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是宁夏全域旅游"大景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维度和实施抓手,协调发展好该组旅游共生单元对实现上述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旅游共生及协同发展理论为视角,在梳理总结宁夏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指其存在全域"红-绿"文化旅游共生顶层设计不足、"共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发掘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及共生关系协同发展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做好红绿文化旅游共生系统顶层设计,完善旅游"共生"基础设施,挖掘"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内涵,开发"红-绿"文化体验性产品以及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平台等举措,以便在"红-绿"文化旅游共生单元协同并育中实现乡村振兴与区域旅游共生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冉冉 《特区经济》2021,(1):112-114
在快速的新型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自2012年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来,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相互影响,两者的实施主体与地域空间基本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创意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创意视角出发去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以及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由快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有对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成果大多是基于资源供给或游客需求视角,鲜有从基于经营者视角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展开的探讨。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境展开调研,进而探讨其困境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广州市乡村旅游存在开发保护不深、经营管理不力、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完善基本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调动相关利益群体参与经营等对策。本研究对推进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韩成福 《北方经济》2017,(11):55-57
本文主要从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承发展民族民俗文化、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补齐乡村旅游发展短板等角度分析了内蒙古如何发展乡村旅游问题,通过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的调查后形成的几点思考,为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观念的提出,如何构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体系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全新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乡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论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发"特色小镇"的意义与前景,并对构建"特色小镇"特点与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步调放缓,进入"瓶颈期"的现状,已有不少学界、业界的人士对其困境和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利用文化优势、把握"旅客体验"、加强旅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对乡村旅游发展措施可行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步调放缓,进入"瓶颈期"的现状,已有不少学界、业界的人士对其困境和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利用文化优势、把握"旅客体验"、加强旅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对乡村旅游发展措施可行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慈溪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基础扎实,民间资本雄厚,为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慈溪乡村旅游目前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加快推进慈溪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发展,应立足生态之本,依托"南山北海中良田"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文明和乡村民俗、乡情文化为主线,以乡土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着力点,建设兼具养生、休闲、观光、教育等功能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点。  相似文献   

9.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对于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乡村民宿发展较早且各具特色,在法规制度、经营管理、活动策划、品牌营销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方法。本文以德国、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乡村民宿为例,介绍其发展历程及举措,并针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粗放式开发、农民参与度不足以及运营管理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生态保护为基底,树立永续的发展观念;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打造主题情节式体验;以品质服务为保障,树立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民自治为主体,构建多方协作的运营模式"的乡村旅游措施,以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乡村旅游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其火热程度与自身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显现出不协调的现象,公共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杭州市为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提取游客对乡村旅游地公共安全感知的五个影响因素分别为: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及安全信息,运用聚类分析,依据乡村旅游公共安全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不同,将游客分为"平衡型"、"冒险型"、"谨慎型"三类。  相似文献   

11.
正合川,三江汇流,山环水绕,景色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名迹钓鱼城巍峨耸峙,中国最美的乡村涞滩古镇古韵悠扬。集众多旅游优势与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合川无疑是一个了解感悟历史、欣赏山水美景和体验乡村野趣的休闲度假胜地。近年来,在"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引领下,合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发展要求,聚焦"历史文化、滨水休闲、乡村体验"三大板块,致力于旅游核心产品打造和服务功能完善,深入推进"旅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20,(1):26-26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空间和基础。"十三五"期间,卓尼把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突出"本土化、特色化、民族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使乡村旅游成为全县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和群众增收的支撑点,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为我们推进城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充分显示出自下而上的特点,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动力机制上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承发扬优秀农村传统文化,加速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建设,为建设"两富"浙江新农村锁定新目标,为新一轮浙江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加快文化融入乡村旅游 优秀文化要传承、农村经济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和活态载体,同时优秀文化也可以为乡村旅游提升品质和增强引力,两者相得益彰.要保护好、传承好浙江众多的农村传统文化,就必须保护好其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凸显乡村旅游特色,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贵州省旅游业创收3512.82亿元,GDP贡献率达到49.29%,支柱产业作用突出。但贵州旅游供给侧在理念、制度、产品、公共服务、人才等方面与旅游需求不匹配,应从"全域旅游"助推旅游发展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智慧旅游"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软实力、培养创新人才等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实现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以漳溪河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为发展带,以五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发展核心,着力创建"一带两区"示范,打造山水、田园、人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富民经济、美丽家园"景观长廊,致力于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养生旅游综合体,打造"放飞梦想、留住乡愁"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慕名来到该镇参观学习、旅游的人数达40多万人次。实施"联动五村,一村一策,振兴发展"思路以来,西河镇  相似文献   

16.
龙茂兴 《发展》2006,(9):39-40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广阔的乡村尚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如:"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在扶贫工作实践中,专家与政府逐步认识到利用乡村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的实证调研发现,当前乡村社会文化建设存在精神文化产品不足、新生代文化享受私密化、个体娱乐单调空洞、民俗活动内容淡薄、地下邪教组织蔓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探究其根源在于政府供给错位、市场供给不足、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乏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为有效推动南京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应坚持"三个有利"的原则,通过"三个结合"和"四项措施"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1日,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在铜梁召开,副市长谭家玲在会上要求:乡村旅游要同打一张牌,共唱一台戏,重庆乡村旅游要共打"巴渝人家"这张牌,重点突出"山水城市·巴渝乡村"特色。谭家玲说,现在进入全民旅游时代了,井喷式旅游消费时代正在来临,是推动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好时机。今后,各区县要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即根在乡土、魂在文化、关键在创新、制胜在特色、重在参与体验、核心在消费、宗旨是满意,由此推动重庆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据市旅游局局长刘旗介绍,过去5年内,全市乡  相似文献   

19.
孙宾  武彦婷 《科技和产业》2023,23(2):174-179
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运用SWOT-QSPM模型,以运城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为研究案例,对运城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运城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应采取SO战略为主、ST战略和WO战略相结合为辅、WT战略为补充的组合选择。具体措施为:提升运城市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拾运城特色文化记忆,打造具有“运城印象”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文化旅游的品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必须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去谋划、去推动. 以文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从供给侧看,激发经济活力,首要的是要壮大第三产业,而在“三产”中,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文化旅游产业所包含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等供给端入手,增加有效供给,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三产占比上升.从文化旅游业自身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需要从“供给侧”着力,用改革的办法调结构、补短板,扩大消费、启动内需,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从对国民经济贡献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业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