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对民营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民营企业及其民营企业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为社会关注。本文作者黄冰同志根据自己三十余年来在一线从事民营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加以系统研究和整理,就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分几个章节加以介绍,陆续在本刊推出,以飨读者,希望给大家带来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国企和民企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句重要论断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国企和民企将携手并进,共荣共生。本文借鉴生物学方法的内容,从竞争和共生关系角度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指不包括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在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及联营经济.改革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党和国家继续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在民营经济的制度基础、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的私人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政治环境、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构成了民营经济稳定发展的体制框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企业信用好、社会贡献大的先进民营企业和一批勤奋创业、善于管理、诚信守法、真诚服务社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鼓励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进一步促进我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陕西省总工会、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人格的体现。对民营企业来说,正是企业家创造了企业,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指挥着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我国的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搏击中已经具有了现代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但同时也显现出某些不合时宜的素质特性,成为阻碍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已成为我国发展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提到:"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营企业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并起到支柱作用,但民营企业占比大,能够增强全国市场经济的活力,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作为非公有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呈较快发展态势。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问题也成为当前诸多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试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外源融资限制的分析,探索有效安排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市场和政策条件,拓展民营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民营企业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就目前民营企业的状况来看,贴牌经营(OEM)模式是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捷径,但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不应只停留在贴牌经营模式阶段。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经济舞台上的崛起、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充满着艰辛和传奇。在20多年的跋涉与奋斗中,诞生和倍育了一批极具冒险和竞争意识的企业家,涌现出一批极具市场活力的企业。时值今日,中国民营企业总数达3656万家,创造和提供了1 .6亿个就业岗位,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33%。民营经济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国家悦收、吸纳就业人口和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入世之后,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鼓励和引导,离不开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改,离不开民营经济自身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理解。《民营经济》栏目将秉承重要、实用、可读的风格,服务于民营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以天视野、高品味的鲜明特色大力推荐和介绍国内外民营经济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机制创新、文化建设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将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一些企业和企业家败走麦城的轨迹,以为中国民营经济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相互支撑、渗透、合作和交流,已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趋势之一。如同民企经营者可以从本刊丰实的栏目中汲取养料一样。国企经营者也可能会在“民营经济”栏目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形成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安定民营企业家人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牢靠的思想保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舆论环境建设。本文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舆论环境等相关精神要求出发,结合近几年舆论环境实际,就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舆论环境、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民营经济发挥着多重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克 《集团经济研究》2007,(17):170-171
民营企业的兴起,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民营经济由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提升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表明了我国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宏观格局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为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受文化、政策、市场等因素制约,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一直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虽然依旧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本就面临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加上近年实体经济经营困难,投资渠道狭窄不畅,通胀预期继续发展,大量资金不得不从实体经济中退出,流向金融、地产等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中。这样的趋势将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我们由此要问: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往何处去?民营企业的出路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伴随着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认识、探索和发展过程.我国民营企业的兴起,得益于我国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民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提升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使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宏观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时语重心长地指出,无论当前市场形势如何复杂多变,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把根留住”,一定要继续把实业搞好,因为这是浙江经济之本,是浙江民营经济之本,同样也是民营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19.
孔冬 《民营科技》2005,(1):21-23
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民营企业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是否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尚不十分稳定,整体素质还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20.
科技型民营企业国际化人才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抓住了机会,在短缺经济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但随着产业的进步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界线越来越淡化,科技型民营企业出现了国际化人才“断乳”现象,并带来了巨大阵痛。在困境面前中国科技型民营企业应该寻找怎样的发展出路?探索怎样的人才方略?这是中国科技型民营企业家苦思冥想所希望得到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