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比较分析四大地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家庭非基本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基本收入对其影响则次之;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东部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建议增加农村家庭基本收入,并着力完善关于农村居民的各项制度安排,帮助农村家庭改善其消费结构,提升其消费层次。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对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过程对农民消费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一观点,并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数量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农民食品及其他商品支出占总生活支出的比重在慢慢下降,其他支出比重在慢慢上升;从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联度来看,城镇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医疗保险、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文教娱乐及其服务、住宿、衣着、其他商品及其服务和食品支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市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揭示出近些年南昌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增长缓慢,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农业收入仍然是主要来源;在生活消费支出项目中,食品、住房等项目消费增长缓慢,但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则增长很快,从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等的支出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等的支出比例呈上升趋势;平均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因此,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优化消费结构,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4.
石红 《集团经济研究》2007,(23):189-190
一、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 直辖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有了较快增长,人均消费支出从1997年的4745元上升至2005年的8623元,年平均增长7.72%,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八大类商品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保健,2005年比1997年增长了2.83倍,其次分别是居住、交通通讯和教育娱乐文化消费,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相对较慢,人均消费年均增长在5%以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形势要求下,深人分析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规律、揭示消费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并针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阶段性 1.统计资料的处理: 1992年以前,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按照购买商品支出和非商品支出进行分类统计;从1992年开始,消费支出却分成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  相似文献   

6.
于保霞  刘政 《经济界》2023,(4):26-32
通过对国际旅游岛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近13年海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海南居民消费结构的总体特征为“一平两降三升”,即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占比下降,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上升,交通与通讯类支出占比较大且保持平稳增长。生存型消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食品内部消费结构发生积极转变;发展享受型消费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房价上涨快,带动居住消费支出增长快,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医疗保健类支出呈平稳持续上升态势等,即海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升级态势。  相似文献   

7.
结合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本文研究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决定机制及如何实现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研究发现:除医疗保健、交通与通信外,各商品的价格增长都会显著提高其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份额;食品价格增速过快是抑制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除教育外,收入增长对其他六类消费结构的升级都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食品、衣着和居住等物质型消费的门槛值要低,而交通与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服务型消费的门槛值要相对更高。将消费与生产联系起来,本文探讨了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适时、适地和合乎收入水平的产品供给,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芳  赵勇珍 《河北企业》2014,(11):36-37
正一引言为了对河北省的居民消费结构状况进行分析,在这里采用国家统计局采取的指标,将河北省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八大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利用1978年至2012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河北省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北京及全国的消费数据进行比较。二历年来河北消费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阙水深  王骏 《数据》2004,(6):13-14
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我国目前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对全国农村居民收支表的计算对比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支结构及趋势。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落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食品、交通通讯支出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是以现金支出增长带动的。并提出减少农村居民对食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以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不同收入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物价上涨使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低收入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普遍高于其他收入层居民。从长期看,物价上涨对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使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支出增加,而使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支出减少。但是,无论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户的影响最大,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其他收入群体的支出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及消费文化阶层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已成为一种“地位符亏”。本文阐述了消费文化理论的形成及研究视角,分析了消费文化的符号性与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五个方面,将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分为五个消费文化阶层,并对每个阶层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A theory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of goods, time and locomo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time allocation theory and urban economic theory are shown to be special cas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temporal-spatial theory in terms of enriching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and of providing a robust basis for analyzing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浙江省2005-2010年的旅游产业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浙江省旅游业影响因子从大到小的关联排序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家庭收入、旅客周转量、客运量、在校大学生人数、星级饭店数、运输线路距离、广播电视覆盖率。通过建立GM(1,1)模型,对浙江省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创汇进行了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5.
For a household living outside of but commuting to and from the CBD of an urban area and experiencing income uncertainty, housing consumption and location (distance from the CBD)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probability of unemployment and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under fairly unrestrictive assumptions. Under more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se variables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housing pric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Finally, income compensation causes housing consumption and location to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bability of unemployment and the level of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6.
N D Uri  P Hamidian-Rad 《Socio》1984,18(2):81-88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the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IDS). The focus is on testing the theoretical properties of demand. The model fits the data well. The suggestion is that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are necessities while medical care and recreation are luxuries. The notion of homogeneity is generally accepted while symmetry is soundly rejected. Finally, negativity is shown to hold.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ina's cities have undergone massive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wake of market reforms and economic growth. One consequence has been a rapid migr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o the periphery. Some movers have been forced out either by rising urban rents or government reclamation of their residences. Others have relocated willingly to modernized housing or for other lifestyle reas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relocation to the urban edge on household well-being. It explores the factors underlying changes in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as households move to the periphery. The research also examines whether those who moved involuntarily are affected differently from those who moved by choice.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ve to those who moved by choice, involuntary mover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in terms of job accessibility, commute time, housing consumption and disposable income.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higher-income households, lower-income group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ed in relation to housing costs, accessibility losses, disposable income and household worker composi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for involuntarily relocated households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e more than just housing value: it should encompass urban location changes, household needs and reloc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81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首先对中国城镇居民1981 ~2011年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教育方面的支出进行了细致分析.其次,通过运用ELES模型,对各项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价格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项因素.最后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1981年到2011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持续升级的状态,当前已经处于第三层次,但食品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且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账户的作用下,拆迁补偿款的发放使得家庭更加倾向于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因此房屋拆迁将会显著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对此,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P2013)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房屋拆迁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屋拆迁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且这一效果在消费支出少和金融资产余额多的家庭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房屋拆迁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过程中,家庭可支配收入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在房屋拆迁补偿中,不仅拆迁户应该警惕过度参与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而且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应该组织和提供不同形式的金融教育,提高拆迁户的金融素养,从而预防拆迁返贫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