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给三峡工程蓄水175米创造条件,重庆市开县县城,开县丰乐镇、镇东镇、赵家镇,江北区的鱼嘴镇,渝北区的洛碛镇“一城五镇”全面启动移民搬迁安置,今年10月前搬迁完毕并接受国务院验收。这标志着三峡库区第四期移民工作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也标志着三峡百万移民的跨世纪搬迁将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2.
王洪清 《特区经济》2009,(11):165-167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已历经16年时间,即将全面完工,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北省兴山县抢抓三峡工程移民迁建机遇,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后三峡"时期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支援服务三峡工程,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是宜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三峡工程的如期投产发电和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是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的根本支柱。而支援服务三峡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于搞好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宜昌市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虽早已过半,但目前正值二期移民的关键时期,移民的搬迁安置及其后期的扶持,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到三峡水电旅游城的建设。 从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抢抓三峡移民机遇,加快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步伐,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4.
历史将锁定这一天:公元2002年9月1日。一声气笛长鸣,外迁上海的最后一批三峡移民485人乘坐江渝21号轮船安全抵达上海市定杨路码头。这是上海计划安置的5500名三峡移民的最后一批,他们将在上海市嘉定区的华亭、外岗、娄塘、徐行等4个镇安家落户,开始他们的新生活。随着三峡库区最后一批外迁移民安抵上海,这也标志着我国历时3年的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浩大的工程引发人类大迁徒三峡工程是我国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  相似文献   

5.
植根于三峡库区的建设银行万县市分行,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特别是1985年库区移民迁建试点以来,我行以移民开发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予库区移民试点资金管理,培养了一支娴熟的移民资金管理队伍,为库区移民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改善库区的投资环境,为三峡工程动工和三峡移民作准备,我们把历尽千辛万苦筹措起来的资金,重点投放于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6.
三峡壮美.吸引世界目光。库区发展,关系重庆振兴。 从15年前成为直辖市,这座城市便与三峡库区密不可分,其时,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便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沧海桑田,15年过去,这一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早已笪告破解,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营水、啪岳、发电扣通航,而库区干邵群众舍小家、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人们对这一宏伟工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信息:三峡库区文物如何抢救?生态如何保护?移民如何安置?请看——三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2000年:一种精神】2000年8月13日庚辰年七月十四星期日多云24℃-34℃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启程。徐继波全家踏上迁徙之路。欧学光是重庆电视台专门采访三峡移民的记者,他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8年,他的足迹可以说遍及三峡库区和全国各地的外迁移民安置点,见证了有如宏大史诗般  相似文献   

9.
谁都知道,一项大的开发建设工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移民、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安置是否成功。李鹏同志在视察长江三峡库区时,正是这样论述的:“三峡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库区移民的安置是否成功。”本刊记者团一行,在从上海飞往宜昌的第二天,便来到了三峡库区首当其冲的林归县,并带着奇异的目光,在当晚就采访了县委书记汪元良。种归位于湖北西部,西陵峡两岸,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故里,昭君的故乡,自古以来,山};D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进入90年代,这里又因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而将发生惊人的变化。“高…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惯了峡江涛声,看惯了峡江山水,走惯了峡江山路的三峡人,面对三峡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壮举,三峡人在小家与大家之间,毅然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一位西方人士说:“移民问题是一道难解的世界性难题。”李鹏视察三峡后指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随着三峡工程2003年下闸蓄水的临近,库区百万大移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三峡工程淹没面积大,搬迁移民人数多,库区的自然条件差,因而部分移民不得不外迁他乡,这也是三峡移民的创举。这些长期栖身在长江两岸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0,(12):42-42
三峡移民从1985年试点、1993年正式实施。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数超过130万人,重庆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淹没将涉及重庆库区15个区县和主城七区的324个镇(乡)、两个城市、7个县城、101个集镇、1397家工矿企业。安置的人数之多,涉及的地域之广,在世界水利枢纽工程中举世无双。  相似文献   

12.
就地后靠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渠道。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就地后靠移民安稳致富的问题日益显现,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长久治安。本文以分析奉节县就地后靠移民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为基础,浅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关注的三峡百万大移民工程,最早是湖北省宜昌市于1992年11月15日率先拉开序幕的。12年来,宜昌市坚持开发性移民万针,累计搬迁移民4.06万户、12.5万人,完成移民工程1000多项。与此同时,宜昌市对三峡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4.
张于 《今日重庆》2008,(9):20-21
8月16日至21日,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国务院长江三峡四期移民工程验收组组长汪啸风,湖北省副省长、移民验收组副组长汤涛,重庆市副市长、移民验收组副组长谭栖伟,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副主任、移民验收组副组长卢纯、宋原生,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移民验收组副组长曹广晶等带领移民验收组全体成员深入库区,检查四期移民工程搬迂安置和库底清理情况。验收组在156米至四期蓄水位之间的库底清理,农村、集镇移民搬迁安置和工矿企业搬迁、专业设施项目复建、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重点验收。同时,审阅了长江三峡四期移民工程验收组专家组现场验收报告和湖北省、重庆市有关移民迁建和库底清理方面的验收报告和资料。  相似文献   

15.
洪明 《老区建设》2010,(11):30-33
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其百万移民特别是近20万外迁移民的安置问题一直备受全国关注、世界瞩目。三峡移民的安置是影响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隐患也在移民。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移民将达120多万。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三峡工程顺利推进,为了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了三峡库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992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支援单位从兴办项目、交流技术、拓展市场、劳务输出、培养人才、资金扶持多途径支持三峡库区。15年来,各类到位资金2700多亿元;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100多个;援建企业安置移民10.8万人为库区培训各类人员11万多人次;培训移民致富带头人2670多名;为库区培训交流干部7679人;接受库区劳务工12.9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江平是山东人,在重庆市移民局担任三峡移民外迁办公室副主任期间,负责三峡移民迁往山东的联系工作.五年时间里,他从三峡库区到山东省各个安置点,在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之间来回穿梭、奔忙.  相似文献   

18.
水木 《老区建设》2010,(9):F0004-F0004
2010年5月6日,三峡自主外迁移民协调会在南昌召开。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率领由中央党校、国务院三峡办组成的15人调研组、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省政府副秘书长肖侄根、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永思以及江西省移民系统、湖北省移民局的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国务院三峡办外迁司司长张大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情国力》2004,(11):63-64
三峡库区移民结束1999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对三峡库区移民政策进行"两个调整"的重大决策,其中一个调整就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截至2004年9月,库区政府共组织外迁移民9.6万人,加上重庆市内、湖北省内安置4.5万人,以及自主外迁到20多个省市的2.5万人,共从库区外迁农村移民16.6万人。据统计,三峡农村移民安置在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的249个县、1062个乡镇、2000多个安置点。外迁移民的生产条件得到落实,承包土地人均达到1亩左右,其中湖北省达到了人均1.5亩的较高水平。移民生活条件较搬迁前有较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25平方米,达到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峡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彭启友代表说,2006年通过完善大中型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国扶持对象达2285万人,包括三峡移民在内。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国家投巨资在三峡库区各地建设了排污设施,但水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家要加大投入,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