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在试点实践中不断发展,规模和交易额不断增大。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制约因素,包括碳配额分配制度不统一、碳配额市场较为分散等制约。我国碳配额交易市场同样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外部挑战,包括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和发展中国家的压力。我国碳配额交易市场需要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完善碳配额交易市场制度,不断扩大国际碳市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碳交易中,中国缺乏核证减排量(CER)的定价权,主要由于国内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碳交易项目类型过于单一、碳交易项目受制于欧美发达国家对CER的需求、国内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滞后。因此,中国应当采取在国际碳交易定价中的积极应对策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确立自愿减排和配额相结合的交易机制,发展碳金融衍生品及其服务,战略性储备碳排放权资源。  相似文献   

3.
2013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雾霾,加速了现代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即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2013年也因此成为我国碳交易的元年.有必要从碳交易市场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出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核心——配额机制,了解我国碳交易的配额总量的确定方法以及配额激励约束机制,借鉴欧盟成熟碳交易市场、配额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以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配额分配.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权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随着金融机构作为新兴主体逐步参与到碳市场中来,碳交易金融化程度不断深入,碳交易市场活力倍增.我国在碳交易市场建设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碳市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分别是市场准入问题、碳市场和金融融合问题以及碳交易系统人才问题.欧洲碳市场发展时间较长且经历多次改革,已形成自己的碳交易体系,其经验值得我国碳市场选择性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状况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区域市场中,也存在不同的交易商品和合同结构,各市场对交易的管理规则也不相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依然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自运行以来,碳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额一直占全球总量的3/4以上.2007年欧盟排放配额的成交量是20亿,价值超过500亿美元,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都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由于欧盟排放配额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与上年同期比较,又有很大程度提高.2009年在全球1440亿美元碳交易额中,欧盟市场就占到1180亿美元.该体系依然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而言,碳交易市场可以简单地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保护环境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关注,并达成了共识.各国采取了多种的节能减排措施,碳排放交易市场便运应而生并日益盛行.目前,对碳交易中的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各国都没有设计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的二种类型即基于配额交易的碳排放权和基于项目交易的碳排权,结合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分析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希望在完善碳交易准则,在碳交易活动顺利开展中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为占据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定价权成了各国之间争夺的焦点。文章基于碳排放权及其交易市场的特征,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一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减排目标、减排技术、管理成本以及市场风险等;二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预测价格水平等。并从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价值估值方法、碳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和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籍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定价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引言 碳金融泛指一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创新和融资活动,包括基于项目开发的投融资,碳排放权的交易和投资,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交易和一切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相应地,碳金融市场包括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前者是指国际组织指定一个总体一定的配额,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参与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它的好处在于控制了污染总量,有利于阶段目标的实现和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问题受到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广泛重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为例,将有关碳排放权期货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按照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案、影响碳排放权配额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碳排放权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展开,最后简述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3日,我国首只"碳债券"——中广核风电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正式推出,表明碳债券作为碳金融与债券融资的结合是比较可行的一种碳金融创新方式。利用Blue Next交易所2008—2012年的CER现货和期货日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碳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和跳跃特征,结果发现:CER交易市场存在长记忆性,并非有效市场;且现货和期货价格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一年期碳债券,以大唐发电为例给出了在跳分形模型下的估值。  相似文献   

12.
确定一个有效的碳价格,既能激励企业以及家庭的行为,又能鼓励研究和发展低碳技术。碳价格必须上升到能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成本传递到数以亿计的公司和个人的日常决策中去。把碳价格纳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及相应制度安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整个夏天几乎不开空调、每月用电不到20摄氏度、上班选择步行或自行车,这些你能做到吗?这些做法并非"都市苦行僧"所为,而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探求有效的碳减排方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碳税与碳关税政策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互利双赢的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对减少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创新发展低碳金融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欧盟在探索全球碳金融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碳金融发展极其落后。文章在分析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欧盟碳金融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碳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理应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世界主要碳交易制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碳交易机制运行的条件,分析了中国建立碳交易体系的障碍和问题,指出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行政推动逐步过渡到市场推动,是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有效推动节能减排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以低碳经济为载体,以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节能减排及新能源革命为依托。低碳文化包括:一、碳核心文化,如碳浓度文化、碳强度文化、碳生产率文化;二、碳交易文化,如碳交易的商品文化、碳交易的成本一盈利文化;三、碳消费文化,如碳消费概念文化、碳消费节约文化、碳消费环保文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