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京菁 《金融论坛》2003,8(11):21-27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的成立和运行已经有四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其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还不多。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评价AMC运行成效的标准以及决定运行成效的基本因素,分析了我国AMC运作体制的优点和不足,总结提出了六点结论或政策建议,即:简化监管安排,理顺监管体制;在当前的政策性运作体制中嵌进更多的商业化因素,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允许AMC开展不良资产的商业性收购、管理和处置业务;健全和完善AMC的处置权利;建立对AMC最终处置损失的清偿准备机制;尽快明确AMC完成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历史使命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专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一举措借鉴了美国RTC的经验,但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清洁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和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特殊环境,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因而不良资产处置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即AMC设立和不良资产处置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色彩,AMC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但不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在运作过程中缺乏来自市场的外生动力和压力,这一切使得在AMC内部治理结构中建立一个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以报酬方案和监控机制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实现AMC最大限度地回收不良资产防范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累积的大量不良资产,我国在1999年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从成立之初四家AMC就饱受学术届的诸多置疑;曾因处置进度慢、成本高、回收率低而遭到新闻媒体的“口诛笔伐”;因宣布不再有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剥离,业务面临萎缩,“十年存续大限”;到引起高管层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关注,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调研上报,国务院批复全部债权资产将在2006年年底以前处置完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次面临继续发展还是退出市场的考验……时至今日,四家AMC走过了七年的风雨历程。虽然AMC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但作为我国借鉴国外经验,首次尝试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生力量,AMC发挥了其应有的职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明显的成效勿庸置疑,笔者不再累述。本文探讨AMC探索商业化转型过程中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经过五年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制定了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明确了2006年底前完成政策性债权资产处置任务的最后期限,采用打包批发处置方式已成为四家AMC剩余不良资产的共同选项。根据近年来在债权打包批发处置方面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好不良资产打包批发处置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探讨了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作者在分析房地产不良资产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良资产处置的目标、原则和运作模式,认为专业公司的运作机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市场分包模式是处理不良资产的首选模式;对不良资产的评估问题,提出了不良资产接受价格和处置价格的概念,研究了两种价格体系的评估思路和可供选择的评估方法;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在分析重组、拍卖、资产证券化等处置方式的同时,重点探讨了这些方法的使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探讨了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法律保障、处置时机和激励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处置不良资产的各种手段中,重组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常用的一种。除政策性债转股外,AMC还通过修改债务合同、转让债权、转让债务、以物抵债、以股抵债、债权置换、以债权物权或股权出资等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从AMC运作六年来的实践看,不良资产重组可以提高资产回收率;有利于AMC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实现社会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合理配置资源;也有利于AMC协调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关系,避免因AMC单一“讨债”激化矛盾。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严重制约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下设立的,成立之初便肩负着化解金融风险、支持企业改革和资产处置回收资金最大化三大重任。AMC成立以来,在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刚刚起步,不良资产处置尚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如何有效应对不仅事关资产处置工作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与国际上的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相比,我国的AMC在体制、法制、运营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是剩余未处置的不良资产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提高AMC公司的运营效率,避免不良资产价值的进一步贬损,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呢?笔者借助审计工作的实践,从AMC公司的目标定位、监管环境、立法保障、组织结构、收购模式与处置方法五个视角,比较了国际上一些国家解决同类问题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静 《金融纵横》2009,(10):54-57
本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十年来,在不良资产领域的处置效率进行了研究,对AMC处置回收政策性不良资产业绩及完成财政部核定的不良资产处置目标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郭志辉 《新疆金融》2005,(12):33-36
为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企改革,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在国务院的安排下,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进行的大规模处置已进入第六个年头。近年来,AMC在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在提高处置回收率、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动法制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5年三季度末,AMC累计处置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阶段处置进度为54.96%,资产回收率25.62%,现金回收率21.04%。面对AMC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社会各界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AMC经过五年多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建立了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随着“两率”承包方案的实施和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最后期限的明确,AMC面临着未来转型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AMC改革与发展前景及转型模式的分析与选择,对AMC改革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AMC转型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江虹 《金融纵横》2003,(11):49-50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三年以来f信达公司成立四年),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在降低,利润在增加,负担在减轻,有的取得明显成效已上报上市的方案,本文通过对资产管理公司三年来的处置不良资产运作,就四个方面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从组建、摸索到大规模开展业务运作时间跨度已经四年了,可以说,这期间,AMC在重重困难、重重负荷中闯出了一条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全新路子,人民银行用了“成效显”来评价各AMC的处置业绩。但内在功能障碍和外在环境约束所积淀下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14.
葛鸿 《黑龙江金融》2013,(10):78-78
<正>1999年,为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对口接收建行、工行、中行、农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截至2005年四家AMC共承接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2.5万亿的不良资产。到2006年底,四家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四家AMC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营状况分析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 《海南金融》2004,(1):9-11
我国AMC运营中,面临着不良资产规模大、资产贬值严重、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不配套、资本市场不成熟等诸多困难。尽管如此,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仍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面临激烈竞争,国有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还会有相当数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置。因此,需要加大对AMC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AMC的运营机制,积极探索AMC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深入分析了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中存在的四大问题:目标多元化、监管体制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和资产收购与处置不规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对策和建议:明确资产管理公司定位,简化运营目标;理顺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体制,规范和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产权结构改革.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收购理念,创新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廖飞 《时代金融》2012,(6):38+52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运营,在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政策性任务的基本完成,进行商业化转型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因此本文依托金融改革理论,分析和思考AMC应该如何选择的适合自身情况及发展环境的改革模式,为转型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6年底,我国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以下简称AMC)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随着AMC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的全面完成,AMC未来的业务发展主线已明确将向金融服务领域实施商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廖飞 《云南金融》2012,(2X):38-38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运营,在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政策性任务的基本完成,进行商业化转型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因此本文依托金融改革理论,分析和思考AMC应该如何选择的适合自身情况及发展环境的改革模式,为转型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的重大决策,并相继成立了四大AMC.以专门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这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AMC运行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