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1年,西安12315申诉举报网络共受理消费者咨询66300人次、申诉5060件、举报1560件,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6033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05个,其中立案查处1399件,办结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86余万元.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投诉仍旧很高,申诉举报热点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手机质量、旅游景区商品价格、绿色做假等12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包头市技术监督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消费者和名优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履行职责。依法加强流通领域商品的监督市场商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是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代表政府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施的监督检查。为此,我们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根据市场商品质量状况和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商品,制订“市场商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使全市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有序、协调、统一开展。为保证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公证性、…  相似文献   

3.
质监天地     
本刊讯“3·15”前后,重庆市开县质监局围绕“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打假活动。一是该局3月15日联合县工商、卫生、药监、电信等部门和本县名优企业,在县城举办了大型宣传活动,散发质量法律法规、常用商品真假辨识知识等宣传资料1.2万份,接待群众质量咨询投诉140余人次,对消费者关注的有关日化、食用油、电线、棉絮、妇幼保健品等近20种商品进行了优劣对比展示;二是与县有线电视台联合组织了电视宣传周活动,宣传“3·15”活动主题、县城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和商品优劣简易辨别方法等;三是根据消费者关…  相似文献   

4.
市质监局帮助企业打假保护名优品牌端掉假冒窝点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率上海糖果行业的名优企业赴福建 ,与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当地公安部门联手行动 ,在福建云宵地区一举端掉 7个制造、窝藏假冒“大白兔”、“喔喔佳佳”奶糖的黑窝点 ,一批制假设备被查封。近年来 ,上海糖果行业 ,特别是“喔喔佳佳”、“大白兔”等四家名优企业产品受到假冒糖果的严重冲击 ,其产品的销售量每年以 30 %~ 4 0 %的速度滑坡 ,企业苦不堪言。据了解 ,仅上海喔喔集团公司每年因假“喔喔”、假“佳佳”奶糖使公司损失上亿元。新春时节 ,是糖果生产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最近,湖北随州市打假办组织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成立执法专班,联合开展棉花及纤维制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6月12日,执法专班20余人,对随州市解放路、烈山大道经营的服装商品质量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经销门店90家,现场封存、没收假冒鳄鱼、金利来、梦特娇等14个名优品牌服装270件,标值3万余元,查出涉嫌假冒名优服装货值10.6万元。6月13日,执法专班还对随州市较大的医院、宾馆等服务业使用的棉絮质量进行了检查,查获掺杂假棉絮1000床,货值3.8万元。此次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是:一是市场上假冒名牌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标…  相似文献   

6.
去年10月30日至11月8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消费协会主办了“湖南省首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保护名优特新产品展览会”,共展出实物样品6000余件,图片资料5000多幅,查假打假典型案例800个。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短秤缺量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技术监督局决定在全国十五个城市开展市场商品质量、计量监督检查和“打假”活动。一、确定的十五个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大连、哈尔滨、南京、武汉、西安、吉林、烟台、保定、哈密、温州。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3年“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统一部署,从3月3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百城万店维权反欺诈”执法检查活动。根据要求,本次活动重点放在餐饮、美容美发、旅游、修理四个行业。发现涉嫌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应及时送交法定检测机构;对欺诈、误导消费者,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对有可能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商品要及时查封;对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的案件,要追根溯源,并及时警示消费者。“百城万店”锁定维权反欺诈 重点检查餐饮、美容美发、旅游、修理四个行业  相似文献   

9.
《上海标准化》2008,(11):3-3
根据举报,市质量技监稽查总队日前对位于闵行区九星市场星中路的上海博洋五金工具经营部进行执法检查。检查中发现,该经营部销售标注有“上海沪工高峰工具有限公司监制”、‘南澳工具有限公司制造”字样的电锤钻头。经南澳公司技术人员现场认定,上述产品涉嫌冒用南澳公司厂名厂址。执法人员当场对3.9万余支近6吨涉案电锤钻头进行依法扣押,并将对此案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154个涉嫌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屡禁不止。北京市消协2008年11月12日致函国家广电总局,建议责令相关电视台停播违规购物广告,并实行“商品及售后服务质量保证金制”,最大限度降低消费者风险。(11月1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物流》2007,(5):16-18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是一家以卷烟工业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出品的“中华”、“熊猫”、“红双喜”、“牡丹”和“中南海”等名优卷烟畅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公司以“做精做强”为战略思想,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连续十多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006年公司实现税利246.8亿元,净资产达到442亿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29日,根据群众举报,胶州工商分局与公安部门联手在该市九龙镇北匡家茔村捣毁一地下酒厂,现场查获了大量假茅台、五粮液、郎酒、古井贡、琅琊台、商羊、龙涎春等十余个品种的全国和地方名优白酒及造假原辅材料,总价值5万余元,其赃物之全、酒种之多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元月5日晚,安徽芜湖,细雨蒙蒙,一场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打假特别行动拉开了帷幕。据有关生产企业的举报,芜湖市马塘镇元山、五里等村的部分农民冒用“喔喔”、“大白兔’、“小龙人”、“金丝猴”等名牌糖果的外包装,利用住房作场地,大量生产假冒糖果。制假活动自1996年开始,已由最初的8户发展到现在的60余户,造假年产值达数亿元。其假冒违法行为严重威胁着上海4家名优企业的生存,致使企业每年的销售额以30%至40%的速度下滑,有的企业甚至连正常的生产也难以为继,濒临倒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如何看待知假买假问题的讨论中,关键还是要明确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如果说既不是消费行为,又不是消费者,那么就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不适用该法中的惩罚性规定。那么如何理解消费者的含义呢?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与制造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区别的人,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分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的使用者”。《牛津法律辞典》也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26日,根据群众举报,某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县某家电商行进行检查,发现该商行内堆放有大量不同型号和式样的彩色电视机,其包装箱体上印有“金星”、“小霸王”、“小天鹅”等仿名牌标识。随后,执法人员当场打开箱体内彩电的机后盖,发现彩电的显像管破旧,为翻新二手彩电,且大部分彩电没有“3C”认证标识。由于该商行假借“家电下乡”产品之名,涉嫌销售劣质拼装彩电,执法人员依法查扣劣质拼装彩电38台并立案查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日前,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崇州分局稽查大队接群众举报和消费者投诉,查获了一批假冒名烟名表。在崇州市崇阳镇辰居路一家香烟批发。零售门市,执法人员查获了150余条假冒名优香烟。这批卷烟主要是假冒红塔山,其次是假冒中华、玉溪、轿子等品牌。此外,执法人员还对崇阳镇境内的6家手表销售门市进行了检查,发现有4家门市的300余只手表为假冒双狮、东方、英格纳。梅花等机械表。石英表。对这些假冒卷烟、手表,执法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严厉处罚。崇州查获一批假冒名烟、手表@宋建兴  相似文献   

17.
从“扶优治劣”、“规范市场”、“引导消费”的目的出发,1994年3月中旬,河北省兴隆县技术监督局联合县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卫生防疫站等部门,对全县90余家批发、零售商业网点的商品质量进行了突击监督检查,共查出假冒伪劣香烟、饮料、食品等价值4000余元的商品。与此同时,兴隆县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在县城中心街道举办了假烟、假酒、“三无”商品、劣质食品等假冒伪劣商品展览,并现场播放了有关“打假”治  相似文献   

18.
甘肃平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根据群众举报,在崆峒区一居民区内查获假冒白酒15个品种共计411件,货值20余万元。其中有假冒五粮液、剑南春等国家名优白酒4种162件,其余为假冒省级名牌产品或当地畅销品牌。经生产厂家认定,所查获的白酒均属假冒产品。据调查,这批假冒白酒是当事人王某从西安购入,准备在近期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9.
农村书刊市场应打“鬼”国家执法部门在各地商品市场开展打“假”工作以来,那些“假”货已无藏身之地,制、售假货的人也遭到应有的惩罚,广大消费者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开展市场打“假”工作的同时,不可忽视文化书刊市场的打“鬼”活动。据笔...  相似文献   

20.
假、假、假。铺天盖地的假冒“柔迪祛班王”正不断地充斥着市场,同时亦威胁着爱美女士们的容颜。这一切引起了上海打假部门的重视。根据消费者和深圳新光实业有限公司柔迪日用化工厂的投诉和举报,自去年7月起,上海市技术监督稽查大队开始对本市市场上假冒劣质“柔迪”产品进行系列查处。至今,共查处经销单位和个体经营者32家,查封、没收假冒劣质“柔迪”产品近5000瓶,冒价15万余元,涉案金额达75万元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