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作为对象。国内学者对农村扶贫中涉及自发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过专门探讨,对移民搬迁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有研究。历史所载移民的方式一般只包括由官方组织实施或强制实行的,至多只记载了那些得到官方认可的自发移民,而不包括其他自发移民。对自找出路、投亲靠友、自行搬迁的移民,需要政府制订配套的优惠政策。自发移民无时不在进行,而这一过程却是残缺不全的,其合法性处于尴尬的位置,根本之策还是将其接纳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西部民族贫困山区除通过异地开发、劳务输出等方式向外转移劳动力外,对于一些自发移民和短距离趋利性移民可进行近域迁移,而获得人口的聚居效应;自发移民的迁移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大小是迁移与否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2.
西部自发移民聚居区多处于贫困山区,地方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地方财政困难,属于“吃饭”财政。政府对民族贫困地区投入、尤其是对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该特殊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技术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不高,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自发移民聚居区同城镇、其他农村地区的差距。自发移民聚居区建设新农村艰难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自发移民主体地位缺失;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各种制度壁垒;关键性因素在于政府政策及投入等供体不平等,突出表现为基础设施、产业化及市场化等载体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水库移民的稳定和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而兴建的水利工程日益增多,水库移民急剧增加,如何保障水库移民的基本权利、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进移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秭归县水库移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以及县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创新水库移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为水库移民的长远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彭文进 《经济研究导刊》2010,(33):250-251,286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爆发了第四次人口危机,这次人口危机发生在和平年代,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俄罗斯每年减少近100万人口。由于"缺人",许多村庄荒芜,大量工作无人干,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也是纸上谈兵。俄罗斯政府若再不考虑从国外移民,国家将面临"无人为继"的尴尬局面。从"外来移民计划"、"优秀人才向外移民严重"、"外国劳工人数下降"和"中国威胁论"四个方面论述了俄罗斯人口与移民状况,说明必须增加外来高素质移民来抵消人口危机给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理论的生态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移民既是一个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过程,也是缓解贫困和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生态移民成败的关键在于安置区的科学选择与搬迁移民的生计恢复和发展.生态移民安置区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资源等定量因素,还需要统筹衡量安置地生产习俗、语言、宗教和文化等非定量因素.按照生态移民内涵特点构建生态移民安置区优选指标体系,利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一致矩阵法,结合轮台县移民安置工程,对生态移民安置区进行优化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农村贫困人口是新常态下我国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如何确保搬迁群众迁移后能够实现"能致富",是大规模移民搬迁活动需要破解的难题。基于对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调查,研究发现:促进山区移民搬迁户生计可持续发展要以提高移民群体发展的可行能力为核心,可通过采取增收配套到户,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确保搬迁移民生活质量以及要鼓励基层探索,持续提升典型示范效应等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创造了的历史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主体化"是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的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实施民营经济先导战略,即优先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形成民营经济在所有制中的主体地位,为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提供所有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恶化的自然环境、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合理开发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移民成效的长久维持,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典型县——西吉县为例,在分析其生态移民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现状,探索西吉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将来的生态旅游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5.12"地震对青川县营盘乡的基础设施、乡域经济、地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灾后地方政府着重从移民安置、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做好库区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灾后土地减少、交通闭塞、资金匮乏与培训不够依旧制约营盘乡的发展。对此,建议基层政府进一步做好移民安置、资金引入、产业发展与设施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存在着大批明初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迁来的移民 ,但史籍无载。考其源由 ,洪洞移民是先由政府从山西移入鲁西 ,再由鲁西自愿转迁至黄河三角洲 ;枣强移民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迁入黄河三角洲 ,其籍属为山西人。另一部分是移入河北的各地移民自发由枣强转迁至黄河三角洲 ,其籍属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1.
生态脆弱是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因环境原因而导致宁夏南部山区向中部地区移民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生态移民不仅能够解决迁出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迁入地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章拟通过构建生态移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宁夏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移民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的内涵、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贵州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应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安置模式为补充"的移民思路,以及依托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移民进行安置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苏北各市的城市化率均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提升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促进县城城市化的步伐。要通过以中心乡镇为龙头,撤并乡镇;加大县城及镇乡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引资"和"引智"并举等措施,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促进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加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力度,确保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使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重庆成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相似文献   

16.
"直过"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十分巨大的影响,但缺少严格的经济分析。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过渡"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必然受偏好、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官僚政治和社会科学知识局限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制度的低效、无效,甚至阻碍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直接过渡"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并不必然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绩效,其制度作用可能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7.
王锐 《经济论坛》2010,(12):145-147
"新疆喀什经济特区"是国家在新疆乃至西部地区正式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其相关研究可以促进喀什及新疆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区域概况、政策、区位、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产业基础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本区域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能够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实施提供参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薄弱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问题值得关注。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议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弱势补偿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柔性引进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完善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白于山区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返贫率高,是陕西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陕西省扶贫办扶贫移民处处长谢浩民说:"实施白于山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