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如果不仅仅是阶段性的恢复,而是见到拐点,对于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将会不言而喻,这将促使市场估值体系的整体修复,并可能由此产生戴维斯双击效应,这样的话,市场就将真正走进牛市。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变化睛况来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结构变动活跃期。这种结构变动与以往相比更加深刻与广泛,并且更多是由市场引导的,而不单纯为政策所驱动。  相似文献   

3.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2007年我国经济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和偕社会,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市场消费潜能增大。迎合这一趋势,2007年各发卡行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将发卡规模与效益推向新高,取得了非凡的市场成就。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3,(16):31-31
A股市场不会缺乏结构性机会 在一季度GDP数据低干预期之后,市场开始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预期产生动摇;而4月23日公布的汇丰PMI初值数据低于预期无疑使得市场判断向悲观方向倾斜。对此,我们认为,对经济前景的准确判断尚需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但在重新确立经济增长步入上行通道之前,A股市场将维持弱势震荡整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徐栋 《中国金融》2001,(8):31-32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有限的资金与资本要素合理流动、积聚与配置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的市场载体与通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有机构成,因再者自身市场功能的差异,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相互促进,所以,只有不断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使两者协调统一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调控作用,真正提高经济政策灵活、高效地驾驭宏观经济持续协调运行的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强力推动。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场所、载体、工具、效应以及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以我国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伴随美联储升息结束,经济数据疲软态势越发显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数据下跌走势严重,住房市场数据作为G DP重要先行指标,其占投资开支约30%,占美国总体经济约5%。由于住房市场与耐用品需求紧密相关,因此它对经济具有一定的乘数效应。另外,二战后绝大多数经济转向多是由家庭开支习惯变化所造成的,而这些开支的习惯变化通常先出现在住房和汽车部门,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感到担忧,他们将会推迟新房或者新车这类家庭预算中的大宗消费。美元兑各币种自2006年10月以来大幅下滑,两月内美元指数自87下跌至82,主…  相似文献   

8.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快速突破100/桶重要关口,并创下两年来新高的事实,不仅让市场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们大迭眼镜,而且令国际组织和各国政要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未来前景再度绷紧了神经。人们担忧的是,受到油价飙涨而强烈推动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会日趋恶化,发达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空间将受到挤压,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可能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低于第二季度的7.5%和第一季度的7.4%,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7.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折合年化率为7.8%,低于第二季度的8.2%。同比与环比增长同时显示,第三季度经济动能减弱(见图1)。笔者预计,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经济中存在着其他诸多不利因素,将使得第四季度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进行长期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深交所》2010,(4):14-18
祁斌: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三点体会:第一,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规模已居全球第三。发展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二是不断推进的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第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要服务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当中,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国际金融资本转移、人民币升值等重大机遇,但监管体系欠发达、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将制约着这些机遇的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提升消费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产业重组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能力。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做强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等措施,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牢牢抓住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7月底以来,“次级债风波”给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系列震荡性连锁反应。追根溯源,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美国经济内部的潜在风险是深层次原因,“次级债风波”作为一根导火索让全部风险组合有了在相互传染中集体释放的机会。受此影响,预计美国短期和中期经济增长将放缓,美联储也有望转向“稳健趋松”的货币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持卡人市场的发卡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客户向发卡机构递交申请表时,我们将客户称之为“申请人”,将一张信用卡卡片递到客户手中后,我们才称其为“持卡人”。对于信用卡业务来说,卡量在当地市场的份额是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重要考核指标,实现发卡量的规模经济是跨越信用卡业务盈亏平衡点的关键。本客观分析发卡市场存在的问题,围绕持卡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力图寻求有效的发卡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证券经济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要求,而证券经济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状况的改善。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市场制度的潜力,以及以政府制度对市场制度作某种程度的替代,来促进证券经济的功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3,(6):26-26
若调整将是最佳的买入机会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偏向宽松、经济环比转好和微观企业现金流改善,四季度以来市场偏紧的流动性状况出现明显改善。展望2月份,由于中间经历春节,经济数据将在3月份披露,两会将在3月份召开,无论是经济面还是政策面2月份均处于真空期,影响市场的实质因素难以出现,而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无论是PMI数据还是工业企业利润均是支持经济进入复苏期。流动性方面,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和转折反复,并对今后国际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美国经济逐步陷入全面衰退;欧元区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再度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17.
底部煎熬     
刘浩波 《证券导刊》2011,(35):19-20
虽然通胀回落和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出现一些苗头.但是对于未来几个月通胀和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政府决策者和市场投资者仍然处于观察和等待数据验证阶段。预计在9月中下旬之前市场暂无持续上行动力,海外市场的波动对A股构成一定负面压力.但是在估值水平整体较低的支撑下,股指将以震荡为主。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广泛争论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总需求的变化,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这种传导过程称之为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并对进行较为详尽的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刺激,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和微弱的。文章对这种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的原因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3,(17):28-28
目前,部分投资者看多市场的主要逻辑是预期政策放松,而前期市场传闻的将A股纳入MSCI成分股也让许多投资者兴奋了一把。但我们认为,在三大约束之下,转型刻不容缓,而新一届政府转型之心十分坚决,对于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在增加,不会因为GDP低干市场预期就放松。只要就业不出大问题,政策就不会出手,市场部分投资者预期政策放松很可能会落空。  相似文献   

20.
李俊 《证券导刊》2011,(10):17-17
上周,随着日本事态的发展,两市大盘可谓波澜不惊。在政策紧缩预期未散、经济下行预期增强的新阶段,预计市场分歧仍然明显,大盘仍将会以震荡整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