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重庆山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现状。重庆山区农村教育,与重庆其它区(市)县和西部其它地区的农村教育相比,存在显著差距。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综合实力差。基础教育不能完全保证学龄人口的入学需求。职业教育总量不足,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能适应山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两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我市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社会事业落后,全市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举。近期,通过月余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在全市建立经济、资金、人才、科技、体制五大支撑体系来推动农村社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面系统地掌握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就业和流动状况,对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仅就地域为人口划分依据,对开平区农村人口及劳动力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必须走出我国农村人口多、国家无财力承担的误区。从公平的角度看,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成员,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必要的帮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全新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作为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必须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维护人权的基本手段,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安家琦 《山东经济》2007,23(2):138-142
目前,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一种更为合理的全省普遍推行的农保制度的建立具有必要枉,而对于农保制度的建立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问题,首先需要讨论的是农村适龄人口是否具有相应的缴费能力。通过适龄人口可以利用收入与保费需要量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出山东省农村居民整体上初步具备参保缴费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关东辉 《黑河学刊》2003,(1):104-105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由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的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因此 ,继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 ,为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7.
方文  朱园  杨云 《黑河学刊》2013,(5):190-192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制定政策措施扶持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农村扶贫开发事业成就显著,但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仍然面临各种考验。构建完善的扶贫开发体系,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是未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人口710万。其中农业人口480万,约占总人口的68%。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达到160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60.2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83元。近年来,随着唐山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加快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步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依托,逐步加大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9.
耿玲 《发展》2007,(7):23-24
近年来,中共兰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的精神,十分重视城郊农村沼气的发展事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力发展城郊农村沼气事业。已在永登、皋兰、榆中3个县的26个乡(镇)、71个行政村发展户用沼气池9200多个,总投资3220多万元。使部分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沼气,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促动兰州市城郊农村使用沼气的普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促进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祖善省长2004年4月30日在省发改委《关于2004全国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有关情况的汇报》上批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突出农村社会事业,这是短中之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有投入不足问题,更要解决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要创新观念,改政府包办为政府花钱买公共产品,结合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吕省长批示要求,省发改委专门组织课题组,深入县、乡镇、村开展实地调研,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参考大量研究材料,形成了《促进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报告,提出浙江在全国率先构建“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加快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极具参考价值。本刊将分两期编发此报告,现在刊登的是报告的第一至第四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事业是指为确保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制约民生改善的现状,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世鹏 《发展》2006,(12):20-22
一、现状与优势 悦乐镇地处甘肃省陇东黄土沟壑区,农业人口14127人,农村劳动力7063人。全镇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55170亩,其中85%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年来,随着各级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养老形式严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日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普遍把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看作达到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经济建设“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战略中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战略,不仅应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人的素质和人格力量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湖南省农村人口的现状和农村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普及性中面临的困难,使我们必须正视、利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迈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农村改革国风中国是一个有九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农业大国。农村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的形势。搞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农村改革的成就与问题80ff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李小安 《发展》2007,(6):13-14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自建国以来几十年,主要集中在城镇,从国有企业到集体企业,从招工就业到医疗住房几乎政府全包。在农村虽然试行过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呈现出许多不和谐方面,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绍美 《魅力中国》2014,(22):55-55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有4亿多农业劳动力资源,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仍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如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乃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涌动滚滚银发浪潮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5.5亿,已有5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国家行列。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老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以“宁波市农村社会事业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民需求、地区发展差异及老人群体特征等三个视角,总结宁波市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