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我国绿色食品市场销售额的正确预测是我国绿色食品相关政府机构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本文选择灰色预测模型,以2004--2010年我国绿色食品的国内市场销售额、出口销售额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绿色食品2011-2014年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性贸易与我国绿色仪器的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性贸易对国际贸易提出了一个系列要求。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外贸中的 呈下降的趋势,忽视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持续性贸易究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什么影响,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及扩大绿色食品出口的对策如何,这些研究对策探索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路子及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性贸易与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性贸易对国际贸易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呈下降的趋势,忽视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持续性贸易究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什么影响,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及扩大绿色食品出口的对策如何,这些研究对探索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路子及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韦苏健 《时代经贸》2011,(18):77-77
世界食品安全问题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的食品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也日益增多,发展绿色食品贸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本文从绿色食品的相关定义、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的发展途径,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的实现目标来进行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理论综述,旨在对绿色食品对外贸易实践进行理论指导和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出口发展迅速,对促进“三农“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出口市场定位分析的针对性不强及进入战略、方式选择不当等问题,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应该走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道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并且通过制定绿色食品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等对策提高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资源大国,是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农产品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制定苛刻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产品包装要求,以及国家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农产品出口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如何有效应对农产品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食用油出口的方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破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农产品出口中遇到的技术障碍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品牌营销问题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峦 《经济师》2006,(1):205-206
绿色食品消费市场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当前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发育的滞后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认为培育绿色食品消费市场的途径在于发挥绿色食品的品牌魅力,并就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在绿色食品品牌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绿色”为核心价值的绿色食品品牌战略,推进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于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发挥绿色食品的品牌魅力,而绿色食品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凸显品牌的核心价值。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绿色食品品牌营销战略过程中在核心价值的建立和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总量分析的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市场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绿色食品产业风险进行界定,认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风险就是指人们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与现实表现之间的差距,绿色食品产业总量变动是绿色食品风险的反映。本文以产业总量变动链为基础建立起风险比较理论模型,以离散系数作为年度数量波动的计量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年度总量数据,通过模型比较,用实证的方法判定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风险是比较大的,而且市场风险是绿色食品产业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汪金龙  戴强 《技术经济》2003,22(7):58-60
<正> 一、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国现将绿色食品分为A和AA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农药、合成添加剂等,保证了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生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花生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出发,综述了中国及世界主要进口市场对花生的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构建了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中国花生出口的模型,最后提出了加强跟踪国际标准、建立GAP和CMP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目前对于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这两个概念存在诸多混淆不清之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指出其产生的背景,由此产生了几点启示:树立不同的发展战略;实施不同的定价手段;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的环境意识;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出口;规范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先进的食品工业,这些国家在国际食品贸易市场起着支配作用,同时食品工业又是一个品种繁杂的部门,一国可以在一个或若干个食品部门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因此,测算一国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有价值的。本文采用联合国统计署国际贸易数据库截面数据,利用赫芬达尔-赫尔希曼指数,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出口结构特征以及贸易结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出口竞争力指数考察了食品工业出口竞争力。最后,提出要通过重视食品工业的品牌建设和食品安全与品质,来促进食品和饮料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提高食品工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绿色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势不可挡的趋势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广泛采取了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措施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拓展对外贸易 ,从宏观上看可有多种举措 ,突出的三点包括 :国际合作中维护中国的权益、培育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者、通过出口产品结构绿色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 how various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force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customer pressure, and economic pressur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logistics management (GLM) by Chinese export manufacturers to manage the logistics life cycle of their product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128 Chinese export manufacturers, we find that customer pressure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xtent of their GLM implementation, which in tur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environmental,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 and previous findings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oth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economic pressure are not significant drivers for Chinese export manufacturers to pursue GLM.  相似文献   

16.
A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export participation among firms that produce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and may choose to exert costly effort to find foreign buyers. Export participation is linked to firm search costs, importer search costs, tariffs, the rate of contract breakdown, the distribution of bargaining power, and the degre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Propositions are derived that shed light on historic changes in export participation among firms while also generating hypotheses for further stud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small U.S. food manufacturers and is shown to be able to explain changes in export participation among such firms.  相似文献   

17.
Alternative models are developed in which export earnings instability is generated by domestic supply, domestic demand or foreign demand fluctuations. Their relative merits over the 1957–1972 period are examined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a sample of 50 LDCs, with breakdown into sub-samples based on the type of commodity exported and the nature of foreign marke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port instability originates mainly from foreign sources - especially variations of market shares in foreign markets and commodity groups. However, domestic supply and demand fluctuations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for countries highly-dependent on food exports.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countries dependent on food exports and developed-country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绿色壁垒背景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环境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且不断加强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绿色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出口收益降低,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生态农业产业化既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把绿色农产品的产加销联接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方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应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楼佳 《时代经贸》2007,5(1X):69-70
当前,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经济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对出口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绿色壁垒绍兴外贸出口贸易方向和出口结构影响的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学君  苏冬梅 《产经评论》2020,11(2):112-125
执行国际标准能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遵从成本,从而可能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选取2000-2013年中国农食产品标准数据与企业-产品层面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食产品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效应显著为负,而我国自行制定的国家标准对质量影响显著为正;按照对国际标准采纳程度分类,以及对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发展程度分类,分样本检验发现,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影响。为此,照搬发达国家主导制订的国际标准不适用于中国出口企业,可能会由于过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需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从而减少过高遵从成本对产品质量升级及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