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遂营 《旅游学刊》2006,21(12):9-10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休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也在逐渐增加,旅游休闲的需求在扩大,休闲旅游也逐步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我国大众旅游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发展休闲娱乐业,创造旅游吸引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少和 《旅游学刊》2006,21(12):7-9
从大众旅游到大众休闲无疑是旅游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异地休闲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性的旅游方式将成为旅游主流,这不仅是观光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事务旅游(事务性旅游,如会议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等)局限的积极突破,度假旅游以及包括体育旅游、保健旅游、文化旅游、野营旅游、博彩旅游、探险旅游等在内的专项旅游会成为人们周末短途旅游、带薪休假长途旅游的首选;另一方面,就地休闲娱乐作为一种休闲性的生活方式,也将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社区休闲体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将会改变人们的每天、每周单调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3.
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颖 《旅游学刊》2012,27(5):88-93
旅游体验的审美体系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上的.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旅游体验具有主体性、浸入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价值在于审美.旅游体验造就了审美的人、完整的人.旅游审美体验是旅游者在情境互动之中,追求审美存在和生命创造的强烈内心感受.文章从旅游体验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三个层面展开.旅游体验充满着人在旅途的跨文化审美意蕴,它是为了探寻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并借由想象获得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沉醉.旅游体验体认的是人与物化、神与物契的审美情怀,高扬的是生生之德的审美境界.旅游体验中所体现的审美精神是彰显的、独立的、本真的人性;它所追寻的审美境界是自由的、升华的、解放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4.
走向"休闲"的旅游——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福 《旅游学刊》2007,22(10):10-11
但凡与"旅游"有些瓜葛的人,不论是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旅游主管官员,乃至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专业学生,无不希望旅游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世界最大的产业",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所言.这也是全国上下不少省份、县、市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加以扶持的原因之一.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5.
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其旅游过程、旅游产业和旅游系统中的保护、教育、责任、社区参与和环境伦理等五个方面的要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就体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开发中亟待破解的若干难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许峰 《旅游学刊》2001,16(5):70-74
本文通过明晰休闲与旅游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旅游城市经济产业中休闲服务部门的概念与内涵,并从时空角度追索了休闲活动的演化进程,分析了休闲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北京国内休闲旅游高端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内休闲旅游是旅游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国内休闲旅游高端市场供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要混淆了"休闲"与"旅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6,21(9):9-10
去年12月,在"京港城市旅游休闲与人文奥运研讨会"的大会发言时,一位先我发言的颇为著名的学者说,她完全同意某位权威学者的论断,在我们进行"旅游"研究的时候,应该认识到"旅游"是属于"休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休闲旅游:围堵还是推波助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2):6-7
1.休闲旅游有没有核 休闲研究不要重蹈旅游学覆辙,申葆嘉先生如是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No.2,马惠娣).旅游学曾画个圈将研究对象圈起来,并设想圈内有个核,圈和核之间也可能还存在丰厚的果肉.那么,休闲旅游有没有硬核?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海,旅游是舟",以奥运会为旅游吸引物的奥运旅游不仅是对竞技体育的观光旅游,更是对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休闲旅游;奥运会既是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盛宴,也是举办国及其城市地域或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国2008奥运亦然.  相似文献   

11.
蓝冬梅  王勇 《西部旅游》2023,(21):75-77
<正>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就目前来看,巴马仍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导。发挥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是巴马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巴马赐福湖景区的开发是巴马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文章围绕巴马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赐福湖休闲养生旅游开发的原则、市场定位和对策,以期有效促进巴马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商学院的布朗斯(Bruce Prideaux)曾任《旅游休闲研究》(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05年第3期"网络旅游"专辑主编,是近年来网络旅游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自驾车的兴起,使得人们生活空间的地域限制逐渐减小,人们的出游能力和生活空间变大,体现在旅游休闲和旅游房地产上,就是乡村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人们追求与自然贴近的本性,是追求生活方式丰富多样的表现。山野旅游房地产,是乡村休闲房地产中的一类重要产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旅游产业裂变、聚合式的结构性重要变化,消费需求升级,城市营销浮出水面,投资主体多元化,新的旅游盈利模式不断涌现,旅游主流营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旅游作为核心引爆点和孵化器的城市运营和区域经济运营,正存改变着城市,改变着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的休闲生活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休闲从最初早晨的广播体操、午间的午休、晚上的"遛弯"、周末逛公园等,发展到现今的广场舞、户外运动、线上健身和自驾旅游等多种休闲游憩活动。在当今多样化的休闲游憩活动中,旅游作为休闲活动的一种类型逐渐从大众旅游发展到红色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其中,体育旅游的出现更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学术角度上来说,体育旅游是个实践性强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集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为一体,所以体育旅游研究更需要综合性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休闲社会的发展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国新 《旅游学刊》2006,21(11):8-9
休闲旅游、休闲产业和休闲社会虽然看似三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却密切相关,在我国这三者的发展关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申葆嘉 《旅游学刊》2005,20(6):11-19
本文就旅游与休闲研究方面的问题谈几点认识。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思考:①研究方法在休闲探索中的涵义;②唯一可行的方法;③休闲探索的切入点;④休闲探索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旅游学刊》2008,23(7)
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个校级科研机构,设立在旅游学院。它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和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国际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合并而成的,成立于2007年5月。它是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的主要科研平台。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处设立在该所。  相似文献   

19.
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的视觉,并从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考察,旅游休闲化是指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三者的性质、功能、状态等均合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旅游休闲目的,顺应其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满足其积极休息、缓解压力、转换心情、强身健体、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获取灵感、践行伦理、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达到全面发展等的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主体自身的和谐、旅游主体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20.
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59-63
本文针对目前温泉旅游理念单薄、缺少整理和提升,以及经营中未履行告知责任的欺诈行为等现象,指出应对温泉旅游的真实性进行结构性研究.文章从时代发展角度对温泉(旅游)真实性进行了逐次深入探讨,直接并具细触及了温泉旅游的真实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