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中国走出去的一种方式,是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国际合作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将2018年以前的中国对外援助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析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援助方式、援助区域等时空变化以及我国对外援助相关体制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从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等三个不同的视角,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晰彼此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和外延相同。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分为替代和补充影响。本文首先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3~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同期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崔海默 《山西农经》2021,(7):29-30,33
国际商品贸易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带一路”大力提倡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与东盟多年农业贸易往来的背景下,分析2010—2019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额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正向影响中国-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根据这一影响,提出了增加东盟FDI和农业FDI总量,以加强两个经济体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3~2014年我国对35个东道国投资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结果显示:东道国GDP、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贸易额、东道国的外资开放度与中国对外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东道国的相对工资水平、汇率水平与中国对外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是中国的大国责任,粮食对外援助是对外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人口多、增速快,粮食产量有限,粮食援助有助于解决地区性和阶段性粮食安全问题。借助中国成熟的以仓储设施建造为核心的粮食仓储管理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农户、企业和国家的仓储设施,授人以渔,有助于提高非洲各国粮食生产能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应对能力。这也是通过精准援外,实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研究被投资国制度因素、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资本对于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该国制度得分越高,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越具有抑制性作用;该国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资本水平越发达,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促进性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国制度与中国制度差异越大,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越具有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决定了中国农业在立足国内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主要模式。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定;二是农业生产率是否是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认为: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规模较小且波动幅度较大;当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对外投资净额为负、绝对数额逐渐扩大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的第二个阶段;农业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本文也对部分其他控制变量与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开始发展,在经历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逐步发展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针对企业进行外国直接投资时对不同投资战略模式的选择,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如何创造并保持其竞争优势,本文通过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战略定位理论,以海尔集团为例进行分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在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其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的地理位置优势是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探讨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意义,提出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方式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巩固和扩大产品市场;获得国内紧缺的资源;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有贸易出口、契约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应以出口贸易切入国际市场,开始国际化经营;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合资经营为主要方式,灵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粮食安全体系中对外直接投资手段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实例和具体数据,从国内和国际方面对使用对外直接投资手段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从法律体系的完善、加强与东道国联系、建立国际化信息平台和金融避险等方面提出建议,指出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化,各国在粮食问题上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各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必须合作。中国有必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国际间农业合作,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财金大势     
我国首次公布季度国际投资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7月26日公布了2011年3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季度国际投资头寸统计数据。统计最示,20I1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394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7%;对外金融负债24608亿美元,增长5%;对外金融净资产19340亿美元,增长8%。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提高对外援助有效性。然而,对外援助各参与方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受援国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援助国不完善的组织激励制度阻碍援助资源的有效分配,带来较高的援助成本。区块链技术集成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在对外援助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需要抓住机遇,加强对外援助领域区块链技术的资源投入力度,增强中国在对外援助中的数字化优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中国对国外矿业领域的投资开始呈显著上升趋势。席卷全球的2008-2009年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低谷,除金融企业外,全球采矿和矿产品加工行业也遭受重创。这为中国企业适时介入国外矿业领域进行直接投资,参与国际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精明的中国企业家抓住了这一时机。统计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在2009年逆势上升,达到565.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流入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第二位,总金额达到113.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金额的23.6%.见图例1。  相似文献   

16.
粮食问题不仅是关系我国生存发展的重大国内问题,也是关乎我国对外经济、政治、外交关系的重要国际问题.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对外粮食援助国.我国粮食援助以本国粮食直接援助为主,粮食援助作为我国对外援助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提供对外粮食援助,不仅有益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与发展我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助于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直接投资浪潮正蓬勃兴起。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既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基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回顾了关于我国农业OFDI以往的研究,对我国农业进行OFDI的现状分析后,总结了农业对外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占比低;投资行业多元化;投资区域集中;投资主体规模小三个发展特点。并利用实证研究,选取相关出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测度2007年-2019年我国的农业对外投资情况,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就我国如何稳步增长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国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从外贸出口、对外合作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以及新形势下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入世以来,我国食物生产并未因进口冲击而出现下滑,呈全面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各类食物净进口量不断增长,部分食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看,谷物对外依存度总体控制在10%以内,三大主粮仍以国内供应为主;油脂油料和食糖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大豆和植物油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从劳动密集型食物看,肉类对外依存度总体低于10%,但牛肉对外依存度较高;奶产品对外依存度总体不足7%,但奶粉、奶油和奶酪高度依赖进口;水果、蛋、蔬菜和水产品基本完全自给。产需缺口、国内外价差以及食物政策是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食物供应保障要采取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食物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