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围绕低碳经济概念机制,就相关的定价权、议价权和审批权,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利益博弈。如何对此加以调和使其价值取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中之重。定位于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哨是裁判和参赛一方合谋掠夺另一方财富的手段,它的泛滥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无效率配置,还阻止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从裁判和比赛参与者的角度分析了黑哨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以及黑哨查处中的困难.分析认为,黑哨是裁判和参赛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的结果,一旦黑哨协议达成,查处是异常困难的,有必要建立一套外部机制来约束裁判和参赛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区域经济的博弈分析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凤凉 《经济师》2002,(1):76-77
文章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与中西部省、区之间非合作博弈现象 ,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和企业的视角建立碳排放的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环保政策执行力和碳排放力度,以此为契点构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统一的博弈模型,并分别梳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博弈关系,指出了限制碳排放乃至建设低碳社会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条件。基于此,应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着手来建设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作为经济和各项活动的载体,将日益按照市场机制来运作.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城市规划在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配置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城 《现代财经》2000,20(7):26-28
一国货币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在开放经济下,这种货币政策制定者与调节对象的对局又引申到一国货币政策制定者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者,国际游资之间的博弈。本文就货币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货币供给和维持本国汇率上所进行的博弈分析进行概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利益非一致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鸣雄 《财经研究》2003,29(4):61-66
在经济活动中,各主体间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它时常表现为非一致性。本文对利益完全一致性作了批判,并从经济理论和搏弈等角度分析证明利益非一致性客观存在的。文章还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利益非一致性最小化、有效地保证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同各实现的最优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应用经济领域中,计量分析、统计推断、数字建模、博弈理论等越来越多地显现于报刊、杂志等有关研究文章中。尤其在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纳什、泽尔登与海萨尼这三位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奠基者之后,博弈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时尚工具。科学工具的正确使用将会给我们的研究结果增加说服力与科学性,但是一旦对博弈理论有所误解,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以下就人们既熟悉但又容易引起误解的几个问题与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与道德现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这无疑提醒我们高校大学生需要诚信道德教育。从经济理论出发,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进行博弈分析,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基于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的理论,将经济理论中的微观均衡理论、效用最大化规律、机会成本理论、收益与责任对称理论与诚信道德教育结合,提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从一个国家内部参与博弈的主体来看,产业战略决策中的博弈行为主要有三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上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体。区域经济体与我国整体宏观经济互相促进,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经济体对于一些稀缺资源的争夺,这种追求区域经济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全国的宏观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各区域经济体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引进行为,通过构造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理论和政策角度得出了一定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军需干部的经济违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构造一个军需干部和监督部门的博弈模型,来提出有效预防军需干部经济违规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陷阱根源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静  郭小妹  韩军 《经济与管理》2002,(12):42-42,44
德国学者马丁与舒曼认为经济全球化有副作用,并在其著作《全球化陷阱》中认为它是对参与国国内民主和福利等方面的冲击,并形象的将这种副作用称为“陷阱”。笔者也同意“陷阱”的说法,但认为经济全球化陷阱的危害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的,并试图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解释它。笔者认为,这种陷阱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囚徒困境”与“智猪博弈”的博弈均衡中。“囚徒困境”是一种静态下的非合作  相似文献   

15.
会计舞弊的经济博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思格斯曾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利益在推动或抑制人们的行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也符合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人,即指“有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在面临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可能是利已主义者,也可能是利他主义者)。正是理性人的假设使得可以运用数学工具来描述人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任何经济工作行为都十分讲求成本效益,会计行为从某个角度上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受制于投入产出规律的经济行为,追求效益是其至上的原则。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也正是它的这种功能推动着人们去遵守和违反财经法规。换句话说,导致我国会计舞弊行为泛滥的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驱动。本文正是用博弈方法来进行利益分析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GDP指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平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已经过去的2006年更是达到10.7%,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眩目的光环,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房地产投资的空前高涨、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牛.文章对促成当前中国经济热潮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变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关联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审计报告作为一种商业产品进行分析,高成本保证高质量;另外,我们引入博弈论观点,从委托人和注册会计师期望的经济收益的博弈来分析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邹筑臣 《当代经济》2006,(14):99-100
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关联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审计报告作为一种商业产品进行分析,高成本保证高质量;另外,我们引入博弈论观点,从委托人和注册会计师期望的经济收益的博弈来分析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中流 《经济》2005,(7):50-51
今年3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3月31日,高盛公司分析师在一份广泛散发的投资研究报告中指出,原油市场可能已进入“超级上涨”期的初级阶段,油价可能会走高至每桶105美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