质量。而生产产品的质量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产品的制造工序是否严格,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制造都要经过严格把关,制造过程的严密才是对工序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制造过程质量进行了良好的控制才能保证工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产生的背景是,近一二十年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这类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在这种崭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传统采购与制造过程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原来为传统采购与制造服务的产品成本计量与控制、会计决策、业绩评价等会计理论和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革。例如,在先进制造环境下。许多人工已被机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这就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已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自动化的效益,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王莹 《企业导报》2012,(1):60-61
<正>一、军工企业专用设备的特点军工产品所需的专用设备是指为产品特殊的加工工艺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这种非标准专用设备在军工企业被广泛使用。凡是只用于加工制造或检测某项产品而设计制造的设备,均属企业专用设备。包括:自行设计、制造的非标准设备;国家定型产品,购置后做不同程度改动的设备;非国家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6.
陈广源 《企业文化》2009,(11):25-27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服务文化建设,积极向服务业渗透和转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许多事实证明: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限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在于提供让用户满意的服务。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给大多企业提供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制造业企业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服务文化建设,尽快实现向服务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包是许多制造企业讨论的焦点,他们认为,包括采购、产品和加工在内的任何业务都可以外包。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正>胡锦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现时期,中国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总量在不断增加;经济发展程度与绿色制造水平有显著关联度,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绿色制造水平也较高。与绿色制造企业的分布相似,智能制造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存在关联度,即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也较高;高技术行业和知识密集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领先于其他行业;中国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整体上还不是很高,智能制造成熟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十四五”时期,中国应该制定实施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差异化方案,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差异化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创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大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企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 服务是一个圆,消费者是它的圆心,企业的服务始终围绕着消费者这个圆心转。服务的起点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终点是消费者满意、企业获利。服务是个完整的过程。对服务的研究,远可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服务"已渐渐从"产品"中分离出来,与产品在市场营销里具有同等地位。90年代是服务营销的时代,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服务是表现出来的,因而服务的质量并非来自其"物质特征",而是来自其"表现成效"。服务是种特殊产品,通常与有形产品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