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利莎  李元华 《魅力中国》2013,(28):199-199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与管理型应用人才。为了克服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的教学中,教材的编写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教师感到课程标准实用目标不很明确,不能完全掌控学生的能力层次,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难以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建筑CAD》课程为例,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经验.提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验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机房。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也处于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状况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开发设计,构建与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使得专业课程设置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根据金融财会类专业的职业能力,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保险机构理财规划师、金融保险机构柜台人员、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为核心的职业岗位群的设置,对高职高专课程的改革与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课程的实质是以技术性学科知识为主的整合型课程,体现"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综合课程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特点,构建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工作项目为核心的模块式综合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优化的教学模式能弥补综合课程的不足,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实务》作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个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职业资格进行研究后,重构了教学内容,设计出了本课程的12大教学情境,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立体化课程考核体系检验教学效果,依托"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真正融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离散的知识学习与综合的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相矛盾、当前案例偏于辅助理解理论而轻于能力培养、课程组织顺序与软件工程实践顺序不一致等问题,基于CDIO思想的软件工程课程案例设计阶梯模型,提出CDIO驱动的课程案例库建设方案,并以软件工程课程案例库为依托开展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结合其教学对象、专业特点、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通过改进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实现统计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院校重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要以此为目标,根据工作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建立情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相配套的学习场所、硬件设备和学习资源,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景化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发展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本,分析各专业课程;实行课程改革,以就业市场进行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和市场需要为核心设置课程,完善产学合作,实现资源整合;转变教学模式,采取互动式、情境-达标式、基于实践导向式、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建设师资队伍,拓宽来源渠道,培养优良素质,业务精湛,选派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培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体系;创建和谐课堂,做到精心备课,明确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提高。  相似文献   

9.
赵晓宇 《魅力中国》2014,(18):177-177
电工电子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能力为核。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突出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今后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弓萍 《魅力中国》2010,(12):23-23
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是全面发展高等职业类院校教育,培养优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类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家具设计教学体系要强调生动性、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这样才能体现出高等职业类院校教育中技术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要求,而目前的家具设计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因此,立足现状,对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职类应用性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1.
影响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因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学生能力等。高职院校应采用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分级设置课程模块、聘用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方法以能力为主导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可从教师应具备的意识、职业技能、基本要素和发展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以其师生互动和教学融合的优势来适应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案例的运用,对该教学法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课程学习应以学生能力为根本目标。要不要知识目标,在能力本位下知识如何体现,能力目标如何提炼和表述,在具体授课环节如何实现能力目标,"六步法"到底如何灵活运用?结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重塑"工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呈多元化趋势,财经类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学习和迁移是不可分割的心理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合理安排好课程顺序、授课内容,最大限度发挥学习的正迁移,克服避免学习的负迁移。在《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做好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就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目标——适应力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对诸多的适应力概念进行甄别,提炼出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适应力要素;另一方面从组织化与自组织化系统发展的角度,就高职教师适应力的培养问题进行双向度透析,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菁 《中国经贸》2008,(20):101-1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经济类的专业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针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相应的“1+N”证书的课程模式。通过这种课程教育,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能力,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也实现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提高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对课程的不断改革研究,也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效果,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这就涉及课程开发的取向问题。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应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格培养为取向,课程内容应以工作过程知识和学生的经验知识为取向,课程实施应采用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课程评价应采用过程评价取向和主体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执教能力。强化职业院校教师执教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不仅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