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的首要条件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消费需求才会增长。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与收入增长是显著的相关关系,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力增长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3.
收入与消费的相互关系受多个维度的因素影响。首先,教育水平直接关联着个体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水平。其次,职业选择和工作经验对薪资产生显著影响,决定了收入的变化趋势。消费方面,收入水平、家庭状况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塑造了个体的消费行为。最后,消费与收入存在相互反馈,消费习惯影响储蓄、投资和整体经济增长,而收入水平则决定了生活品质和购买力。  相似文献   

4.
何颖 《消费经济》2003,19(6):31-33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前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某些消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了由传统消费模式向现代消费模式的转变。探讨深圳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可能会对其他城市有某些启发作用,本文就此作些浅显分析。一、深圳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深圳市居民主要年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从表1可以看出,如不考虑物价因素的影响,深圳居民人均年收入2002为26…  相似文献   

5.
消费安全与扩大内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6.
余传贵 《商业时代》2005,(26):20-21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枢纽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变化有目共睹。对于西安市来说,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深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消费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西安市2003-2012年间的消费与收入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观赏型”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跃的多元化特征;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社会文化环境和消费价值观,文化程度及欣赏水平等都成为了制约“观赏型”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何晓春 《浙商》2010,(24):56-57
细数资本市场中高股价的“贵”公司,与消费相关的公司是最多的。他们专注地在资本市场“长跑”,而坚持下来的就是强者。  相似文献   

10.
余倩茜 《商业科技》2010,(10):83-8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奢侈品消费作为中国消费品市场上正在快速繁荣发展的现象,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于商品的固有特性,对它的过度不理性消费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消费结构以及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1.
消费是有档次的,比如平民消费与贵族消费,档次就绝对不同。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档次,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消费的档次按职务的高低或职业的不同划分,问题就复杂得多,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比如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如今就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其中占职务消费大头  相似文献   

12.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7,(32):124-126
近几年,酒类市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酒店终端的自带酒水消费大幅增加,2005年,糖烟酒周刊把这种自带酒水现象称之为“后备箱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强。采用因子分析、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和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全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综合得分,还是恩格尔系数来说,14年来该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保持这种势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使消费进一步上档次,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国家经济走向的良好预期;正确引导居民消费;要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的知识含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扩大我国居民汽车消费,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全面升级,带动其他产业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汽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宏观政策、交通基础设施等。大力促进我国居民汽车消费,应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消费者购车、养车成本,扩大农村汽车消费市场,鼓励汽车消费信贷。各级政府应把扩大汽车消费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人们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5.
《对外经贸财会》2007,(9):60-62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城市的名片。它的形成,大体上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市场条件,再一个是市政条件。一般认为,如果人均年收入水平在800-2000美元之间,这个时候人们消费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满足消费:人均收入2000-4000美元之间,这时候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情感消费。人们追求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消费.一个是精神的消费。而商业步行街的出现,就能满足这种需求。 透过外国著名商业街的成熟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业街,如北京王府井、上海新天地等不管是在建筑的保留与结合上,还是在商业运作上,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城镇住宅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城镇居民住宅消费支出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国外城镇住宅消费对该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我国现阶段城镇住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研究表明,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之间始终保持平衡关系,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这样为达到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就现状来看,虽然居民的消费意识在逐渐改变,但是依然存在部分保持着保守态度,这样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就需要以促进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为目的,建立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以高收入来转变居民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5)
旅游消费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都在比较低迷的状态,我国居民消费率正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消费倾向也不高,因此,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不断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我国当前一个刺激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热点。因此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进 《江苏商论》2002,(10):84-85
“假日经济”,顾名思义,是由于节假日的出现和延长而产生的一种消费热点现象,是从属于消费经济的一个范畴。从其实质来看,“假日经济”是对节假日特别消费现象的概括与反映。  相似文献   

20.
吕倩 《市场论坛》2023,(10):61-67
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文章采用两部分模型和PSMCMP方法,通过基准回归和异质性检验,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和水平,这种影响在解决潜在内生问题后依然稳定;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旅游体验满意度来促进旅游消费,并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影响;尽管数字经济未改变家庭必需品消费支出比例,但它推动了家庭消费结构转型。因此,应通过数字赋能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数字资源与文旅实物资源的高效对接,推动旅游消费机制创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