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梅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6):348-350
没有救济就没权利,为了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保护公民环境权,有必要对传统民事诉讼进行补充和修正,扩大环境民事诉讼起诉主体资格和受案范围,建立环保法庭,确立新的赔偿原则和范围,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许多农民工虽已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但从笔者所经办的案件上看,他们却往往并不知道维权也必须按时,否则就会丧失胜诉权,即俗称"过期作废":——钟某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遂在收到仲裁裁决书的第二十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3.
诉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其公正性、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诉讼救济的滞后性这一弊端。债权人为保护其债权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债权人从起诉到得到终局判决,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这一阶段,往往是债权人的权利最易受到侵害或损害继续扩大的阶段。债务人往往见诉讼情势对其不利,而将其财产隐匿或处分,致使债权人的期待利益落空。而通常的民事诉讼程序无法在终局判决做出前,对权利被侵害人加以保护。因此,世界各国的立法者都意识到,在通常的诉讼程序之外必须另外设置一套保全程序…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污染共同侵权案件的特殊性,必须设计不同于一般侵权的司法规则。结合救济受害人、方便法院裁判、防范自由裁量权滥用等因素的考虑,运用法律解释、价值分析等方法,分析认为,水污染共同侵权诉讼应当在被告选择、法院管辖、诉讼模式等方面实行特殊规则。研究结论表明,在选择管辖时,受害人选择损害结果所在地法院诉讼最为有利,在级别管辖上也可依法争取更高一级法院管辖;在诉讼模式上,侵权责任之诉和责任分担之诉理应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一次性解决;受害人对加害人和赔偿权利应当享有最终选择权和自由处分权;受害人人数众多的,原则上应当合并立案审理;应建立健全专家证人制度,为审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案情]原告某农信社诉被告张某某、刘某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诉讼中,原告菜农信社申请诉讼保全,法院依法扣押了被告张某某设置抵押的营业门市6间,在执行中法院因故又作出了解除扣押的错误的裁定,故原告某农信社申请再审,请求依法撤销法院作出的解扣裁定,将财物执行回转。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们敬老院的一块地皮被某房地产公司占用。我们欲起诉该房地产公司,但无钱交纳诉讼费用。请问我们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吗?某敬老院赵院长赵院长:为了确保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法律规定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1999年6月19日通过了《〈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该规定对《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七条修改后规定:“当事人确因经济困难不能按时足额交纳诉讼费用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是否缓、减、免,由人…  相似文献   

7.
案例简介某县某村军人遗孀李老太无儿无女,经人介绍和邻居赵大爷认识并结婚。双方结婚时赵大爷有一女儿未满16周岁。若干年后,赵大爷因病去世,李老太向当地村委会申请“五保”,获得批准后,村委会负责李老太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开销。几年后,李老太因病去世,村委会将其居住的5间北房及其他遗产一并卖与本村村民。此时,赵大爷的女儿成家另过后,已经先于赵大爷去世多年,其外孙女刘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代位其母继承李老太的遗产,申请法院判令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的审前准备程序是指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到开庭审理之前,为使案件达到适合开庭审理的状态,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所进行的明确争点、收集和交换证据等一切诉讼活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近期的经济纠纷案件管理工作中发现,即将对借款人和抵押人提起诉讼时,不少当事行对抵押物诉前保全工作存在认识盲区,没有主动在提起诉讼前向法院申请保全抵押物。他们认为农发行贷款的抵押物不易被转移、转让,且对抵押物拥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12月,某地政府在当地报纸上发布了某片土地的征收决定和补偿安置方案,包含征收范围、征收补偿等有关事项。但补偿安置方案未明确公告期限,也未告知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方案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和期限。2016年2月,利害关系人李某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获取了该项目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同年4月,李某向当地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请求撤销该补偿安置方案。随后,当地政府以李某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为由,驳回李某的复议申请。李某继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复议决定。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土地征收救济机制之构建——以比较法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基础是征收权之立法规制,尤以征收程序的设置最为关键,中国的征收程序条款设置存在缺陷应予完善;土地征收救济模式有法院主导型和议会主导型之分,中国的征收救济模式缺失,现实国情决定中国应选择议会主导型救济模式;土地征收救济方式表现为不同的具体诉讼形式,中国至少应赋予被征收人享有就征收补偿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的审前准备程序是指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到开庭审理之前,为使案件达到适合开庭审理的状态,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所进行的明确争点、收集和交换证据等一切诉讼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旨在使当事人充分做好庭审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于充分发挥庭审的功能,提高庭审的质量。在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合称诉讼费。案件受理费,指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后,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受理费一般由提起诉讼的原告预交,被告提出反诉的,由交。当事人预交受理费确有困难的,可在预交期内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否则按自动撤诉处理。其他诉讼费用,指人民法院除向当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费外,还应收取在审理案件及处理其他事项时实际支付的费用。经法院审理结案后…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之友》2004,(12):58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老百姓打官司越来越普遍。但是当很多人抱着有理走遍天下的信念到法院“讨说法”时,往往没有认识到打官司也有风险。一般来说,诉讼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超过诉讼时效风险。民(商)事案件原告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身体受到伤害、商品质量不合格、保管财物丢失、毁损等提起赔偿的诉讼时效以及请求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1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到法院打官司,将会因超过时效赢不了官司。二是不能提供证据或证据不足的风险。到法院打官司必须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和人证,  相似文献   

15.
案情村民胡某与马某承包的责任田分别位于河流南北岸,分属该村一组和二组集体所有。1997年遭洪灾后,其责任田均被淹没,河流改道,两地连成一片,界线难以划分。胡与马因复垦土地使用权发生纠纷,申请县政府处理。县政府作出决定,确认复垦土地归二组所有,马某享有土地承包使用权。胡某不服,向法院起诉。审理中,法院认为县政府的处理决定与马某及一二组均有利害关系,于是将他们都确定为诉讼第三人。一组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县处理决定的侵害,在起诉期限内表示也要作为原告起诉,法院未予采纳。点评本案中,县政府的处理决定虽…  相似文献   

16.
[案例提示]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在我国,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本案当事人因对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于2006年11月19日向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消行政处罚决定,返还罚款,返还没收的渔具、渔船或返还相应的拍卖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案情介绍]2001年4月,借款人陈某与A农信社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一份,约定A农信社向陈某发放贷款5万元,期限为一年,同时以李某与王某夫妻共有的房产(房产坐落的土地为国有土地,使用方式为出让)抵押为陈某借款行为提供担保,该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由陈某、李某及A农信社签章。其后,各方当事人到该地房屋管理局制定的房地产抵押申请审批表中分别签章。此过程中登记机关查验了李某的房产证,但未要求其妻王某签字,也未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2002年1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抵押无效。经人民法院审理,该地政府以某政通[1997]第25号文规定由该地工商管理局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法院在以上事实基础上确认抵押无效,农信社不享有抵押权。  相似文献   

18.
涉及银行的经济纠纷主要是客户逾期不偿还银行贷款而产生的借贷合同纠纷。银行解决借贷纠纷的传统做法是诉讼机制,即向法院起诉客户,胜诉后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客户财产收回贷款。诉讼机制的缺  相似文献   

19.
"救济先于权利",没有救济,权利就形同虚设。针对层出不穷的土地违法案件,国家的调控政策失灵,行政管理手段捉襟见肘,而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能有效遏制土地行政违法事件,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安全战略目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土地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必要性,应尝试建立土地公益诉讼主体制度、构建独立的诉讼审判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和奖励制度,推进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正一、企业破产对担保债权实现的影响一是丧失诉讼权利。法院受理企业破产后,不再接受其他债权人提起的诉讼。农发行不能以原告身份起诉破产企业,只能参与破产分配。二是诉讼中止。如法院启动破产程序,诉讼程序中止,财产保全措施无效,农发行不能通过自行处置抵押物实现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