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者》2011,(2):48-49
在遭遇各种采访被拒的状况后,仍有60位在港人士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并填写了以下调查问卷。这群崇尚秩序与规则的人,在如同商业机器的城市奔波生存.他们的心也变得如机器股冷静、现实、极具目标性。另外,还有6枚正与或曾与香港发生亲密关系的个体样本被我们“采集”到,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每天就象机器一样在朝九晚五的拼命工作, 与时间赛跑时,在我们的身边却出现了一群这样的人。他 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工作和工作方式,他 们不会在家与单位之间忙碌奔波,他们有着宽松、洒脱 的生活方式,他们就是伴随网络迅猛发展而滋生的 SOHO一族。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的日子里,行色匆匆地访问了大学、中学、小学乃至社会教育的各层面,利片采访的空隙,我拜见了香港的老朋友:李秀恒,余继标,张明敏,霍震宇……他们都是香港杰出青年。每个人都有一串串动人的故事,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之际,他们的身影就像一朵朵大紫荆花闪映在我的心中。红色大亨——李秀恒李秀恒是我的老朋友了。1996年4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过“,97过渡期内地与香港经贸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我刚到香港的那一天,李秀恒当选为淮委会委员。作为港事顾问,在香港回归的漫长的日子里,李秀恒带领中港经贸商会百名成员,…  相似文献   

4.
触摸日本     
2003年冬天,我去一家日本的汽车公司访问,在日本生活了一周的时间,接触了一些日本人,了解了一些日本的现状。和我们的发展情况对比,我产生了研究日本的愿望。 我接触的这家日本公司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生产汽车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尽管对进入中国市场很感兴趣,近二十几年来也做了努力,但是,业务总是开展不起来,尽管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他们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他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我们有了合作关系。我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该公司产品开发的试验研究能力,寻找我们合作的切入点。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我的访问了解中国市场。双方的需求一拍即合,我的访问有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9,(1)
<正>有178年历史的香港老牌凉茶"王老吉"第五代传人(玄孙女)王健仪,讹称与相熟的友人或供应商购买机器,借虚假发票成功向银行及财务公司申请超过145万港元信用状信贷,于2008年12月9日被香港区域法院裁定诈骗罪名成立,被判处240小时社会服务令和17.5万港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6.
暮春时节,笔者陪同中国质协秘书长马林应邀赴港进行了为期2天的工作访问.其间除拜会了香港专业质量机构外,还走访了从事质量研究与推广的学者、教授.在为香港同行的敬业与坦诚深深感动的同时,我们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了唯有"沟通合作,互动相长",才能使内地的质量事业借鉴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尽快地适应质量入世的挑战;才能使香港的工商管理界依托内地的雄厚市场资源获得卓越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香港作家陈冠中对城市很敏感。他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北生活过6年,现在长居北京。他每到一个新城市都能产生观察香港的新视角。梁文道说,陈冠中开启了一代香港人集体反思的精神运动。C_E:在《我这一代香港人》开篇你反思了这一代港人的成就与失误,在你看来,最大的成就和失误是什么?这代人经历了香港盛世,如今步入中年,状态如何?陈冠中:在1949年后出生的一代香港人,跟大陆和台湾的同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经验,主要是因为所处之地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总统在今年6月访问澳大利亚前,接受了澳大利亚电视台的专访。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觉得您与胡主席在全球气候变化这条阵线上的工作有进展吗?”的问题时称:“我认为中国抱有很大的兴趣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同中国的领导人交谈,他们会立刻认同,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跟现在澳大利亚人与美国人过的生活方式相同,那么等待我们所有人的将是悲惨境遇,这个地球绝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9.
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美国Emory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居香港,就职于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从事旧时被称为军师、幕僚或师爷的工作。已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欢喜》,散文集《猪和蝴蝶》、《活着活着就老了》。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纪事     
博客成为编读间重要沟通渠道两个多月前,《乡镇论坛》杂志编辑部在新浪网注册了自己的博客,网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220401071。至今,已经有3000人次访问过我们的博客,他们中不乏《乡镇论坛》的老读者、老作者,也有不少新朋友。这些新老朋友在博客上发布留言、评论,给编辑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尤其他们对所刊登文章的评论,使编辑部同仁颇受启发。所有这些对改进我们的编辑工作有巨大的帮助。我们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欣喜地看到,博客成了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新的、更高效快捷的通道;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相似文献   

11.
李嘉诚错了     
李嘉诚与郭台铭虽然都懂得"捐钱",但他们必须知道,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们必须要有更上档次的思维与策略这位85岁、气场惊人的老先生,无预警地出现在众人眼前,一手拉开了餐桌前的主位椅子。9月17日这一天,原本只是和记黄埔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媒体餐会,却因为和黄主席李嘉诚的出现,而成了全香港的大事。之所以堪称大事,是因为他首度表达反对民主派成员占领中环,并且强调和黄不会把总部搬迁到别的国家或城市,更表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会对香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被  相似文献   

12.
本来生活并不满足于只卖水果,它希望产品能形成一个矩阵2012年,我们做了"褚橙",主要的传播人群是企业家。他们对褚时健有天然的了解和尊重,也不差钱,会因为"褚橙"的故事毫不犹豫地消费。2013年,我们想要的受众是普通年轻人。我们找了些"80后""90后"沟通,结果发现:他们对褚时健的故事并不了解;即便知道,也觉得这个故事离自己很远,是上一辈人关注的商界故事;他们很少因为被一个故事感动去消费,他们相对更客观、理性,更在意这个水果到底好不好吃。为此,我们调整了传播策略,提出"80后致敬80后"这一口号,前一个是指生于80后的人,后一个是指86岁的褚老。我们选择了一些非企业人士进行传播,比如韩寒、蒋方舟。他们是"80后"的代表,对褚时健也  相似文献   

13.
引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雇员数少于100人的制造类企业,或雇员数少于50人的非制造类企业.根据2004年6月人口普查与统计署公布的数字,香港288912家企业中超过98%的企业被划分为中小企业,以上数字不包括各个政府部门.香港私营企业的2265000名员工中,有大约60%在中小企业里工作.对于香港的众多中小企业和他们的员工来说,六西格玛方法的有力并高效率的展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对于培训和咨询服务机构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当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双至之时,在我国西部大开发顺利和困难同在的情况下,我们访问了香港杰出青年才俊黄英豪先生.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的 MBA 课程班中讲课的时候,我总是被问道:“在人才市场上,我们这些具有国内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的人该如何与那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海归们竞争呢?”同时,在我接触的一些团体和专业组织的过程中,如上海的归国人员俱乐部或者台湾、香港的专业组织,他们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有过一些国外的教育和经验背景的人,在内地的人才市场上,该如何与他们竞争呢?”无论你是谁,有什么样的背景,只要你想在内地发展自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内地与香港加强全方位宽领域交通合作7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会见到港访问的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双方主要就内地与香港如何通过落实已签订的《海事、救捞、搜救、船检、物流、城市交通发展合作协议》,巩固和提升两地交通合作,确保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稳固和发展等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李盛霖与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举行了工作会谈,主要围绕落实《协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下一步实施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在港期间,李盛霖拜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与香港特区政府运输、海事、航运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及船东协会航运界人士进行了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月31日,雨过天晴,享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天高云淡,维多利亚海也显得格外湛蓝而又平静。匆匆上班的人流,他们的脸上不时流露出惬意的笑容。正在这里进行工作访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姜兴和,心情也格外的好。他改变了原有的日程安排,破例在当天上午9时接见了香港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慈善家曾马明先生。姜兴和副主席和曾马明先生一见如故,像老朋友一样拉开了家常。姜副主席从交谈中得知,曾马明先生祖籍山东,在香港出生长大。他不仅为香港社区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市民的拥戴,尤其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处空间,有一种生活,令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仍有家的感觉。他们是高薪的外地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需要长时间留居香港,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酒店式的服务,但他们更多地选择自己洗衣、烧水、做饭,就像在家时所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冯维江 《房地产导刊》2006,(14):104-107
有一处空间,有一种生活,令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仍有家的感觉。 他们是高薪的外地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需要长时间留居香港,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酒店式的服务,但他们更多地选择自己洗衣、烧水、做饭,就像在家时所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单之卉 《数据》2008,(5):14-15
夏日的脚步越来越近。百年奥运梦将成真,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有很多人在默默参与、奉献并快乐着。这其中也不乏统计人的身影,他们在日常工作之外,还在直接或间接地为奥运尽一己之力,他们如何与奥运结缘?他们又怎么行动?让我们去寻访其中一些典型人物的生活点滴。去感受他们另一面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