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据报载: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衣的小公司,董事长多博川先生偶尔从人口普查资料上获悉,日本每年新生婴儿250万人,他立即意识到尿布这个大企业所不屑一顾的小产品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就算每个婴儿每年最低限度只有2条,一年就是500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该公司立即转产婴儿尿布,结果产品畅销国内、遍及全球。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尿布市场的三分之一,多博川先生也因此成了享誉全球的“尿布大王”。  相似文献   

2.
田欣 《经营者》2001,(5):2-2
日本的“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衣的小企业,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经营状况一塌糊涂,面临破产厄运、公司老板多博川从一份人口报告中发现:日本每年大约有250万婴儿出生。于是他异想天开:如果每个婴儿购买两条尿布,一年就稳销500万条,假如产品再销往国外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语“三十六计走为上”,说的是兵家在无法与敌人对抗之时,最好一走了之,避开强敌,不作困兽斗。兵法上的这一“走”策,运用到当前的企业经营竞争中,往往也能见奇效。日本有一家名叫“尼西奇”的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衣的小厂,因产品滞销而濒临破产。一天,公司董事长从人口普查材料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婴儿250万,这一信息立即引起他的深思:尿布这一不显眼的小商品,大企业不屑为之,但却是婴儿的必需品,就算每个婴儿每年只用两条,一年就是500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供开发呢!于是,他当机立断,采用商战“走”策,…  相似文献   

4.
尿布,恐怕是世界上最不起眼的东西了,一般人撕块破布就能充当,可它居然能撑起一个大企业。日本的尼西奇公司在40年代还是一个生产雨衣、斗蓬、游泳帽的小厂,由于资金不足,订货量少,几乎把尼西奇拖到破产的边缘。偶然中,从日本的一份人口普查资料中,尼西奇的创始人——多川博得到了启发。当时日本每年约有250万婴儿出生,多川博想,尿布是每个婴儿必不可少的用品,如果每天每人用两条,全国就是500万余,而一些大公司决不会屈尊生产尿布,于是,多川博果断决策:尼西奇专门生产婴儿尿布。尼西奇的尿布真是花样翻新,第一代产品简单粗…  相似文献   

5.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根本顾不上读书看报,结果忙来忙去,忽视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失去了很多发财的机会。然而,有的企业的管理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很重视读书看报,留意报刊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及时掌握各种新知识,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从而财源滚滚来。日本有个名为“尼西奇”的公司,原先不过是一个仅有30多人的专门生产雨衣的小公司,因产品没有市场,企业濒临破产。有一天,公司董事长多川博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日本每年出生婴儿250万人,每人以两条尿布计算,全国每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多川博果断决定,停止生产雨…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科技》2003,(8):13-14
“揭短”策略 由于虚假、浮夸广告盛行,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因此,扬“家丑”、作“检查”,反倒会使企业的信誉提高。如美国ABCD公司为赶超居租车业第一的哈兹公司,设计了这样一条广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处于第二位。所以,我们无不倾注全力。”结果,公司业绩节节上升。 “重冷门”策略 一般市场规律是“热”过之后必为“冷”,“冷”过之后又会“热”。日本“尿布大王”的成功崛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一名日本小职员从人口调查报告中得知婴儿出生较多这一情况,他立即想到尿布的潜在市场,并迅速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的福冈市有一家中型企业,它仅凭 2000余名员工和 1亿日元的资本,竟创造出年销售额高达70亿日元且以200%的速度递增的辉煌成就。这家公司就是由多川博开创的日本尼西奇公司。它的产品既不是什么紧俏商品,也不是高科技商品,而是专为婴儿屁股服务的尿布。它的创始人兼总经理,专门从婴儿屁股寻找钱路的多川博,被人们赞誉为“尿布大王”。 1.众里寻她千百度,成功还得靠尿布 多川博是一个敢于冒险、富有想象力的人。在他“出道”之初,就创办了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蓬、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日立)创建于1993年1月,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投资25%合资组建而成,年生产能力1400万台空调压缩机.员工8000多人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压缩机研发、制造、销售企业。公司创立并培育自主品牌“海立(HIGHLY),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产品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成败,不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而取决于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否占有市场和占有市场大小。谁占有市场,谁就是市场的强者。规模大,有规模大的好处,规模小,有规模小的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小的优势,打好。小。字牌。许多成功的经营者都是好点子瞄向不起眼的小生意。美国的。“牛仔裤”、日本尼西奇公司的“尿布”、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语,叫“莫以善小而不为”,用在市场开发上,可以变为“莫以‘市’小而不为”。许多在常人看起来‘市’小利微的小产品,有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大出路。拉链本是不起眼的小产品,经过吉田忠雄的开发,最终硬是成就了吉田工业公司的霸业:每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产品占日本拉链市场的90%,美国市场的45%,世界市场的35%。能从一条拉链中拉出这么多天文数字,足见小市场的大魅力。这一事例从中给人们的启发是:从小处着眼同样能够发现市场、拓展市场;不起眼的小产品同样具有大出路。创业之初的企业家,势单力薄,往往由于缺资金、缺人才、缺项目,…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澳洲有一位生产婴儿尿布的公司老板乘长途汽车出差,在车上他听到一位老人在自言自语:“要是有一种成人用的尿布,我就不必忍受憋尿之苦了。唉,这只不过是幻想罢了。”老人的“幻想”打动了老板,回公司后,他立即召开有关人员开会,研究生产“成人尿布”的市场可行性和具体计划。不久,一种“成人尿布”问世了,它可以从裤腿、裤腰等处插入,而且这种尿布一旦与尿液发生反应,能够即刻浓缩成半干状,极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星晨急便速递有限公司是由宅急送原创始人陈平先生联合几个合伙人共同成立的快递公司,公司先期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于2009年3月正式营业。公司董事长陈平把星晨急便称为“云快递”公司,或者说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以加盟模式和直营管理相结合的新型快递公司。  相似文献   

13.
赢得国际市场的份额,是国内众企业梦寐以求的事。但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小产品难以做大规模、价廉利薄,能出口的产品必须是高、精、尖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先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据《新华日报》载:时下,江苏省各县市就有不少企业仅凭着一些单价不过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小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上创出了品牌。它们的“出国史”对其它企业来说,颇有借鉴之处。宜兴兴达集团的文具胶,每支最高不过2元钱,却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品牌,就在前不久,还接下了美国埃尔默公司1亿元的大单子;驰马拉链公司,一条拉链平均不过1元钱,目前年生产拉链上亿条,长度能…  相似文献   

14.
9月,嘉康利全球产品注册与法规事务副总裁黄治年先生在北京温特莱中心的嘉康利(中国)公司,接受了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的专访。记者由此了解到嘉康利公司的产品质量,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传承至今的企业精神。《中国质量万里行》:就目前的市场来看,健康营养类产品非常丰富,消费者面临很困难的选择。请您来告诉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嘉康利的健康产品有什么特色,消费者该如何选择?黄治年: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件事情。第一,应选择一家历史悠久的成功企业。比如嘉  相似文献   

15.
攻心为上     
宝洁公司在推销纸制尿布时,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开发出一次性的纸制尿布之初,宝洁对尿布市场真是信心百倍,简直是志在必得。在纸制尿布推向市场过程中,公司把该产品予人方便的优点作为销售特点和输出信息的重要内容反复强调,期待着年轻的父母们蜂拥而至,抢购一空。然而,结果却令人沮丧。宝洁公司为此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纸尿布的优点的的确确能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然而制造商的过份强调方便,却使年轻的母亲们普遍产生了逆反心理,产生了一种对婴儿的负罪感。贪图方便的母亲是一个懒惰的、不负责任的母亲。由于这样…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这种如同瘟疫的顽疾,今国人切齿,为世界所厌恶;可喜的是全球都在痛打之。国内市场打假这“手”不可软,对进口的假冒伪劣商品,亦应保持警惕,予以打击。 自80年代以来,假冒商品在全球越禁越多,可以说是到了泛滥成灾的严重地步。从生活中的日用品到工业用品,从卫生药品到工艺品,无所不有。瑞士某些工业部门的产品有97%供出口,连瑞士人自己也难以保证这些产品中没有假冒产品。瑞士某著名的手表公司每年生产的手表数量不过25万只,而据瑞士打假部门的统计,在全世界市场出售的挂有该公司商标的手表大约有200万…  相似文献   

17.
某中外合资企业人工晶状体研制公司生产眼科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每只单价几万元,年产值数千万元,该公司将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冠以出口包装,假冒进口产品供国内患者使用。金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这个没有查处省级公司权限、处罚金额权限也只有4万元的部门,竞开据30万元罚款单据,后又以该企业自动放弃申  相似文献   

18.
《企业导报》2004,(5):24-24
今天在中国以外,全球有5千多万人口从事着1千多亿美金的事业。我们在世界各地进行着很大很大的直销。过去十年来,直销业比世界上任何行业发展的速度都要快,每年平均以75%的速度在增长。世界上有很多名的企业,挂牌公司都使用直销的模式在经销着它们的产品。世界上最名的投资专家巴菲尔也投资购买一家直销企业。花旗银行,作为世界上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埃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入手,紧紧抓住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埃通公司1997年成立以来,年均销售收入3500万元左右,人均销售收入近50万元;平均每年创利220多万元。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20.
“扬子江药业通过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新型制剂的科技创新能力,力图突破国际医药市场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该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十一五”期间,企业将不断加大实验室投入,计划投入5000万元配套经费,每年提供2000万元运行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