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云南与东盟十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数据,通过计算双边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东盟与云南进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云南与东盟十国在农产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具有显著差异,但是这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东盟与云南在农产品上互补性显著,集中在SITC0(食品及活动物),且出口侧略高于进口侧。云南应结合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明确农产品贸易的合作重点,在现有多边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融入国家战略,丰富合作内涵,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文章利用2007—2016年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等相关数据切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11国①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双边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以及潜在合作空间,挖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拓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农产品贸易关系更加紧密; “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东南亚,改善了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逆差地位。[结论]东南亚农产品出口优势整体强于中国,双方农产品出口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且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态势及增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2002-2016年的数据,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增长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澳农产品出口的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测算得出,中澳农产品贸易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农产品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双方贸易联系紧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从净出口变为净进口,并且净进口额还在扩大。对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产业贸易特征、比较优势特征、互补与互竞特征的分析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双边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作,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展开,以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动态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概述中哈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和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对双边的市场发展潜力、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国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哈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很少有重叠,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符合各自的资源禀赋;两国间存在显著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且这种互补性不断加强。虽然目前两国农产品贸易中仍存在未签订农产品贸易协定、“灰色”通关现象严重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解决,但中哈边境农产品贸易仍将呈现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CEP谈判取得一定进展的背景下,文章梳理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差别较大,中国与RCEP各成员之间的部分农产品互补性较强,中国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程度低于中国与东盟、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农产品贸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应当加快RCEP的谈判进程,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在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上存在巨大差别,但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前景相当广阔。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动力主要得益于双边不同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差异,故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两国应充分利用双边地缘优势、友好关系和WTO贸易平台,深刻挖掘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产品产业间贸易深入发展和贸易模式由产业间向产业内的逐步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带一路"的合作背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与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竞争性及互补性。研究表明:在竞争性方面,中意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类别上并不一致;在互补性方面,中国在第3章、第5章、第7章、第13章、第16章等章的农产品出口上,对意大利市场的依赖性较强,而意大利的第19章、第22章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较强。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竞争性较弱而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并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排名、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对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及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巴西农产品相对贸易优势明显,中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文章最后对中国与巴西未来的农业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从比较优势、双边贸易互补性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角度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文章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和SITC,Rev3商品分类方法,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趋势,从总体、分区域、分种类3个方面判断了2000—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方法]依次计算四种实证测度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II指数、GL指数),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1)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贸易逆差呈N型趋势;(2)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个别区域和几种农产品上,东南亚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市场同时产品市场结构发生改变;(3)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明显更强,比较优势差异明显,双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结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抓住新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优化贸易结构,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非农产品资源和农业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农业合作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非洲在发展农产品贸易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农业受自然条件约束大,粮食自给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原始,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等。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中非农业合作长期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非洲的农业投资;为非洲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非农产品贸易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比较了中国、中国新疆以及中亚部分国家的贸易结构,应用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发现双方在贸易上存在互补性,但互补性指数不高,因此只有采用合适的产业政策加速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在未来的双边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7.
金砖五国是新兴经济体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但金砖国家农业发展既面临外来挑战,又存在着内部竞争。本文分析了金砖五国农产品贸易的绝对优势,运用RCA指数又分析了比较优势,以全面地反映金砖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水平。整体来看,金砖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和巴西占有绝对优势。在肉及食用杂碎和鱼以及其他水生动物两类农产品金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且彼此之间呈现互补性和竞争性。金砖五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依次为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而土地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依次为巴西、南非、印度、俄罗斯和中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概述中挪水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分别对中国和挪威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的水产品竞争力有下降趋势,挪威的水产品竞争力则稳步提升;两国的水产品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挪威对中国的互补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显性比较优势对比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及要素禀赋相关理论对中国出口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结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结构在互补性与竞争性方面整体上呈现出有益的变化,基本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要求,但微观角度的考量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互补性的相关测算,报告期内波动明显;而该研究通过进一步对要素禀赋结构的考察,发现中国对哈出口农产品要素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份额较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这一方面使我们对微观层面的波动有了更准确地把握;同时,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亦得出中国目前一些对哈出口农产品有向"比较优势陷阱"发展的可能,因此,文章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逻辑,按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部的长期战略发展要求,给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从理论层面贡献于中国对哈农产品贸易总额的稳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RCA指数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应在利用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丰富充实农业合作内涵,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