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于黄淮麦区来说进入4月份以后冬小麦陆续开始抽穗、扬花、授粉、灌浆,生长进入中后期。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抓好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对确保夏粮丰产至关重要。一、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小麦拔节后需水较多,尤其是挑旗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冬小麦中后期管理一般是指在小麦拔节以后到成熟前这段时期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生态区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因苗进行管理是获取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就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管理技术建议,以适应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中后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盛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确保小麦丰收至关重要。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是指一次施药达到防虫、防病、防倒伏的综合性措施。其方法是将杀虫剂、杀菌剂及微肥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兑水喷雾。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技术可通过一次施药达到治虫、治病、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小麦千粒重等多重目的,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实用技术。北京市自2012年开始,大力推广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并在当年示范推广20万亩次。2013年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病虫害,影响了小麦的产量与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基于此,主要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江苏省秋熟作物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得到消息:我省水稻中后期发生的病虫害是“三病三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但不平衡性大。我省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枯黄萎病、铃病、棉盲蝽、烟粉虱、棉铃虫等,预计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小麦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现象有加重的趋势.在绿色种植理念的影响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小麦生产技术的管理.本文对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小麦栽培水平,减少病虫害威胁.  相似文献   

7.
小麦生产在我国粮食供应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冬小麦种植密度的增加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率有所提高,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优质、高产。基于此,探析了冬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冬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旨在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收获,不断的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就需要关注小麦的田间管理还有病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生病虫害现象就会影响到小麦的成长,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因此,以下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促使小麦生长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近期河南、安徽等地的小麦赤霉病、白穗病蔓延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多省小麦发生病虫害的原因,专家分析说,主要是由于小麦生长后期在多地都出现了低温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小麦生长受到了积温不够、阳光不足的不利影响,因此导致病虫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2011年耕作方式与作物布局、品种抗性等因子,并结合长期天气预报与近年来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程度比2010年重。其中,水稻纹枯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粗缩病、烟粉虱、夜蛾类害虫等偏重以上发生;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  相似文献   

11.
鹿邑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烟叶等.在鹿邑县内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可以说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农作物,它不仅可以供给人们食用,还可以制作成很有美味的、有特色的小吃,一些爱喝酒的人,还可以把它们酿成酒,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变的很大,所以,就导致了对小麦的高产,要想让小麦高产,就应该重视它的种植技术,以及防止病虫的祸害而使产量减少。所以,这篇文章我主要对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现在距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各地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措施比较得力,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但是,由于财政部门还没有下拨病虫害统防统治资金,目前主要靠农民自己防治为主,一旦发生大面积病虫害,势必影响今年夏粮产量。"农业部种植业司一位刚从河南督导回京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4.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研究先进的小麦种植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小麦产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一种我国南北方均在种植的农作物,也是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之一,最大限度的保证小麦的产量、品质是我国科学家和农作物种植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小麦种植过程中,在遵循其客观生长发育规律的同时,种植技术水平的改善和生长期间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会大大提升小麦的产量、品质,使种植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需求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前几年,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小麦进口国,每年平均进口1100万吨小麦。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生产总量超过消费总量,小麦进口量逐渐下降,同时开始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品种,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自1997年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来,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小麦种植技术应用趋势,分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介绍合理选种、合理耕作及合理播种等小麦种植技术,从药物处理小麦种子、返青期和抽穗期的病害防治3个方面探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场经济管理》2011,(8):38-38
195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学院~1959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免疫学、病害流行学、病害防治与农药,至今,完成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攻关课题和农业部重点课题小麦体细胞抗根腐病离体诱变研究,黑龙江省重点课题农作物种衣剂和农作物种衣剂新剂型研究,农垦总局小麦赤霉病、叶枯病、大豆灰斑病等课题40余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冬麦区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每年均遇到诸如春旱、春渍(涝)、干热风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 ,对小麦发育甚至产量影响较大 ,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御。近年来 ,采用新型的农业化控栽培技术可防御这些灾害。但春季化控时 ,须依据中后期的气象灾害背景而进行。一、在小麦群体过密、过旺 ,春季多雨水年份 ,为防止小麦倒伏可采取的化控技术是 :1 在小麦起身期 ,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斤 ,可使麦株矮化 ,增强抗倒伏能力 ,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2 对长势旺的麦田 ,在拔节期每亩喷0 15 % -0 3…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5年长期气象预报和冬前青海省各地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近年农作物病虫发生实际情况、作物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200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中度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麦蚜、油菜茎象甲、黄条跳甲、小菜蛾等病虫在我省小麦、油菜产区中度偏重发生;冬小麦黄矮病、小麦吸浆虫、油菜露尾甲、地下害虫等病虫在局部地区中度或中度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各类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133.33万公顷,现将青海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