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市场都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信息不对称会引起两个问题:(1)道德风险,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欺诈另一方的做法.(2)逆向选择,当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由于一次次上当而把拥有信息优势的另一方都作为诈骗者时,市场上就会存在排斥交易的现象.因此,当信息不对称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会使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市场机制就会失灵.  相似文献   

2.
1、信息非对称性理论与保险信用 (1)保险业的非对称性信息 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保险业信用缺失源于信息经济学中所讲的信息不对称.所谓非对称信息就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即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而另一方则恰好相反.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其不仅存在于有形商品市场,而且在无形商品市场中也经常出现,保险市场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双方设计和签订契约的基本原则。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或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或一方信息准确,另一方信息失真。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博弈论我们知道,如果委托人可以观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风险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帕累托最优负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就可以同时实现。在委托人不能观测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和外生变量,而只能观测到产出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在风险投资市场,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家能力信息不对称,投资项目质量、市场前景信息不对称通常引起逆向选择(Adverse Seletion)问题,企业家行为选择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及房地产金融风险(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个人选择和制度安排的影响,是信息经济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作出准确决策,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例如,公司经理自知他们是否诚实,他们比股东们更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等等。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价格机制不再是使市场均衡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二)风险风险即是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导致的改变。这种不确定性发生之后往往对事物的发展造成一…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消费者可信赖的只有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不对称信息的概念 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交易双方都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但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交易双方对对方的情况和信息了解得并不十分清楚,有时这一方掌握的信息会多一些。而有时另一方掌握的信息会多一些,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不对称。所谓不对称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而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做信息对称分布的有关某毡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7.
品牌承诺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值得信赖的选择只能是品牌。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消费者可信赖的只有品牌。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清楚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卖的人知道产品质量如何,而买的人不知道。在信息普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判断产品质量的,此时消费者可信赖的只有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其表现形式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业务中,一方的经济当事人知道另一方经济当事人所不知道的某些信息。会计信息不对称即是双方经济当事人拥有的会计信息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逆向选择,即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中小企业营销的信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1.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信息获取使用的双方由于处于不同的地位或角度,造成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或者双方的信息量一致,但由于认识的不同,对相关信息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一般情况下,信用  相似文献   

12.
阎强 《现代审计》2011,(4):38-38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审计带来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并由此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市场中.次级商品排挤优质商品而使市场处于无效率中.也就是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在对国有企业审计中,国有企业与政府审计人员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对其审计工作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3.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会计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同样具有不对称性。本文先就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原因及后果进行简单阐述,最后提出一些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小对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卜的联系表砚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小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的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小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方对交易对象的内在属性比另一方更为了解。经济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效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尝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该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认为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分布的.或参与一方拥有的信息不完全.因此.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会产生影响。信息不对称按照发生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即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即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研究事前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模型被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 Model),而研究事后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模型被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Model)。  相似文献   

17.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人们在处理某一特定经济关系时,一方拥有的信息多,另一方拥有的信息少。即合约(交易)关系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总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依据它所存在的时间与合约签署时间的不同,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两种信息不对称。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建设单位委托审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审计,就存在各种情况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拟就建设单位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工程结算审计中趋利避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市场通行的新股发行方式 信息不对称使得股票的发行价格下降,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市场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信誉机制上,市场引入了中介机构和监管者;而在具体定价操作上,市场也探索出一些合理的定价方式,使得一级市场的发行人、投资者之间信息交流顺畅,并让发行人、投资者和承销商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自担风险.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对应收账款的形成及其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应收账款双方在不同的信息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影响着应收账款及风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管萍  陈鹰 《四川会计》2001,(12):7-8
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受托关系(即所有者、投资者、委托方和经营者、管理者、代理方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InformationAsymmetry)的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有差异,通常供给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求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当委托方委托代理人管理企业时,事实上,真正了解企业状况和控制信息输出的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方)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包括虚假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较少信息的一方(投资方)则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