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校企合作"也应该成为我国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青岛名牌企业在打造名牌的历程中发现,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所有成功企业又都有一定的共性。青岛名牌企业打造名牌有8条成功经验:企业家在打造名牌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是青岛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重视"质量"是青岛企业创建名牌的基石;重视"科技研发"是青岛企业创百年品牌的智力支撑;"管理创新"是青岛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服务意识"强是青岛企业成功的真诚付出和保护屏障;"品牌意识"强是青岛企业成功的思想温床。  相似文献   

3.
<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竞争的焦点也已从产品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的跳槽无疑会给企业带来  相似文献   

4.
<正> 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中心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迫在眉睫。企业技术中心的含义技术中心即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它与一般的研究开发机构有较大的区别,它不仅是为了企业发展进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还具有几个新的功能:一是收集分析国内外技术、市场信息,为企业战略制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参与实施;二是有效整合内外科技资源,开展广泛的技术和合作交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三是对企业其他层次技术开发机构进行指导、服务,系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产品竞争;第二层次是技术竞争;第三层次是人才竞争.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拥有更多、更优秀、更适用的人才以及如何充分、合理地把这些优秀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和发挥起来,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未来企业的资本不仅仅是物的资本和货币的资本,而是要求人的智能和发挥人才智能资本的作用。如果说传统产品属"集成资源",而未来的产品则属"集成知识",正如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即企业的成功将从自然资源的拥有者手里转到那些拥有思想和智慧的人的手中。也就是说,未来企业的发展,不只是靠设备好、技术强、资本雄厚,同时要靠那些具有高智慧的人才。正缘于对于人才管理的重视与认同,人力资源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上都有了飞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黄少英  孙立莉 《价值工程》2007,26(11):50-52
青岛颐中集团历史悠久,近些年来取得了更加突出的业绩。颐中集团独特的人才战略的实施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颐中集团独特的人才战略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战略的制定;采用移动商学院和网络培训等新模式对员工进行培训;"首席技术工人、技师聘任制"取得初步成效;实施"人才管理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有形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知识、科技与管理的竞争,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就成为竞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企"字人为上,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善于用好人才,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企业要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留住关键人才、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储备库、实施有效的考核和完善培训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人才的活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文化,企业是主体。发展低碳文化就是从人治自然地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就是将低碳企业文化流程化、制度化,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落地",使企业低碳理念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形成有生态特色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就是实现文化融合,达到形的一致、心的一致、行的一致,使低碳文化真正在员工心中"生根;"就是实践上推进企业变革和创新管理,推动企业形成清洁集约的生产方式,创造绿色产品,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宗蕴璋  曹国 《价值工程》2009,28(4):37-40
根据常州市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五大支柱企业为考察对象,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常州市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并根据常州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常州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人才开发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随着山西焦煤企业现代化、集团化的不断进步,技术因素正在成为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集团公司到铁路公司在各项规划中均将人才兴企、人才强企写进了规划。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党的重要人才保证。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要注重发展班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从思想、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而言,当前媒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把握住指向应为:没有受众意识、不懂和谐社会建设要义的人不能说是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具备多媒介产品制作能力的人不能说是主要人才;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不能作为重要人才.媒介企业的发展只有符合这样的指向,才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参与国际营销能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更接近市场,可以更直接地获得信息,更直接、更及时地掌握需求动态及竞争状况,从而使本企业的产品更加适销对路,使竞争策略针对性更强。本文就国际营销调研、目标营销、国际产品决策、分销渠道决策、国际定价决策、国际促销决策、国  相似文献   

14.
"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保义 《城市问题》2005,(4):99-100
论述了美国的"绿"的自然环境;"绿"的管理体系;"绿"的意识;"绿"的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1,(11)
<正>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世界级的企业须有顶级大师型的人才这一观点,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已毋容置疑。然而,企业人才具有哪些特征?企业人才结构应如何配置?怎样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对这些问题,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已正确认识和把握。笔者就此作一粗略探讨。现代企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人才的层次性对企业来说,既要有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具有远见卓识的高层决策指挥人才,又要有处于企业中间层次的参谋、辅助的职能型人才,还要有把决策化为具体行动的基层执行人才这仅是粗略的层次划分,实践中还可划分出更多、更细的层次各层次的人才,应有科学合理的比例。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其人才层次与比例亦随之不同。人才的多样性。现代企业需要各种人才既有对市场经济具驾驭能力的企业家人才,又有掌握高新科技、从事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还要有精于管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擅长市场营销的销售  相似文献   

16.
蚕丝被     
<正>"双11"历来是家纺类产品销售最火爆的时候,蚕丝被便是其中的热销品之一。然而,不少蚕丝被的质量却令人担忧。据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蚕丝被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产品合格率仅为48.1%。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抽查采取"神秘买家"从电商平台购买样品的方式进行,分别抽取了北京、天津、辽宁等12个省市、135家企业生产的154批次蚕丝被。检验结果显示,有62家企业生产的74批次产品合格;有75家企业生产的8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过半。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近2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从劳动密集、低技术制造国转向技术制造型国家。2003年,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收入首次超过了进口高技术产品的支出,但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利润却在下降而非上升。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技术竞争、管理竞争都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创造条件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和人才的特点,本文提出并论述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三留人"策略。一、事业留人——提供人才拼搏的用武之地成功的事业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上下同欲者胜"。企业管理者既要从战略上予以重视,更要从战术上做出安排。  相似文献   

19.
徐琦  邱嫣 《中国物业管理》2005,(11):I0001-I0002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产品竞争;第二层次是技术竞争;第三层次是人才竞争。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拥有更多、更优秀、更适用的人才以及如何充分、合理地把这些优秀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和发挥起来,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20.
<正>"时尚"是华孚品牌的核心气质,华孚希望自己能成为行业进步和整合的推手经过17年的发展,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色纺纱线企业之一,也是目前中国A股市场唯一的色纺纱上市公司。从产品供应商到服务供应商,再到时尚原创供应商,华孚不断完善品牌战略,从一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