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2月13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大学历史学系隆重召开,我校副校长詹心丽、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编杨国桢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在厦门举行。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40余位学界同仁共聚一堂,畅所欲言,结合自己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下文简称"本刊")的学术情缘,回顾了本刊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的  相似文献   

3.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在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革命中,《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于1982诞生。这份杂志,是在经济史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傅衣凌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在厦门大学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诞生的。这份杂志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开始复苏,经过数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史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多出成果,早出人才,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创办一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门性刊物势在必行,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颇具特色和优势的厦门大学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于一九八四年七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梁方仲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社会经济史专家。从三十年代起,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领域辛勒耕耘,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留下了约二百万言的经济史著述。这些著述以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论断中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推崇,直到今天仍有着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于梁方仲教授的著述大多散见于较早期的报章杂志,查找参改,常感不便。将这些著述搜集起来结集出版,是许多学者盼望已久之事。为方便读者查阅梁方仲教授留下的珍贵著述,以促进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并作为对梁方仲教授学术业绩的纪念,中华书局已决定将梁方仲教授的主要论著编为《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分上、下册出版。现在我们看到的由中州古籍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开题研讨会于2016年3月27日在京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叶坦研究员召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以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总目录~~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从创刊至今,出版了一百期。作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兴办的学术期刊,迎来了二十五岁生日。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壮大发展的二十五年,前辈学者在本刊留下了鸿篇巨制,现今驰骋史坛的少壮名家在本刊留下了成长的印痕。这一百期,承载了一段学术史,留下了可贵的群体记忆。1980年,在厦门大学举办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研讨会前后,傅衣凌教授就酝酿筹办一份中国社会经济史期刊。当时对创办这份杂志是存在争议的。经过一年的沟通,才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曾鸣同志的大力协调下,顺利达成共识,并获得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史是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专史.它是介于经济科学与历史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既不属于《通史》经济部分的简单抽引,也不属于《政治经济学》抽象原理的一般具体化,对于经济科学与历史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学科直到今天还很薄弱,需要群策群力,积极发展.近来,我在编写新著《中国经济简史》、《东北经济史稿》,深感地方经济史研究在整个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象东北这样的地区经济史尤其需要奋力开拓.  相似文献   

10.
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王日根明清社会经济史在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堪称热门,过去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都是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史展开的。而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又以江南区域的社会经济史为中...  相似文献   

11.
<正>自从1996年启动《海洋与中国丛书》编撰计划,到2016年《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1-10卷)出版,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和他的海洋史研究团队开展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明专题研究,整整经历了二十年,共出版了三十本书。"展开海洋视野,敞舒海洋胸怀,挖掘海洋信息,探讨海洋成败,复忆海洋过去,关注海洋未来,重塑中国海洋文明,迎接全球海洋时代!"这是《海洋与中国丛书》封底打出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主办,1950年6月5日至1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与会者50余人,来自十三个省、市二十三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所,提交论文共31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黄宗智付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发展的原因》的学术报告.会议集中就明清社会经济史上的若干重要问题,诸如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历史特点、农业资本主义萌芽、明代流民运动的性质、明代海上贸易的性质、徽商的商业资本与佃仆制等,进行了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会议的部分论文汇集入《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二辑,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先秦·秦汉 关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有:西(田鸟)定生《中国古代的社会和经济》(东大出版会)。这是一本大学的教科书,也是一本以一般学者为对象的、带有概说性质的论著。该书以汉代为中心,通观殷周至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并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述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工作者和全世界无产阶级、一切进步力量一起,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纪念这位历史的伟人。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三年,即一八八五年,恩格斯在致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中说:“首先,我再对您说一遍,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俄国青年中有一派真诚地、无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的伟大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并坚决地同他们前辈的一切无政府主义的带有一点泛斯拉夫主义的传统决裂。如果马克思能够多活几年,那他本人也同样会以此自豪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50页)在马克思逝世后一百年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老一辈学者,经历了坎坷道路,找到马克思主义,真诚地接受马克思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而且中青年学者,经过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摒弃无政府主义、教条主义等等错误理论影响,也真诚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如果马克思能活到今天,也将感到自豪。 我们纪念马克思,首先感谢他指明了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向。社会经济史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也和经济科学有密切关系。社会经济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从马克思创  相似文献   

15.
厦门大学的专门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古代史是全国第一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两个专业点。长期以来,这两个专业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以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史学特色和教学科研联合实体。粉碎“四人帮”以后,作为厦门大学传统学科的历史学也重新唤发了青春。1978年,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研究所;1980年,以台湾史研究室为主骨,建立了台湾研究所。1984年,建立人类学系和人类学研究所。1985年,又和中国海关学会联合,建立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在事业发展、单位细分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和发展社会经济史学的传统和学术优势,更好地培养人才,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他们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开通、健全和发展专门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古代史联合实体的网络,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自己的特色。这里,仅就这一联合实体的近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斯波义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宋史专家 ,他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早就饮誉国际汉学界。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以下简称《江南》)是他一部在宋史、区域史和中国经济史诸领域广开风气的巨著 ,其中译本的问世 (方健、何忠礼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2 0 0 0年1月版 ) ,是中日学术界都值得庆贺的。笔者有幸 ,躬与译事 ,校读全书 ,获益匪浅 ,草成此文 ,略述私见。一高度重视史料 ,严格完成研究对象的实态复原 ,是日本汉学界的一大传统。在中国经济史领域 ,自加藤繁以来 ,就力求“从广义的经济史料的角度” ,“采用彻底的文献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近代经济史研究,有系统、有特色、有传承,重头就是多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几十年来,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严中平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  相似文献   

18.
汪敬虞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 ,1 895— 1 92 7》(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版 )是一部研究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变迁的专著 ,由多位专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老专家和本学科博士、硕士青年学者共同撰写 ,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本书是已故经济史学大师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 ,1 840— 1 894》(人民出版社 1 989年版 )的续篇 ,其准备工作可溯及 6 0年代 ,与严著同时 ,并一本严著传统 ,即在长期考究史料的基础上 ,先作专题研究 ,本书并有十几项专题研究成果先行发表征求众议 ,然后编写成书。体系完整 ,而根底扎实雄厚 ,有博大而…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领域中一块有待进一步开垦的重要园地。由于它所具有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颇为明显,因此,近年来倍受富有“经世致用”意识的史家瞩目,是理所当然的。它的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趋于深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与此同时,地区经济史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如何以科学的严谨态度寻求“古为今用”的真谛,也成了令人萦怀,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厦门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由郑学檬教授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史问题的研究贾小玫没有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同样,没有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从中国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就如何搞好中国经济史问题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