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办,湖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上海《城市管理》学报杂志社承办,“城市管理专家论坛暨2006全国理事年会”,8月24日至27日在湖州市隆重举行。湖州市常务副市长谈月明出席24日开幕式并致辞;市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0日至24日,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与贵州省都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城市管理》杂志社与都匀市城管执法局共同承办的“全国部分城市城管工作研讨会暨《城市管理》理事会2004年年会”在景色秀美、气候宜人的贵州省都匀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杭州、湖州、宜昌、三叫等国内部分城市的70多名代表,以及建设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办的“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4会议暨中国城市园林发展新思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举行。来自北京、江苏、江西、浙江、山西、广东,河北、新疆等28个城市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围绕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现实问题、城市园林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和上海市爱国卫生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6会议暨中国健康城区建设新思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举行。来自全国14个城市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相互交流了各地建设健康城市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两天的会议中共有30位嘉宾作了演讲,其内容既有市级政府主管部门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传导,也有区县人民政府健康城市建设的经验交流;既有医学专家对健康城市问题的剖析,也有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健康城市的探讨。可以说,这次论坛是一个集政府的公益宣传和专家的学术探讨于一体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城市管理世纪论坛”是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发起和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学术研讨会。继成功召开了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2001会议后,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拟定于2002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兴园宾馆联合举办“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2会议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新思路研讨会”。截止到目前,已有11个省、自治区、15个城市130多名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部门的领导报名参加会议。于光远、陈为邦、朱铁臻、齐康等15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将到会作学术演讲。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在中国WTO后的新…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办事处,借鉴深圳市西乡街道办将城市管理的日常项目“外包”给物业公司的经验,在四川省率先尝试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城市管理,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以每年217万元的费用,聘请深圳市升阳升公司接手成都望江路街道办辖区红瓦寺片区内1.9平方公里的城市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与华东师大资源和环境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7会议暨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新思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1日——24日在上海举行,全国12个城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著名科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汕头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城市管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下称“四统一”),并授权汕头市城市管理局组建“汕头市城市管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下称“管网中心”)负责实施,在运用“经营城市”新理念,统一建设和规范管理城市地下管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三年来,已在市区建设管网540多公里。基本做法一是统一路道挖掘管理,一次性开挖敷设管道。如在扩建天山北路与金新北路交叉口匝道综合性管道建设工程时,将电信、电力、供水、燃气、有线电视、交通信号等近十家的地下管道,集中一次性开挖,统一进行敷…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营"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经营”这个概念已热得不能再热。许多城市的领导或演讲,或著文,言必称“城市经营”,似乎没有了它,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政界的热衷也使学界雀跃,有关学术文章亦铺天盖地。然而,冷静观察和思考之后,人们不得不存有疑虑和担忧。城市经营,经营什么?讲城市经营,到底经营什么?这是实质。依笔者理解,在今天,如果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基本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改革,激活城市机体的细胞——企业;二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等),使城市的经济结构升级;三是不断改进和完…  相似文献   

10.
导读:“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继续较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的相对高速期,各类必须的调整、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将依然呈较为集中和高发的态势,其不仅表现为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城市病态,更给常态的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2012年12月1日,以“现代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的善治、服务、亲民”为主题,“第二十一届长三角城市科学创新论坛”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2会议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新思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协办。于光远、朱铁臻、齐康等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管理”的主题,对“城市化问题、中小城市定位问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及城市管理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城市化应全面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他的主题报告中从城市哲学、城市社会科学、城市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上海城市“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作为我校改制为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准备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年前十二月廿八日,我校研究所与华东师大历史系以及俄罗斯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中外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数字城市已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平台。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人们对城市绿化质量的提高更是寄予厚望,如何运用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大力推广“数字绿化”,建设生态城市,是新世纪对城市绿化工作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浙、沪、苏三省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论坛于2004年10月12日在杭州召开。有10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做了精彩发言。60多位代表为论坛撰写了论文。会议闭幕前,全体代表通过交流,探讨,一致通过了“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分论坛”倡议书。倡议书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善治城市与城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告别传统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城市治理,实现“善治”城市.是人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通过各种可能的变革.重振城市政府治理城市的能力,增进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实现善治城市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经建设部和有关方面批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杭州市承办,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中国市长协会、都市计划学会(台湾)、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大学等协办的“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于2002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这次高级论坛是在顺应新世纪城市发展客观需要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两院院士周干峙、吴良镛,以及香港规划署前署长潘国诚博士等著名人士分别在会上作了论文交流和主题发言。来自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专家、学者、领导和实业界人士共二百余人,分38个内容和层面,分别作了主题、专题演讲和书面交流,并形成了论文…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加强城市管理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要消除目前城市蝇的模糊认识。树立市场经济的现代城市管理新观念即“系统”观念、“管理也是生产力”观念和“经济城市”观念、法制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效规范的、能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城市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城市社会管理处于国发二号文产生的契机和由此带来的“赶”、“转”的双重压力新形势,而新媒体环境则对城市管理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贵州城市社会管理紧迫性、成绩、难点和问题分析,提出了九项对策,包括:城市社会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探索适合贵州的模式、建立工作小组、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中央政策把握、社区建设推动、建设网络文化、加强舆情监管、与主流媒体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我提出一个判断:上海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后建设”的新时期。“后建设”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建设;二是指重在环境与功能开发与完善时期的城市建设;三是指现代城市理念再思考的“元建设(metaconstruction)”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有关城市功能与城市精神问题的提出也包含了上述三层意义上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由中共上海市建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城市管理》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2日在中共上海市建委党校举行。来自社会学、法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就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更新的决策、城市更新的内涵、城市更新与郊区城市化、城市研究者的作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