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民众乳制品消费量不断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将翻一番,每年的牛奶消费总量将超过700亿升。但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供应能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距离国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数据显示,乳制品产量从2009年的3205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3548万吨,年均增速仅为52%。这并非是消费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表现,更多的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严重受挫,转而投入进口乳制品的怀抱。  相似文献   

2.
公司简介山东凤祥集团创建于1991年10月,主要从事种禽繁育、肉鸡饲养、饲料加工、肉鸡屠宰分割、禽肉熟制品、调味品、乳制品等生产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国肉类食品50强企业。公司下辖30多个生产经营实体,总资产60多亿元。已形成年产分割鸡20万吨、饲料60万吨、熟制品5万吨、乳制品10万吨、调味品和生物制品4万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西安市计委获悉,投资1.8亿多元的西安市重点项目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复,将在西安市临潼开发区动工,该项目将新增乳制品加工能力16.2万吨,以确保西安市民喝上优质奶、放心奶。西安市银桥股份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百利包纯牛奶2万吨、利乐包纯牛奶1万吨、学生奶1.2万吨、袋装巴氏杀菌奶3万吨、八联杯酸奶4万吨、乳酸菌饮料4万吨和配方奶粉1万吨。这一项目的建设将对西安市奶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西安抽巨资建乳制品深加工项目@苗圃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啤酒市场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白酒消费量有349万吨,黄酒也达到180万吨,而葡萄酒消费量仅有50万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啤酒市场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白酒消费量有349万吨.黄酒也达到180万吨.而葡萄酒消费量仅有50万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京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全市口有810.9万人,随着南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南京生活用纸也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消费总量不断攀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质量也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4.05万吨到2011年的6.10万吨,这短短5年增长率达到了50.61%,年增长率达10.12%,年人均消费量从5千克升到7.4千克,年增长率达9.6%.  相似文献   

7.
徐长林 《中国海关》2013,(1):58-59,17
破解长期存在的"猪周期",需要充分发挥调控智慧,逐步稳定市场供应。猪肉消费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据重要份额,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从1996年的25.8公斤增加到2011年的33.2公斤。随着国内猪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猪肉价格大起大落,进、出口逐渐呈现"此消彼长"态势。出口量从2004年29.1万吨的高位震荡回落至2011年的8.1万吨,进口量则从2006年2.3万吨的低位上升至2011年的46.8万吨。  相似文献   

8.
中国     
消费 近日,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5大基本商品中,除石油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另外,在电视机、电冰箱和手机消费方面,中国也是遥遥领先。报告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实体。 去年,中国肉类的消费量为6400万吨,远远高于美国的3800万吨。中美钢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导刊》2007,(6):31-32
内蒙古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总资产80多亿元,职工2.8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400万吨。  相似文献   

10.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28):14-19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对乳制品消费观念的转变,食用乳制品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10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以年均14.6%的速度增长,10年内增长了数倍以上,人均达到25公斤.但是这个消费水平与世界人均消费100公斤的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这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乳制品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铜产品的消费大国,进口和出口都维持在较高规模.2006年1-11月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口185.5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21%,金额110.2亿美元,增长28.9%;出口75.6万吨,增长44.5%,金额48.1亿美元,增长115.3%.2007年1-9月,中国共出口铜46.4万吨,共计3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市场周刊》2006,(5):39-39
一季度我国石油产品市场需求增势平稳,原油大约消费了77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主要成品油中,汽油消费1306万吨。增长36%、煤油消费278万吨。增长54%、柴油消费2812万吨。增长4.4%、燃料油消费1284万吨,下降22%。随着天气转暖。二季度后.各地农业、基建等各项经济工作的全面展开,以及“五一”节日旅游的增加,都将带动市场需求趋旺,石油产品消费需求平均增长将提高到5%左右。其中,汽油消费将增长到6%左右、煤油增长在8%左右、柴油增长在4%以上、燃料油消费因电力供应形势得到较大程度改观。同比仍可能维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企业危机和行业危机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不同乳制品质量安全危机场景下的消费决策模型,对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危机情境下的消费决策受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共同影响,职业是否与食品有关、对政府和专家的信任以及政府应急管理措施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变量;行业危机情境下,消费习惯、消费理念、风险偏好以及消费者对乳制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感知等因素是影响风险食品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既是乳制品的生产大国,同样也是消费大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乳制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所谓乳制品,也称为奶油制品,即以牛羊奶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各种食品。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乳制口进出口总额为64.7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64亿美元,占比高达98.8%。2005-2014年,乳制品年均出口增速为4.36%,而进口增速达到了25.74%。中国乳制品贸易进口单向型发展的特点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长期以往,乳制品贸易逆差的恶性增长将严重冲击中国奶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乳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乳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升级途径。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9):63-63
2004年我国生产乳制品达142.44万吨,黑龙江以39.28万吨排名第一,陕西以13.79排名第二,内蒙古以13.78万吨排名第三,第四至第十名如下:北京、山东、四川、山西、浙江、湖南、广东。全国生产液态奶80674万吨,  相似文献   

16.
乳制品企业都在试图通过差异化寻找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交锋。然而目前国内乳品的消费现状主要集中在固态的奶粉和液态的纯牛奶上,除此之外最多还能接受一些酸奶、花色奶等鲜奶品种,像国外大量消费的干酪、奶油等乳制品在中国缺失市场。因此如何开发新品成为众多乳制品企业下一步持续性发展的难题。本文我们邀请  相似文献   

17.
1.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供求关系极不稳定改革以来,在粮食生产呈波动性增长的同时,中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1978-1994年,粮食需求总量由30462万吨,增加到4485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8%。从需求结构看,口粮用量需求增长较慢,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增长迅速。1978年前,口粮消费占全国粮食消费的75%以上,此后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约占总需求的60%。从绝对量上看,1994年口粮用粮达到28767万吨,比1978年  相似文献   

18.
拓宽乳业消费市场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乳制品消费有了长足的增长,但市场快速扩张的难度逐渐增大.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乳制品消费的一些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由于消费者的观念和知识对乳制品消费影响甚大,建议企业在培养市场和教育消费者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工作.重视媒体的作用,注重开拓农村和小城镇市场,重视培养小消费者,是市场拓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97/98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18.69亿吨,比上年度下降0.4%。其中小麦产量为6.0亿吨,增长1000万吨;粗粮产量为8.88亿吨,减产1800万吨;大米产量为3.81亿吨,与上年度持平。 全球粮食消费需求总量预计为18.67亿吨,比上年增加2000万吨,增长1.1%。其中,对小麦的消费需求为5.91亿吨,增加1100万吨,增长1.9%;粗粮的消费需求为8.93亿吨,增加600万吨,增长0.7%;大米为3.83亿吨,增加200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市场:冲击将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之 《中国市场》2003,(2):57-57
<正> 农产品市场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日各性物资,因此各国在这一市场都是寸土必争。农产品市场上的任何巨大波动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最近几年,粮食消费总量变化不大,主要是城乡居民口粮消费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强度有所下降,口粮消费增长的幅度趋缓;粮食加工转化量有限,粮食需求增长主要用于新增人口。据有关部门预测,全年粮食总需求量在48000万吨左右。按照2002年粮食产量46000万吨计,粮食产需缺口2000万吨。从总量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