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的市场是品牌争雄的市场,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品牌作为众多成功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显示出其无穷的力量,同普通产品相比更具市场冲击力,消费者已开始由过去的“商品消费”转变为“品牌消费”。这不仅是由于名牌产品具有高品质、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内涵,也由于名牌产品与普通产品在“文化势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更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资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市场是品牌争雄的市场,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品牌作为众多成功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显示出其无穷的力量。消费者已开始由过去的“商品消费”转变为“品牌消费”。这不仅是由于名牌产品具有高品质、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内涵,也由于名牌产品与普通产品在“文化势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更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资产从长线向短线、从劣势向优势产业转移,更有利于更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由此而言,谁能创造出名牌产品,谁就能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能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健全,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品牌”的概念在房地产业越来越引起各方人士的重视。创业者追逐名牌,消费者崇尚名牌,新闻媒体爆炒名牌,已成当今时尚。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走向品牌竞争概括起来,名牌产品要“五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覆盖率高、市场占有率高、信誉价值高。用以上标准来衡量,我国的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就显得还处于原始阶段。由于受地域性、个体差异性、土地资源稀缺性和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性等自身特点的影响,以及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等因素制约,截至目前,我国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几乎…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创立和发展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客观需要。品牌的核心是产品质量,企业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不会有高信誉度的品牌,也就不会有高占有率的市场。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1997年初进行的一项“中国百姓名牌意识”的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什么是名牌”时,被调查者中有90.16%的人认为“产品质量好”。正是由于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才能创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产品严格按照标准和质量要求生产的获得“中国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中国名牌产品是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对那些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授予的称号,证书有效期3年。国家免检产品是指质量长期比较稳定,多次连续国家监督抽查均合格的产品,依据《产品质量法》和有关规章,国家给予其免于政府部门实施的质量监督检…  相似文献   

6.
提起海尔、春兰、健力宝、茅台等知名品牌,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这些企业树立的名牌可以说是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效益。延伸和壮大名牌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取胜之道的最坚实资本。品牌扩展策略也称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凭借现有名牌产品形成系列名牌产品的一种名牌创新策略。由于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新品牌的促销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得到消费者承认,起到“借船出海”、“借势造势”的作用,有人便形象地称之为“搭乘名牌列车”策略。正因为如此,品牌拓展策…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已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局限于追求产品质量.消费方式由纯粹的有形物质消费方式向通过物质消费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品牌成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决定因素。品牌已不再是简单的标识或信号.而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品牌的企业是缺乏后劲的企业.品牌产品已成为高业绩、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的代名词。品牌和地域经济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地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品牌企业的支持.著名商标的多少可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比如甘肃省目前注册商标总数不足全国1%.经权威部门认定的中国著名商标196件中.甘肃同样占不了1%.2001年全国评出首批“中国名牌”52种.甘肃无一人选:2002年全国评出“中国名牌”123种,甘肃再次无一人选:2003年全国评出“中国名牌”147种.甘肃只有“兰炼飞天牌润滑油”一种产品人选.但在2005年5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冻结.甘肃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光荣“退役”:2004年甘肃再次交了白卷.这种品牌经营状况是支撑不起甘肃工业这个庞大身躯的。品牌问题,是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关系到欠发达地区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广东省名牌产品”这些脍炙人口的荣誉称号,给获得者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含金量”:权威调查机构的资料显示,名牌效应正在逐步彰显,60%以上的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意向“锁定”在名牌产品上。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市场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关非仅仅是产品的牌子。品牌是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及其驰名商标的综合体现。品牌历时愈久,知名度愈高,其价值也就愈大。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的最好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及其市场占有率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而且能使企业所在地区名扬天下。现在,消费者都知道保定有“乐凯”,石家庄有“三鹿”,青岛有“双星”,四川绵阳有“长虹”。品牌不仅是企业的象征,也是判定企业民族性的重要标志。提到东芝、松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日本;说起波音、福特、摩托罗拉,自然要提到美国。  相似文献   

10.
李峻 《企业世界》2005,(12):46-46
浙江省温州市坚持“三位一体”同时抓,全面推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具体做法:一是产品抓优质。主要是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特殊扶持.促使其成长为名牌产品。二是企业抓联合。就是鼓励同类型企业进行资本、技术、人才优化组合,鼓励上规模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病症之一:产品销售对象扩大化.品牌成长过程中,企业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和销售数量,不是针对目标市场销售产品,而是将销售对象扩大到全部消费群体,向所有消费者推销起产品.本来其产品适用于某一消费群体,或是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特定需求,但当本不需要其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产品后,就会失去对该品牌的信任,并影响到其目标消费者,反而使其品牌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小,最终导致衰败.如许多保健品品牌市场寿命特别短,像三株、盖中盖等,都在其市场销量达到高峰时,开始出现快速下滑,品牌短时间内在市场上消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盲目扩大了品牌的销售范围,从而导致了品牌的夭折.  相似文献   

12.
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名牌产品的多少,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科技、管理、经营水平的综合反映,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兴旺。名牌产品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但是,名牌产品的成长与发展取决于广大用户和消费者。因此,名牌产品简单通俗的说法,即:“在广大人民中有名之品牌”或“广大用户、消费者满意、喜爱和认可之品牌。”因此,发展名牌产品,要把目标放在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和喜爱上,这是中外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成功之道。失去了用户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传统名牌”绝大多数创立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有品牌。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批老品牌多半出现了“不适应症”,纷纷退出市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彩电、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品牌集中度继续增加,除一些不知名品牌退出市场外,行业排名前十位的品牌的总体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而与此同时,一些过去企业数量成千上万的食品.饮料.乳品、啤酒、白酒等行业,现在也被少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地区性名牌所统治。……这些都已说明,在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中,企业如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等待自己的结果将只有退出市场舞台,如仅有品牌却不能成为名牌,市场留给自己的也只能是残杯冷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近年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的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平均年增幅在25%以上。在企业界,一个共同的看法正悄然形成:“只有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权”。目前,各地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的品牌尤其中国名牌的数量有直接的正向关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多出现了以名牌产品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甚至已上升到区位品牌层次,典型的有“青岛家电”.“晋江运动鞋”.“郑州食品”.“佛山陶瓷”.“深圳IT”等。  相似文献   

14.
品牌及品牌经营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工业企业战备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名牌产品被众多的消费者确认为质量精、服务好的商品。在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眼中,名牌已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良性循环形成的“第三资产”。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健仁教授认为,品牌的竞争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趋势乃至主要内容。首先,名牌本身包含的智力成份、科技含量显著偏高,在单位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蕴含的价值量大,也就是说附加值高。同时由于名牌产品反映出优质、适用、美感、价格合理等特点,比较容易激发消费者意愿,所以也就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5.
正卫浴行业原本属于大众关注的行业,除了装修时会被提及外,其他时候消费者对于卫浴品牌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但随着卫浴竞争的加剧、促销力度的加大、以及大众宣传的推进,有关卫浴的资讯在消费者的眼中频繁出现,消费者对卫浴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选择越来越多,购买也越来越谨慎。现在绿色环保成为人们消费的共识,为了引导着消费者理性消费,卫浴企业可谓卯足了劲,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当前消费趋势,带动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在选购皮鞋时除考虑外观、价格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购皮鞋要考虑品牌。一般来说,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产品都是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度高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当今,名牌产品已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纵观许多现代名牌产品,其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因此,文化因素在创建名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精明的企业家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创造出一个驰名品牌,在企业形象、产品冠名和商标设计中,加大了品牌的文化含量,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条靠文化创名牌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质监系统的工作环境之中,记者接触到的质量事件数不胜数,每个月或每季度关于中小企业的质量通报几乎堆成山,时间久了也让人有些麻木了。于是便慢慢养成了“买名牌、用名牌”的习惯,尽管花费高一些,但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总觉得名牌产品的品质更足以让人信赖,即使有些商品并非物有所值,但求心安。但是,最近世界名牌飞利浦产品在山西的质量事件却给记者不小的“打击”,一家堂堂的国际知名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竟让质监部门亮出了消费的“红灯”,这确实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毕竟是事实。飞利浦收录机在山西“触礁”,这一事件暂且告一段落,但没有结束的话题是:在市场上的众多产品之间,在名牌与非名牌之间,消费者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王素珍 《企业活力》2008,(11):42-43
<正>随着竞争的加剧,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由于其易模仿性正在日益减弱,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消费的体验消费和品牌消费正显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顾客在选购商品时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心理和情感的追求,企业利用情感来赢得顾客的忠诚和满意正变成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20.
《江苏企业管理》2009,(2):F0003-F0003
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煤矿是江苏省量年轻、储量量丰富现代化矿井之一。近年来,张双楼煤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的产品、优秀的人品和优良的管理,塑造了“双楼煤、煤中精品”的品牌,生产的气煤、气肥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高等特点,保持了在市场上的持久竞争优势。连续多年产品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98%以上。“双楼煤”先后被评为徐州市名牌产品、江苏市场公认名牌产品,中国名优产品,中国质量过硬、服务放心信誉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