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苗族艺术中的“雷公”形象,保有苗族原始而朴素的价值观、审美趣味,对我国上古文化及造型艺术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上古文化中“雷”文字、“雷”符号的研究及苗文化中“雷公”形象的渊源与发展的研究,“雷公”形象的视觉艺术特点得到深化,达成试图构架起一座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桥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文化传播审美越要性、中西文化审美差异,初步归纳一些共性的文化传播审美规律,并分析文化传播审美规律与诗歌翻译审美实践的关系,提出以文化传播审美规律指导诗歌翻译实践的观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及审美心理差异为出发点,对大量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以寻求一种将审美与文化完美结合的英文电影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崛起的必然性,其次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重庆土家族、苗族文化产业化的条件,并提出了土家族、苗族文化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晏妮 《进展》2021,(2):51-51
苗族舞蹈是苗族同胞在千百年生活生产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本文以苗族舞蹈为例,探讨苗族舞蹈在苗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银饰是腊尔山苗族妇女最喜爱的传统装饰品,苗族妇女佩戴银饰的历史相当悠久,是苗族妇女一生离不开的穿戴.腊尔山苗族妇女银饰种类繁多,有头饰、颈饰、手饰、胸饰、披肩等.苗族妇女银饰经过银匠的精心设计和加工,成为一件特别精致的手工艺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相似文献   

8.
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旅游从80年代开始发展到2004年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存在旅游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明确村寨特点、改善基础设施等方法来改变现在的经营模式,使苗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导向的不同,对于审美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中西方哲学起源,中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中西方对美学(审美学)定义等差异分析,通过比较中西方理念文化的不同来简单分析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其历史,从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看其民族特征,最后从服饰的物质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文化归纳出湘西苗族的“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村民的服饰体现着审美,蕴含着历史,规范着村民行为。服饰是族群的标志,可以解读出文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文章认为,在服饰变化的过程中,材料变化比款式快,苗族和一些待识别民族的变化相对缓慢,单一民族聚居区比多民族杂居区稳定,女性的服饰变化要慢一些,而且女性服饰一般从内而外,从下而上,头饰保存得最好。要保护和传承服饰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文明和美学经济驱动的背景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审美体验和精神满足提出更高要求。从景观审美的视角分析乡村景观的审美特征,并从建立系统认识、感悟生存智慧、传承乡土文化、感受生存动力、解读地域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乡村旅游的审美本质,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胜利 《进展》2020,(1):7-9
苗族是一个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和炎黄二帝同一时代的古老民族,是一个有着自己语言的民族,据专家考古发现,苗族曾经有自己的文字,在中原战败之后,苗族文字在多次迁徙过程中逐渐消失;苗族是一个有着深远文化背景的民族,有自己崇拜的图腾,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图案,苗族蜡染是苗族人印染技术发达的一个标志,蜡染图案繁多,每一个图案都体现了苗族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芒哥节的形成与发展是广西融水苗族自然环境、人文内涵、历史沉积的自然性产物,象征了广西融水苗族文化的生态整体性与和谐性。芒哥节对生态观念的契合不仅显示在内容层次,更在形式层次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注解,其本身所蕴含的广西融水苗族人民生态观念,是后现代语境下艺术生产、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精神领域反思与塑造的借鉴与标榜。  相似文献   

15.
杨怡 《进展》2021,(1):95-96
民族特色是民族发展中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民族的精髓所在。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重点探讨苗族文化在职业高中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融合,介绍民族特色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理念以及在学前教育中发展的意义,并针对苗族特色文化与职业高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融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形象系列,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出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倾向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郁达夫小说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17.
砖雕是我国建筑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雕饰、生动的神韵、广泛的表现内容和所包含的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备受瞩目,它蕴含了艺术审美与文化思想。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追溯,进而对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继承与发展革新展开论述,提出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将民族文化意蕴融入设计艺术之中,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8.
从地理因素的不同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设计中的体现,并进一步从器物的装饰和工艺探讨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设计制造的态度的不同。基于分析,辨析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现代审美观念的差异指出文化价值观念对设计审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指出求新求变的审美体验对目前的中国人而言可能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文化心理,耕织文明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几千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体验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颠覆的。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功能上人们会一如继往的追逐"实用",在产品形式上,人们在骨子里还是清晰倾向于柔和,这是传统文化的感受,也是现代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旅游美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带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旅游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景观之间和人与人之间。按照主客体相统一的基本思路,旅游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旅游审美对象论、旅游审美本体论、旅游审美认识论、旅游审美文化论和旅游审美实践论等五个块面。  相似文献   

20.
赵天才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10-13,18
着重论述新时期以来嘉兴作家群的文化传统、创作上水乡古韵的诗意审美品性及关心现实底层人生的情怀;同时提出,应利用嘉兴的文化优势创作宏大题材的作品,突破嘉兴地域文化,将开新求变与本土深厚的文风有机结合,展示现代嘉兴人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