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人才流动逐步加快,由于很多企业的保密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完善,所以当今跳槽人员泄露原企业商业秘密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从企业层面对企业跳槽人员泄露商业秘密的防范对策进行了初探和浅析.  相似文献   

2.
李森  付永华  周九常 《经济师》2006,(3):126-1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日益剧烈,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是有益的,但人才流动也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表现为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人才流动造成企业秘密信息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石效民 《经济师》2002,(1):58-59
商业秘密的认定应从其特征入手,作为商业秘密必须具有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和新颖性四大特征,针对目前人才流动过程中商业 秘密被侵犯的现状,竞争限制合同是相当有效的手段,文章对竞争限制合同的内容作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孙慧娟 《经济师》2003,(10):238-238,240
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商业秘密的流失使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由员工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商业失密尤为严重。文章分析了员工失密的几种主要渠道 ,并就此从企业自身角度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海绯 《经济师》2011,(2):272-272,27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选煤厂商业秘密是煤业公司或集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选煤厂商业秘密一旦泄露或被他人盗用,就会给煤业公司或集团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文章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选煤厂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选煤厂商业秘密范围划分及完善商业秘密的一些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梅杏珍 《当代经济》2005,(10):18-19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拥有并运用商业秘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商业秘密的泄露则常常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是当前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国内大多数企业离退休员工人数大幅增加,如何做好离退休工作亦随之成为当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离退职工,以人为本地解决好离退问题,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晓婷 《经济师》1999,(12):40-41
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机制就是竞争机制,技术和商业秘密则是财富和竞争的资本,它们既是企业占有竞争优势的利器,也是不正当竞争对手竭力攫取的目标。一些竞争者为了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往往采取利诱手段唆使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为其服务,或挖走该商业秘密的研究开发人员,从而无须大量投入开发研制成本而轻易获得有关技术资料和商业秘密,这种现象,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摘桃子”。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司法判例,还是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职工的“跳槽”行为,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重要的渠道。职工可以“跳槽”,这是…  相似文献   

9.
刘金霞 《经济论坛》1998,(18):10-11
一、养老保险:从“企业养老”到“社会养老”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8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全部由企业负责筹集和发放,离退休职工基本上是“企业养老”。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老龄化进程加速,离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加之企业开...  相似文献   

10.
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群众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企业能否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与离退休职工的晚年幸福和生活快乐息息相关,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促进企业和谐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群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水电施工企业来说,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和离退休职工晚年幸福、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程义伟 《经济师》2009,(8):64-64
由于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相对较晚,中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普遍还比较薄弱。为此企业亟待采取适当措施,制约接触到商业秘密和有关信息的工作人员。保密合同、劳动合同中单独的保密条款、离职保密承诺等等保密协议,是企业加强保密工作最有效力的约束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东方 《经济》2001,(11)
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众多的生产经营者视其为经营成功与失败、企业生死存亡的法宝。随着市场竞争的及日趋激烈,一些商业情报的泄露给生产经营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新闻媒介的失密。 如我国的两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是一项前途无量的科研成果,在世界引起了轰动,美国、瑞士等国家竞相购  相似文献   

14.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现实生活中,企业许多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保密措施成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使其流失泄露在外,企业失去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因此,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刻不容缓。根据商业秘密的特点,笔者列举了几种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仅供商榷。 1.申请专利。对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出的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应及时申报国家专利。对已经申请专利的信息,可按照《专利法》进行保护,因为专利权有绝对的排…  相似文献   

15.
刘小娟 《时代经贸》2012,(10):103-103
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群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水电施工企业来说,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和离退休职工晚年幸福、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e—国际贸易就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企业实施e—国际贸易对于其面向全球市场、市场供应链、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客户服务、信息作为商业资产以及商业前景等都将产生极大影响。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难以实施e—国际贸易,主要是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进出口企业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无法判断网上查询信息的真伪;交易量上升不是必然的;加速了商业机密的泄露;大企业建立的供应链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大事;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持续稳定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做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从法律上说包括商业、技术秘密和诀窍。它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可说是无价之宝。从事商业经济活动的国人当知:“泄漏商业秘密是犯罪,珍惜商业秘密才是高尚的。因为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企业乃至国家为了取得在市场上的优势,都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搜集、获取与分析,例如通过新产品的逆向工程、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各种专业会议与商  相似文献   

19.
——不善辨别商业秘密 一般来说,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世界各国对商业秘密的认识和保护不尽相同,但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却有所共识,即注重商业秘密的价值和保密性,并将此作为制定某一事物是否是商业秘密的基本标准。对商业秘密实施有效保护,首要的就是要考虑对商业机密进行辨别。目前的情况是,有许多企业远没有做好这第一步,不善于合理运用有效手段保护应该保护的情报,而是一古脑地将各种情报都归于商业秘密名下,结果使商业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刑法》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熟,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做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正常市场秩序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正常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商业秘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权行为,能使权利人从商业秘密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取商业秘密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甚至使用了高新技术,不惜代价窃取秘密。一是盗窃。窃密人潜入保密重地,直接盗窃商业秘密;或与出差人员旅社饭店同房间住宿,翻阅和偷盗他人所携带的各种商业秘密资料。二是截取、窃听。利用通令.信网络和高新技术手段截取、窃密人利用考查、参观机会搜集商业秘密。四是“跳槽”、“下海”。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转制或破产或受高薪引诱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寄生在大企业身上,牟取更大的利益。五是套取。窃密人多以承包项目合同为诱饵套取商业秘密。六是内部出卖、被人收买。窃密人以重金收买密人员得到技术资料。七是媒体传播或咨询收集。窃密人员利用媒体或咨询搜集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