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有资产交易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需求和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对此,只有明晰国有资产流转中流转与流失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推进国有资产顺畅流转、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流失与正常性损失的甄别需要一个客观公允的判断标准,对此可从三方面认定:一是实施的主体具有特定的身份;二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主体基于主观故意或过失实施了违法行为;三是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和处于危险情形下的事实和结果。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流转是国有产权变动过程中呈现的两种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它们既有联系,又存在根本界限。辨析国有资产流转和国有资产流失时,切忌通过孤立和静止的论据与观点,进行简单的比对而轻易下结论。尽管国有资产流转为资产流失提供了可能路径,但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必然只发生在资产流转阶段,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和渠道很多,资产流转过程中的资产流失只是一种可能途径。因此,要科学规划和合理规范国有资产流转的程序和机制,消除流转过程中的资产流失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佳航 《经济月刊》2003,(5):44-46,47
国资委成立却不涉及金融性国有资产,理由何在?谁来担当金融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4.
现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扫描凌云志,王树荣国有资产即国家的财产,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财富。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任占或者破坏国家的财产。”然而,由于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关于国有资产评估中的若干问题姚殿礼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怎样对我国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及利用状况进行清理评估,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的大现实意义。一、国有资产评估的内涵及进行评估的必要性所谓国有资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11.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级代表、分层运营、分类监管”是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的三要素。在实施新模式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国资委过度集权、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国资流动、交易中的不公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洪友 《经济学家》2004,(1):124-12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三大经济部门与三种调节机制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混合经济。因此,中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创新应该在区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各自内部的突出问题。(一)经营性国有资产制度创新经营性国有资产制度创新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是否允许一部分中、小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退出以及怎样退出;二是能否开发出适合大型国有企业需要的公司管理体制。1.关于中、小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退出问题针对中国目前的现实,可行的退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本文从国有资产的所有制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问题,提出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期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就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以来,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对新修订的《刑法》中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定罪根据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特别是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犯罪对象及主体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十六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新突破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们在理解十六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新理论上存在的若干误区,并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机构的设立与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因此,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的职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