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制造业企业间人均工资的趋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估计中国制造业企业间人均工资的收敛速度,发现近年来企业间工资存在绝对收敛,且趋同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在不同行业、地区和所有制下都成立;企业规模、所有制、垄断程度等企业和行业特征对企业间工资趋同速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四类不同所有制结构类型纳入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溢出影响的分析框架,考察异质所有制结构的FDI技术效率溢出程度。利用2005~2010年3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差分广义矩法(GMM)按照企业所有制结构分类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类企业自身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外资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按销售产值加权的溢出效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且私营企业的表现最为突出。但是,按从业人员加权的技术溢出结果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正面积极影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负面消极影响,且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政策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工业互联网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通过提高企业外部沟通效率和内部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协同创新,表现为“示范项目”政策显著增加入选企业的联合专利申请量;工业互联网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行业技术水平、企业所有制类型和协同创新主体等因素的影响;“策略性专利行为”导致“示范项目”政策下联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激增,但其被引用的次数减少,降低了企业协同创新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实际上,民营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其最主要的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在就业方面。以下,我们就来考察和比较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对于就业的贡献。根据2001年的全国普查资料中的工业企业数据来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产率理论中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按注册登记的7种所有制工业企业2005~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微小,且国有企业效率稍高于其他企业,所有制并未构成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拆分发现,生产率变动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变化指数的剧烈波动。国有企业效率的稳步增长与私营企业效率的波动印证了企业生产率的增长与外部融资支持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最优的产业生产效率是社会生产活动得以维系或持续的基础。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在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生产效率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产业生产效率好,经济增长质量就高;反之,经济增长质量就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其值的变化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是围绕均值在波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中国第一、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联动效应,而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的联动效应。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且增长速度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其提高的速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烨  周绍东 《财贸经济》2011,(1):116-121
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复杂影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企业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提高能源效率的力度和路径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了贯序性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并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两类技术创新策略与能源效率的相关系数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1)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原始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微弱的正向关系;(2)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二次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3)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回报效应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活动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使用1998-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基于企业的不同所有制特征,研究跨国公司OFDI的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OFDI数量对本土企业出口具有积极作用,而跨国公司OFDI广度对出口具有消极作用,投资国越多、越分散,会替代企业出口;国内市场上,跨国公司OFDI的市场效应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异,OFDI数量增加会减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国内销售,增加私营企业的国内销售,OFDI广度增加会增加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国内销售,对集体企业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政府效率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基础上,结合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构建评价政府效率的多维度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方法量化中国省际政府的政府效率,实证检验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效率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政府效率竞争在初期通过"治理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府效率的改善又会通过"市场配置效应"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区别企业所有制属性、技术水平和所在地区后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应继续致力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政府效率,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政府研发补贴是克服研发市场失灵,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鲜有关于考察政府研发补贴、融资约束以及所有权性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复杂关系研究。基于2001-2018年间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政府研发补贴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受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企业在接受政府研发补贴后,其融资约束的程度都会被减缓;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更强。最后,对任何所有权性质的企业而言,政府研发补贴都会挤出企业的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全面对外资开放,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发生剧烈变革,流通领域经济成分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强。在此市场背景下,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国有流通企业、民营流通企业和外资流通企业多方参与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其中,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对多种所有制竞争主体进行规制机制设计以及实施规制,并通过内嵌于国有流通企业目标函数中的规制参数来实现。研究发现多种流通所有制的竞争框架内,最优的政府规制机制应结合不同所有制流通企业的效率比较、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损失以及社会整体福利等进行具体设计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对流通市场秩序的塑造、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实现以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自由、私有财产权和道德法律基础是相互依赖、彼此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以一定的道德为基础的经济自由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是以内部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企业得以产生及其演进的根源所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家把原来属于市场的功能内部化了,但是这种内部化是服从于企业的生产功能的,在与政府权利边界的博弈过程中,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包括经济自由),总是尽可能地扩张自己的经济疆域,削蚀、稀释政府的经济规制强度及其领域。企业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经济扩张,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凌驾于政府的经济规制之上,企业享有的经济自由总是相对的,企业在享有经济自由的同时,仍然受制于"看得见的手"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才能扩展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目前,江苏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体制僵化,企业在缺乏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及缺乏资金实力的情况下.难以真正"走出去",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海外市场.江苏省应优先推动民营、私营企业"走出去",优先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优先推动大中型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技术开发机构,鼓励大中型企业投资、收购海外高科技中小企业,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江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控制着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资本市场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又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从融资体制、产权改革、企业治理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同时国有企业融资体制、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改善又反过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二者是互动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深化国企改革,而且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优势互补和双赢。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却出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均存在顾虑,国有企业管理的行政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的不平,资本市场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制约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步伐,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对混合所有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生产-流通-消费框架下,在供零双边垄断这一纵向关系中考虑了所有权配置效应问题。发现所有权配置会对市场绩效或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均衡分析表明,无论所处哪一个环节,国有企业的存在具有内部化垄断外部性、减轻或消除双重加价、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的作用。这一模型可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流通领域保留部分国有企业,采用渐进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解释。当市场处于严重的不完全竞争,或生产-流通环节的某一端处于垄断状态时,适当地保留国有企业或对有关企业进行严格监管,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益的提升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文章从纵向生产和流通关系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流通经济学家们曾经提出的“国有商业具有稳定市场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家省级地方国有水电流域开发企业为例,研究探索我国国有企业从政府部门附属物到市场主体的道路和方式选择。其核心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构建和实现方式;重点是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实现层面问题,也就是要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有扩大再生产决策权,并且充分拥有企业简单生产经营管理权。这既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也是整个国有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价格管制以及租金分配的理论,对民营企业融资中遭遇的规模歧视与所有权歧视问题所作的分析表明:利率管制的租金创造与银行产权国有的制度安排,使代理人的外部与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是规模歧视与所有权歧视生发的内生经济逻辑。只有建立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坚持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才能减少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消除民营企业融资中的规模歧视与所有权歧视,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