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吉林省长春市三所高校66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程度超出平均水平,总体上学习倦怠现象较严重,属于高分段;自尊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等维度对自尊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以及自尊与心理控制源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调查282名在校高职大学生。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自尊、心理控制源(内控、有势力的他人、机遇)、自我和谐彼此间显著相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自尊、内控、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在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的预测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自尊的中介效应更显著。说明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通过自尊和内控、有势力的他人、机遇的并行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其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正念特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某高职院校的409名高职大学生,利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正念特质与手机依赖、睡眠质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37,P<0.01),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31,P<0.01)。逐步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手机依赖在正念特质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7,P<0.001),说明正念特质既可以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手机依赖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留守经历医学生学习适应和心理韧性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对176名留守经历医学生和307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留守经历医学生在教学模式[(16.71±4.76)分]、学习态度[(10.82±3.34)分]、对自我和生活接纳[(49.49±8.18)分]较无留守经历医学生[(15.74±4.76)分]、[(9.16±3.13)分]、[(46.98±10.1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择业效能感的社会支持[(13.11±3.30)分]较无留守经历医学生[(13.72±2.8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医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学习适应各因子与择业效能感各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0.1620.648);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韧性在学习适应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提高留守经历医学生的心理韧性品质,能够正向影响其择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新生的适应水平,并就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路径进行探索,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某大一新生班级进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对照组在相应学期不开展相关课程,使用自尊量表、自我接纳问卷、特质应对方式、社交焦虑量表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自尊(t=-1.938)、自我评价(t=-2.023)、自我接纳(t=-2.541)与积极应对(t=-2.450)维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交焦虑(t=2.220)水平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在自我评价及消极应对维度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新生的适应水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建构适合大学生的体验式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由于面临太多的外界刺激和压力,易产生倦怠情绪。采用情感倦怠调查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选取320名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不同维度上其情感倦怠具有差异性,情感倦怠和自我和谐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高校应通过缓解大学生的情感倦怠,促进其个体的自我和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自我接纳对抑郁的影响路径。采用爱荷华—荷兰比较倾向量表(INCOM)、自我接纳问卷(SAQ)、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3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观念社会比较倾向负向预测抑郁(β=-0.176,P<0.01);能力社会比较倾向负向预测自我接纳(β=-0.223,P<0.001),自我接纳负向预测抑郁(β=-0.504,P<0.001)。因此,大学生观念和能力社会比较倾向对抑郁的作用相反,前者缓解抑郁,后者通过降低自我接纳而间接加重抑郁。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估了302名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高中生心理韧性与数学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平均得分为3.41;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总体得分与其数学焦虑呈显著性负相关(r=-0.20,P<0.01);高中生心理韧性中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个因子对其数学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次调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重庆大学生采取简单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09份。调查结果:(1)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平均水平为高支持状态,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孤独感水平也较高。(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孤独感两两相关。其中,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76,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433,p<.001),心理弹性与孤独感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593,p<.001)。(3)心理弹性作为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高职留守经历学生依恋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自尊在依恋和心理资本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自尊问卷(SES)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624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学生在心理资本、依恋的各因子和自尊上都与非留守经历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经历学生的依恋各因子、自尊与心理资本都存在显著性相关;留守经历学生的自尊和依恋的亲近因子、依赖因子对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共同解释了其32.5%的变异;留守经历学生的自尊在依恋和心理资本中具有部分和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可以调节依恋水平对其心理资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