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因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社会风险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差异化需求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化制度供给的必要性。国内外学者围绕社会保障与民族平等和民族权益保障、社会保障与民族地区社会风险和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政府干预以及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文献,对于从公共政策与民族政策的交叉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口较少民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特殊群体,人口少且发展相对落后.保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科学、有效得推进,事关人口较少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根本利益,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课题正是以此立足,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是我国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这个体系的薄弱环节。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解决少数民族农村牧区落后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民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6,(11):41-42
金融服务不足是困扰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农牧地区表现为机构不足、投入不足、服务不足、观念不足和风险控制不足.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和转型,使之成为国家涉农信贷的主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解决农发行职能定位、顺利转型、资金筹措等基础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了出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覆盖面窄、立法滞后、集资渠道窄、资金缺口大且管理不规范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的描述及存在问题的剖析,探讨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改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国务院2006年23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保险业服务水平。只有对"少数民族地区保险"这个概念进行正确的辨析,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和任务,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新疆保监局结合新疆实际,适时提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保险业的工作思路,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 相似文献
8.
9.
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芳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1,(2):12-15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不规范、旅游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及其雷同现象都是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为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转变观念,摸清家底,保护资源,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调研工作,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加快培养当地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特殊性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严重的滞后性.因此,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采取建立民族发展基金、成立民族发展银行、建立金融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民族资本市场等措施,以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