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积极"引金入汕",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目前,华润创投、明园投资等一批金融机构纷纷落户汕头,华润百亿产业基金正式注入,汕头市私募基金规模逾300亿元,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对华侨试验区提出,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 "大会报告为华侨试验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线指引."汕头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俊毅表示,华侨试验区将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以做好"侨"的文章为使命,奋力闯出一条新时代"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开幕式后,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为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颁发"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牌匾,这是继潮阳区耀明书院之后汕头市第二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4.
陈若萱 《潮商》2015,(4):9-11
汕头华侨试验区除了肩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大使命外,还将进行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作为汕头市未来发展的"蓝海",汕头市委、市政府高效优质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在加快推进试验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同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政策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并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参与国际合作,依法保障海外华侨华人投资权益,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北京)》2024,(1):100-103
<正>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产投)前身为广州市2016年成立的第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3日改组运作。广州产投坚持“投资实体、投资未来”,立足战略投资发展平台、国有股权持股平台、资本运作管理平台三大功能定位,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致力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集团牵头组建并运作实施1500亿元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500亿元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  相似文献   

6.
母基金是多层次资本市场股权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母基金兼具资金配置与政策引导双重功能,指受中国各级政府和国有资本背景影响而管理的母基金。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式母基金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界定了中国式母基金定义及范围,分析了中国式母基金的现状、特点,指出目前母基金面临的募资、投资和退出难点,提出应增加母基金长期资金来源、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潮商》2022,(1)
去年正月初八,在汕头市委召开的企业家迎春座谈会后,在汕头市政协指导下,深圳市潮汕商会和汕头商会在汕头设立了办事处,去年一年,已受到各方关注,启动投资了深圳市汕头商会科技园项目,也向市政府提报了华侨产业聚集园区及全球华侨国际交往中心的提议,得到了国家和省侨务部门的肯定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华侨试验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根据企业对试验区投资发展贡献的大小和企业的层次,对前来华侨试验区投资发展的优质企业、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9.
《潮商》2015,(3):15-16
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加快推进华侨试验区规划建设并争取相关政策措施落地,汕头市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进行政策创新的若干建议》。目前,经过国经中心课题组近半年的辛勤工作,实地调研,多方交流,数易其稿,华侨试验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创新建议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多方征求意见,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于近期提交汕头市。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来,汕头市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强化城市管理,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了在外潮籍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兴业的信心,国内实力潮商纷纷回乡考察投资.2016年7月21日,宝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姚建辉率集团高管一行莅汕考察,带着项目与汕头市各有关部门进行深入对接交流,初步达成在创新科技园、金融创新区、航空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意向,携手推动汕头加快振兴发展.汕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应杰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潮商》2021,(2)
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发《汕头市将汇聚侨资侨智开创辉煌》一文,介绍汕头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一员,充分利用华侨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 文章指出:"2014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该试验区是中国唯一以华侨为主题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同时也带动了汕头经济特区华侨产业的聚集.试验区利用海外华侨的资源优势,探索改革新思路,打开对外开放新篇章,引入海外资本和交易机制,遵循国际规则,开创了一个高效且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陈静莹 《潮商》2015,(5):5-7
近年来,汕头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重大决策,以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引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抓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新一轮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847.35亿元,增长8.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柔燕 《潮商》2021,(1):16-17
在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上,汕头市潮创智谷创业产业园、汕头工业设计城、潮汕文化创意产业园、龙湖科技创新中心等四个单位被授予"南粤侨创基地"牌匾,成为入选首批南粤侨创基地的单位.  相似文献   

14.
林馥盛 《潮商》2015,(2):17-17
2015年5月3日上午,汕头市市长郑人豪主持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4月30日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创新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的讲话精神,听取并研究部署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高效优质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各项工作,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力量,打造海内外潮侨商共赢发展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5.
林馥盛 《潮商》2015,(2):17
2015年5月3日上午,汕头市市长郑人豪主持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4月30日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创新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的讲话精神,听取并研究部署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高效优质推进华侨创新产业城各项工作,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力量,打造海内外潮侨商共赢发展的大平台。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市委常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发起,并与广东锦峰集团有限公司和汕头市东海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华侨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中国华融持股比例51%.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为更好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记者专程来到华融华侨公司,采访到了公司的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杨弘炜,请他来为我们谈一谈华融华侨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的运营情况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盼生 《潮商》2018,(1):32-33
2017年12月28日上午,汕头市举行"12·28"重点项目集体启动(签约)仪式,涵盖了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总部基地、民生项目,投资量大、带动性强、影响面广,在全市掀起新一轮项目投资建设热潮,这是汕头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全面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市长郑剑戈先后参加了金平区、濠江区、澄海区、保税区以及牛田洋快速通道和金砂西路西延、中山东路东延等重点项目的集中启动仪式,并出席在汕头迎宾馆举行的全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2月12日,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迎来一件"盛事"——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指导,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形成抱团发展新格局.汕头市领导温湛滨、曾风保、谢泽生、项天保等出...  相似文献   

19.
作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金融工具,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本文介绍了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政府引导基金财务会计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基金顶层设计,强化监督评价机制、提升政府引导基金运营绩效,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推动基金内控管理提质增效,提升信息系统水平,加快数智应用工具尽快落地,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实现投资全流程的估值管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潮商》2022,(1):31-34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汕头纺织服装从家庭作坊和"三来一补"起步,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轻纺织集群中最全最大的产业链,是汕头制造业中占比最大、配套体系齐全的特色产业. 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成立,作为落实汕头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部署,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协会将如何立足自身优势,顺势而为,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