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围绕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经济学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主要在以下九个方面: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问题、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储蓄与投资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宏观调控问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问题。在这些问题研究上,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尤其是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难题。中国经济学界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内外均衡、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周期波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走势、宏观财政政策及其效应、宏观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与宏观政策等问题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与路径、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开放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应对之策、内外失衡与人民币汇率、政府宏观调控等问题上,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经济学界在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发表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创新的见解,尤其是在消费储蓄与投资、失业与就业问题、宏观运行状态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宏观调控、宏观经济中的财政与财政政策、宏观经济中的货币与货币政策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一揽子计划等宏观经济政策。该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要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弥补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各种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当前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紧缩性调控政策与经济过热之间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入手,指出了现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解决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2010年我国应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完善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很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尤其是对内外非均衡问题、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问题、宏观经济波动周期性问题、外部均衡的实现问题、双重非均衡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该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要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完善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际上发生了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宏观经济中储蓄投资失衡、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机制与约束条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态势、财政分权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