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年的热爱     
崔运花,1990年1月毕业留校以来,一直工作在纺织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一线,一干就是22年。她说,"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现在有学生告诉我说以后想做一个像我这样的老师,我听了觉得特别自豪特别欣慰。"也正是她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默默付出、辛勤耕耘,在她的身后结满丰硕的果实。其中,2011年"纺织之光"教师奖成为纺织行业对崔运花的最大肯定。22年前,刚刚任教的崔运花并没有马上奔赴课堂,而是进入工厂工作了一年。她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
在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有一位老师让学生既"怕"又爱,怕是因为她的严格是出了名的,然而选她课的学生总是最多.她就是服装专业带头人、学院博士生导师梁惠娥教授.对于获得2015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梁惠娥谦虚地说:"获得这个荣誉我感觉很光荣,其实学院优秀的老师还很多,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3.
"我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但是我可以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每个人、每件事、每道风景。"提起叶彦奇,认识她的人对她的印象是,"她是一个忙碌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充实的人。虽然进入大学的时间不长,但叶彦奇在各方面的表现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赞赏。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叶彦奇便以优异的成绩从普通班一跃成为"实验班"的一员。她还获得2011年度"纺织之光"学生奖。叶彦奇说:"我始终在激励自己向高素质纺织人才靠拢,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九月份的上海雨非常多,两年前,叶彦奇正是伴着时  相似文献   

4.
顾天尕 《现代班组》2008,(12):38-39
张云龙(北京某学校老师):说"插曲",我倒想起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件事已经在我心里憋了很长时间,我一直没对任何人提起过……当老师的第5个年头上,工作的激情已经逐渐退去,老师也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而冯静的出现给我这平凡、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新鲜的色彩。她是我的一个学生,我从高一就教他们班,可由于她各方面表现平平,对她也没什么特殊的印象。只知道班里有这么个人,长得挺漂亮,学生私下里还叫她"校花"。  相似文献   

5.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2,(8):138-139
获奖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分层次培养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完成单位:东华大学完成人:邱夷平、郭建生、崔运花、王璐、章倩"2008年,中国只有大众化教育,但中国不能没有精英教育,一刀切的大众化教育是很愚蠢的,万人一面的人才,将面临很大的问题。"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邱夷平教授说出的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承担起为纺织行业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精英的荣誉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郭建生教授介绍,2008年,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一半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其余的全部保送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路还长,不确定因素也很多,我认定的方向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何源在老师同学眼里一直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2008年入学以来,获得过西安工程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拿过综合测评一等奖学金、溢达-XERC一等奖学金等,但他对获得纺织之光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学生奖则更为看重,"我学的是纺织,能获得这个行业里的学生最高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源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她,还是一个未踏出校园的莘莘学子,却因与纺织结下的不解之缘让她尝尽酸甜。郑慧,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纺织工程专业08级针织与服装工程方向的学生。作为2011年"纺织之光"学生奖的获得者,郑慧在采访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纺织之光’奖学金是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能够获得这项荣誉是对我学习和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上大学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考试拿几个高分,而是自己对人生态度的转变。我不把自己当小孩子,不靠父母,我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2009年夏天,带着并不理想的高考成绩和没有预料到的录取结果,王云进入了苏州大学,开始了大学之旅。从不了解纺织到热爱纺织,从家里的独生女到自食其力的大学生,王云自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步跨越。从大二开始她就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由于出色的学习成绩多次获得包括"纺织之光"在内的奖学金,她和她的团队在第七届"挑  相似文献   

9.
刘兰英说,将兴趣当做一种爱好延续下去,将爱好作为一种职业传承下去,这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说起刺绣,刘兰英有点激动,迫切地向《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说:"从小我就喜欢绣花,连上学都想着绣花。"刘兰英是河北易县人,今年48岁。从她16岁进入家乡绣花厂的那一天开始,就再也没有离开刺绣,一绣就是30多年。沿着刺绣的轨迹上世纪80年代的绣花厂是生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左保齐老师就拿到了从教30年的证书,作为一名老教师,他如今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的学生评价说,左老师讲课谈吐优雅,认真负责,上他课是一种享受。当左保齐坐在对面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却显得异常低调。苏州电视台曾经多次试图采访,他都推荐别人出面。“我一直很低调,很难面对媒体。”左保齐更愿意把时间留给教学和科研,他就是这样在高校教学、科研领域默默无闻地“低调”了30余年。作为2013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他谦逊地说:“我的工作主要是带学生,搞科研,能持续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学生的成长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2012,(4):27-28
今年的纺织行业承受了格外多的压力,业内人士对今年的走势给出了极为一致的预测。很多纺织企业人心慌慌,如何度过这一危机,如何走好"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加快向纺织强国迈进的步伐?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风向标的两会如期召开,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为大家解读这次上会他最关注的问题。王天凯说,"棉花问题和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涉及企业生存环境的普遍问题,也是痼疾,是我此次上会最为关注、要特别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侃是北京红都服装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旗袍技师,她在红都集团工作了34年,把自己的半生都奉献给了纺织服装行业,从生产线的女活儿零工到京式旗袍高级技师,她见证了红都的30年,也在这30年中见证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从无到有和风云变幻。李侃说:"红都专业致力于量体裁衣,制作中山装、旗袍等中国传统服饰。30年前,  相似文献   

13.
一位2009年入学的大学生,人学不久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就获得冠军组的最佳辩手,2010年又获得"湖北省政府奖学金"、服装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奖学金、纺织之光奖学金……这样的奖项还有很多,多得让周围的同学艳羡.而她自己则说:"其实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着艰辛的付出,我不喜欢让别人羡慕,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进步."她,就是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09级1班的班长袁玥.  相似文献   

14.
在李海莉检查陈列的时候,店里走进来两位客人.她迎上去微笑着说:"王先生、王太太,我们又有新品上架了,您要不要看看?"说着就向两位顾客介绍起来.店内导购说:"这是我们店长的独门功夫,进过我们店的消费者,她能记住80%."对于这个"功夫"了得的店长,《纺织服装周刊》记者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还有哪些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5.
《纺织服装周刊》:您来北服这么多年了,这一路走来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惠桂芝:我是2002年来北服的。之前,我对北服可以说毫无概念。最开始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感觉绿化搞得还不错,规划得还比较整齐,往后接触了北服的老师和学生后,我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学校了。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就是你平安回家的脚步。"这是我常对丈夫海勇说的一句话。我是一名教师,每次对学生讲起安全知识,都会想起正在上班的海勇。石油石化是易燃易爆的高危行业,他每次去上班我都会牵肠挂肚。每次出门前,我都会给他说前面那句话。女儿希希每次从新闻里看见石油石化企业发生事故,就会问:"这是不是爸爸那里啊?"我每次都要耐心地给她讲:"不是的。"小家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说杨普,这个"80后"纺织女工,她有着和自己年龄并不太相符的"身份"。虽说刚满30岁,但在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她却是已经有着12年纺织女工生涯的"老资格"了。在2012年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中,杨普不仅年龄最小,也是全国纺织  相似文献   

18.
杨姗,来自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纺织工程083班,作为获得2011年纺织之光学生奖的代表,她还在2008至2009学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2009至2010学年获得了"维珍妮奖学金",并于2010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河南省二等奖"。这些成绩源于杨姗的勤奋和努力,也源于高考结束后的那个选择。杨姗告诉记者,因为受了从中原工学院毕业的叔叔影响,她选择了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作为她的高考第一志愿。四年后的今天,她面对记者的采访说,"我不但没有丝毫后悔,反而更加坚定了投身纺织行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正莫师傅是"老牌"农电工。说她"老牌",因为她在农电工的岗位上摸爬滚打一干就是10多年,其实她的年龄也只有40多岁,只不过凭着一颗对农电事业执着滚烫的心,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南网人的使命,把点滴小事融入到抄表生涯,用敬业的品质架起了电力企业与群众的桥梁。知足常乐就是幸福2002年,通过社会招聘农电抄表员,莫月倦应征,进入了这个队伍。她说:"我很珍惜这个工作,我  相似文献   

20.
赵兴权 《现代班组》2008,(11):35-35
"唉,真是人心隔肚皮呀,处了3年的女友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是傅凯在小饭店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我刚想问昨回事儿时,他端起我的酒杯喝了一口,"昨天,吃饭时还有说有笑的她把嘴一擦,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跟我说‘我妈说了,你要是不买房,她就不同意俺俩结婚’,听了这话,把我一下就造蒙了"。傅凯又喝了一口,接着就是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