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60周年,六十年,一代又一代附二人,传承了许多优良的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医院在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医疗实践和管理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重点探讨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有机结合点,使医院文化在医院建设中显现出了强大的再生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年青一代中存在的严重的价值失落与道德滑坡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断层有一定关系。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注入道德正能量?笔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孔子德育思想,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他们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有着独特的竞争策略,耕耘在细分市场。他们经常出现在媒体视野中的,是它们作为“隐形冠军”的骄傲与自豪,但今天,我们向您展示的,却是这些隐形冠军成长的“隐忧”。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样一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财务管理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财务管理如何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避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回族商业思想的深刻影响,重点阐述回族重视商业活动,推崇商人,谨守商业道德规范的商业文化,突出强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回族穆斯林进行商业活动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精神支柱,青少年的政治、价值、道德取向转向了来自于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来的,未来社会的神话,这些“网络神话”-网络文化令我们青少年一代心荡神怡。面对这些神话,我们发现,应该放下鼠标认真想一想:网络从哪里来,什么是网络文化,它对我们青少年一代带来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7.
崔琴  邢鑫 《企业家天地》2009,(12):216-216
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其传统文化基础差异显著。本文从文化、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冲突与变迁以及经济法制度的法律文化土壤的思路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法形成与发展的特定背景与现实,阐释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权利与权力均衡为主旨、以平衡协调为内核的内涵以及经济法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商专百年来的办学理念是以闽商“开放、拓展”的精神为指导,鼓励学予敢于去闯,勇于去拼,善于与传统文化融合,与外来文化博弈,与西方文化接轨,培养勇立潮头的英彦俊才,塑造独当一面的博雅儒商,成就一代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9.
卡通一代的消费文化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集中反映了现代人的思想变化,进而影响到产品设计领域和消费市场。本文着重阐述了卡通一代消费文化的时代特色,以及卡通一代消费文化的衍生物——可爱产品的设计风格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WTO协定》主要原则的文化实质、WTO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WTO文化的冲突,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哲学思考等问题,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寻找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与WTO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完善,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并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正确的思路和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英传统税收文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税收文化与英国税收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整体上说,是时代的落差。中国传统税收文化反映了传统中国宗法社会的性质,适应着传统农业文明;而英国税收文化却顺应甚或促进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因此,要把借鉴英国税收文化要求税负公平、合理的正确主张和“中性”原则与继承发扬我国历史上重视税源涵养的传统智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历史的自豪或者屈辱,由此引起的回顾和反思,逐渐形成这个城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缺少传统文化,年味太淡,春节正在成为除“十一”以外的第二个可以用来休息、娱乐或者旅游的长假。能够与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搭上边的,只剩下一顿没有差异的年夜饭和形式上的走亲访友,有不少青年人热衷过各种“洋年”、“洋节”。试图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分析我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虽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并未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法治意识。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呈现出来的特点,另一方面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探讨了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年青一代中存在的严重的价值失落与道德滑坡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断层有一定关系。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注入道德正能量?笔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孔子德育思想,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人本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融合墨家,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在内的儒家文化为代表,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当代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我们理应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探索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探索了中国本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点与难点。强调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宗旨首先是要保证本土文化对外交流渠道的畅通,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论证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必须以文化间性主义为理论依据,抓住契机,讲究方法,巧妙传达本土文化精髓。这样才能更好地顾全共性与个性两个层面的客观实际,拥有更深更广的文化交际的可能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和顺宗祠数目繁多,保存完好,宗祠与孝文化紧密联系,反映在宗祠的建立和修缮,宗祠的楹联和宗祠的祭祖活动上。在孝悌思想的引导下,一代又一代离家闯荡的青年都要重返故土,建设家乡,把孝悌精神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当今社会传统艺术教育模式向新型艺术教育模式的转变,通过对社会艺术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行文化深描,对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进行探究,并从艺术、社会与文化等多种角度对教学进行了诠释与解读,以期对专业的发展有所.启迪与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继承其精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尚人的价值,注重和谐稳定;道德价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观整体思维,矛盾辩证分析;长励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平友善,热爱祖国。批判其糟粕:纲常名教,尊插等级;宗法观念,小农意识;好古复旧,封闭保守;人身依附,压抑个性;贬利禁欲,轻视科技;志行,缺乏民主法制。我们既反对民族文化的保守主义,又反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