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郑景昕 《英才》2011,(11):94-95,97
我们现在的危机与以往所说的"生产过剩危机"不一样了,现在是"资产报表式危机"。美国主权信用遭降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狼烟四起。9月,全球金融市场再次陷入动荡之中。眼望惊慌失措的金融市场,《英才》记者就经济大势的敏感话题,采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相似文献   

2.
危机中有商机,如今已成为经济动荡中企业界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中国制造”在危机中的商机何在?“中国制造”如何才能赢得商机?政府应如何扶助企业提高掘金能力?记者日前走访了珠三角一些优势企业,透视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这些企业眼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起,全球经济一直处于动荡、变换的困境中,次贷危机刚平复不久,又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着正在复苏的全球经济形势。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欧洲债务危机同样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我国经济不得不面临着通货膨胀与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各种影响,在吸收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与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降低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确保我国经济能够维持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起,泰国的货币危机引发了亚洲的货币问题(除中国外)和全球股市的动荡,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事件。1992年的欧洲货币风波和1995年的拉美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局部事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大动荡则是影响全球的大事件。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少数没有发生危机的亚洲国家之一,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将来就完全不存在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次危机的原因和教训,并针对中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亚洲金融动荡的起因关于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组,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5.
2008年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恶化而来,并演变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破坏严重,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必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作为经济大省,河北省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经济危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物     
樊纲 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不会发生 “房价从来都是算资产价格,而不是消费品价格,所以我们应防范资产泡沫。”樊纲说,最近30年的历史证明,由通胀引发的危机、动荡其实很少。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到亚洲金融危机,到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包括迪拜危机,都是资产泡沫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互交织,金融市场依然处于动荡之中,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前景仍不明朗,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压力。在这个复杂的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为稳健的银行体系,兼具安全与高效的特点,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的魅影还未散尽,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愁云已弥漫全球,金融市场上价格剧烈动荡,价值顷刻间蒸发,其规模与频率日益挑战全世界经济承受能力与人类心理承受能力。全球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在经历繁荣与顶峰阶段后,已然步入衰退,人们期待谷底后的复苏。虚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虚拟  相似文献   

9.
危机应对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此前又已转成金融危机,且迅速波及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也难免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它正使本已深处“寒冬”的中国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到目前希腊危机引发的欧洲危机,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在今天已经得到显现。因此在新的10年,我们如果去创业,还是要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剧烈动荡和政策调整期,这一阶段将会是从危机应对到全面持续、稳定复苏的过渡时期。伴随着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格局与退出政策的分化,全球经济正在步入复苏道路上复杂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2012     
2012年大概不会像电影演的一样成为世界末日,但从经济情况来看,也不会是好的一年。欧美的金融危机暂时稳住,但是结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虽然美国失业率降低,但这不是经济好转的唯一指数,也不能仅仅根据这一数据就说美国已经走过危机。欧洲的情况复杂,但各国积极应对债务危机,现在需要面对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很大,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消除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甚至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债务危机的发生有着深层的内部经济原因。文章在债务危机风险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对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内在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下降、单位劳动成本的上升、出口贸易的下降及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主要内在经济因素。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策导向性贷款的中国经济模式在当前看来已逐渐凸显其弊端。从中国经济目前萧条的各种情况来看,它正面临一个艰难的过渡时期。由最近的政府投资放缓和民间借贷危机导致的一些企业经营情况恶化,加上全球经济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关注中国被保护者的经济体系可不可以安然度过一个更大的经济下行,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形势可不可以继续保持增长,中国的银行体系能否独善其身。若一些经济问题同时发生,中国经济硬着陆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导致发达经济体整体衰退,全球经济大幅减速.美国经济长期透支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长期透支意味着经济体的总支出持续大于总产值或总收入.美国经济长期透支表现为私人消费支出比重大幅上升,同时储蓄明显不足.美国经济持续透支,导致全球经济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边看边说     
《中国新时代》2010,(1):25-25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遇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面对的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已成为目前多方关注的问题。贵刊2009年12月号封面报道《后危机时代》集中探讨了未来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格局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展望2008年中国和全球经济的时候,说的比较多的一个词汇就是"不确定"。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了美元的进一步走弱,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而次贷危机会不会进一步扩散,会在何时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它在2008年对与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中国经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样有待观察。这里特邀张海云先生梳理了过去的一年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基本脉络,以期帮助我们从2008年诸多"不确定"中找到些许"确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高度重视美国在全球竭力推广的削减社会保障潮流,与其战略精英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世界经济有控制解体战略”的联系,全球已有大量真实例子表明削减社会保障不能解决财政困难,相反会频繁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并促使实体经济解体。当前中国经济崛起令美国忧心卟科中,美国“世界经济有控制解体战略”已将矛头主要对准中国。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动荡与政治动荡共振带来的国家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从欧盟和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能够适应全球的一体化进程,但是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我们都有要面对的不平衡的危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日本外汇储备。在欧洲,公众的反应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害怕,欧洲人非常害怕失业、产业转移和中国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