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山西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战争年代我党创建的第一座“红色铁厂”。作为一个老国有企业.长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今天长钢在打造中国结构钢生产基地战略的指引下,实施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创新.其中包括创建“学习型企业”,调动职工学习、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围绕老国有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型谈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溯源与实施背景 长治钢铁(集团)公司的前身是40年代八路军在太行山根据地建立的兵工厂。作为我国红色钢铁的摇篮,该厂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带动太行老区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同时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也造就了“自力更生、勤俭办厂”的兵工文化,即长钢文化的雏形。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长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长钢)具有优良的传统。早在国外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不久,长钢即开始了企业文化的研讨与建设,并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动广大干部、员工展开讨论与具体实践.逐步形成了“争第一、夺红旗、创一流”的长钢精神。但长钢传统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践。是在当时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轨的时期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后。这种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源于西方。而现代西方的文化体系很大一部分源于基督教,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现代西方从基督教内在的文化理念到外化企业制度的形成是一条线。而中国企业目前所接受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源于西方。但中国文化的源头却与基督教大相径庭。几千年下来.中国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分散,很难统一在一起。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也容易进入误区。从2001年开始,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形.  相似文献   

5.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衡量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文化理念,同时更需要把文化理念宣贯到每一名员工,指导每一名员工的行为。否则,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工作就可能出现“两层皮”,成为空洞口号,很难发挥指导和推动企业管理的作用。如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及企业文化理念,是目前企业也别是大型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6年以来,市东供电公司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些工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作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电力企业,要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就要竭尽全力地搞好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公司“用心点亮新浦东”的企业精神,既是用心服务的体现,也是对服务目标的不懈追求;既体现在服务的行为上,又内化在服务文化中。营造服务文化.就是从源头上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文化的缺失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普遍不够,或者是企业的口号、理念分不清。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鲜明而准确地塑造好企业理念,塑造好了之后员工才会认同,认同之后员工就会主动去做事情,就会由“枪弹型”的员工成为“导弹型”的员工。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来,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企业“观念先进,行为落后”的现象,即管理活动与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矛盾的情况。许多企业只是设计一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口号。做一个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企业的根,是企业的魂。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2009年12月挂牌运行以来,一手传承和弘扬红色长钢文化,一手依托首钢大文化的品牌优势,围绕创新加强学习、开拓视野,围绕创优精细管理、赢在执行,围绕创业攻关破难、积聚资源,很快实现了文化、管理、技术、营销、服务等方面的积极对接和融合,长钢迅速健康起步,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不是橡皮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见到很多讨论企业文化的著述。很多作者在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之余,急于传授给读者“建设”企业文化的操作方法,甚至提出现状调查与评价、文化理念定格设计、传播推展与实践巩固、文化的完善与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四个步骤。这顿像一个制度设计与执行的逻辑,但是,这样的逻辑行得通吗?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成功组建,企业文化管控模式发生了变化。作为河北钢铁集团核心企业的邯钢,在与集团财务、销售、采购等资源主动对接的过程中,围绕集团文化融合落地,把集团意识培养、价值理念传输、视觉系统统一、制度文化推动、主题活动延伸和文化活动催化等,有机融合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迅速实现了集团文化的全覆盖,提升了“母子”文化的协同效应,在融合中创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于汇娟 《活力》2014,(2):86-86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自产生以来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同时由于受到苏联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国有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仍停留在滞后阶段。在此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无疑对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不良文化现象,是指企业干部员工中与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基本理念相背离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的理念、习惯和不文明行为。企业不良文化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企业管理体制的缺陷、制度的不完善、员工是非观念的模糊以及制度、纪律观念的缺失。不良文化现象是企业管理流程中的“毒瘤”,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发展的动力之源。如何让这种动力转变成企业发展的根基,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让企业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项系统性工程,它包括理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从层次概念上讲,理念文化代表企业深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是形成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因此,从理念培育到最终形成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就是企业文化由“软实力”变为“硬道理”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邹广文 《经济界》2005,(4):44-45
在以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应怎样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以提升竞争力?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紧迫话题。而塑造和推进现代企业文化,笔者认为首先要注意把脉企业文化的实践特点,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始终渗透于企业经营实践的全过程。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科特曾经写了一本在管理界非常有名的书叫做《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书中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这样一个理念提醒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并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有无问题,存在的则是企业文化优劣高下问题。你…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伪文化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伪文化的类型可以笼统地以“老板文化”与“政客文化”的概念加以阐述。老板文化最充分地体现在民营企业身上。在民营企业,老板文化具有相当的强制性,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就是企业的标准,碰不得更改不了。民营企业能做多大做多久往往取决于老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独特文化资源。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钢铁企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2011年以来,长钢公司在做好钢铁主业的同时走多元发展之路,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红色长钢,不断提升长钢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武器。文化的强盛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础,文化的薄弱是企业日渐衰竭的根源。当一个公司的文化建立后,该如何形成长效机制,使其尽快落地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速度与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20.
翟晓青 《质量春秋》2009,(10):42-42
提升企业质量文化.我们需要借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和有效运行。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平台上.提升企业质量文化将会是一条捷径。有人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一套理念、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